井陉的十一位模范妇女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一篇72年前的新闻报道呈现在省会市民面前。在这篇报道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井陉县11位模范妇女的内容,这在省会的文史资料中从未提及过。正是这篇报道,填补了石家庄妇女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空白。
一次意外的收获
王律,省会历史文献专家、红色文化传播者、2014年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农历的羊年春节期间,王律并没有守在电视机旁看热闹的娱乐节目,而是独自坐在书房,翻看起了一份份数十年的老报纸。之所以要查阅这么多资料,是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直专注于研究抗日战争文史的王律,在为自己随后的研究课题准备着。
当翻开一张1943年4月3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后,王律的眼睛一亮。在该报第4版下方,有一个名为《边区剪影》的专栏。在这一天,该专栏刊发了一篇名为《井陉的十一位模范妇女》的报道。
“关于模范妇女的个人报道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王律的大脑中快速搜索了一番,立刻兴奋起来,“这篇报道应该是首次出现的,绝对有价值!”
一篇珍贵的报道
王律看到,该报道中详细介绍了井陉县的11名农村妇女,多与当时的妇救会有关。而其中时任村妇救会主任的卢凤凤,其报道内容则占据了整篇报道文字的一半左右。
“报道中的每个人都有清楚的名字和年龄,以及她在抗日战争中后方所作出的贡献。”王律说,这篇报道内容的详细程度令他十分惊讶。在以往的任何新闻报道中,极少出现对女性尤其是模范女性的报道。
王律说,《晋察冀日报》当时是敌后抗战中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这张报纸中出现的报道,对当时的舆论引导作用很大。因此,王律认为这篇关于井陉县11名模范妇女的报道非常珍贵。
一项被填补的空白
王律称,把敌后解放区的优秀妇女作为模范进行报道,对百姓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妇女工作的重要肯定,“这是抗日战争历史上的重要成就,是她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正是这篇报道,让一段不为人知的记忆不再被尘封,“当时的妇女典型被报纸推出来,为历史留下了证据,为子孙留下了记忆。”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发现该报道提及的人物在《石家庄通史》、党史资料及井陉县志中均无记载,就连专门搜集1938年至1949年《晋察冀日报》中井陉史料的《珍贵的历史记忆》(井陉县政协2008年出版)一书中也遗漏了这篇报道。因此,王律认为这篇报道的发现,填补了石家庄妇女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空白。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咨询了井陉县文史方面的多位专家,大家均对王律发现的报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专家刘育书称,在他多年的抗日战争研究中,有关妇女运动的资料极少,“我只在一座山上发现过一处当时关于鼓励农村妇女参加春耕的标语。”刘育书说,以往的文史资料中,只有过关于农村妇女的集体报道,从未有过如此详细记录的内容,因此,这篇报道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历史价值。
1、卢凤凤,19岁,村妇救会主任。丈夫参军后,卢凤凤独自耕地,干起活来像小伙子一样。卢凤凤不但是干部,是生产模范,还说服了村里的老人不要延续童养媳的传统,解救了小女孩。卢凤凤建议村里不满18岁的姑娘不早婚,带领她们去搞纺织、挖药材。卢凤凤十分了解妇女问题的政策法令,成了山沟里的新妇女。
2、赵树妮,32岁,村妇救会会员,开荒种田不落后。
3、杨孝清,29岁,她带着孩子们开荒种田,并且帮助部队拆洗衣物、做鞋纳底。
4、谷瑞兰,村妇救会组织部长。她与丈夫共同下地干活,从不间断,并且动员别人上学认字。
5、王凤书,21岁,村妇救会主任。她读书多,还参加了村里的剧团,是个好演员。
6、杨二妮,村妇救会小组长。她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子女如亲生孩子一样对待。
7、李翠云,45岁,村妇救会小组长。她的儿子参军后,她带领年幼的孩子们耕种了八亩地,辛苦养家。
8、王金来,32岁,村妇救会小组长。在慰劳和动员救灾粮工作中,她起到了先锋作用,组织观念很强。
9、程林林,村妇救会主任。她的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她承担了家中种地割柴火的全部工作。
10、郄更秀,会纺羊毛,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11、印林林,60岁,妇救会会员。她的儿媳是妇救区委员,她帮助儿媳分担生活上的杂事,鼓励儿媳在外好好工作,积极抗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