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Q( o7 q, X1 R* e' Y+ U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一篇72年前的新闻报道呈现在省会市民面前。在这篇报道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井陉县11位模范妇女的内容,这在省会的文史资料中从未提及过。正是这篇报道,填补了石家庄妇女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空白。. G, m+ o2 `7 {) F/ T) V8 ?
一次意外的收获
8 F# ?0 H8 Z7 w& Q+ O! |$ R J% H
1 X* r; s) Z* P2 |) D9 B) F 王律,省会历史文献专家、红色文化传播者、2014年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农历的羊年春节期间,王律并没有守在电视机旁看热闹的娱乐节目,而是独自坐在书房,翻看起了一份份数十年的老报纸。之所以要查阅这么多资料,是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直专注于研究抗日战争文史的王律,在为自己随后的研究课题准备着。! h3 v7 Y4 l* j" F7 Y# m. O! m
8 u; r. ?2 G: B& z
当翻开一张1943年4月3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后,王律的眼睛一亮。在该报第4版下方,有一个名为《边区剪影》的专栏。在这一天,该专栏刊发了一篇名为《井陉的十一位模范妇女》的报道。
1 S2 @" Z% S/ t+ ?- }6 H/ l8 e1 [5 t8 i5 L
“关于模范妇女的个人报道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王律的大脑中快速搜索了一番,立刻兴奋起来,“这篇报道应该是首次出现的,绝对有价值!”
+ ?) g9 S7 G R( P
, @8 w- a* ?6 r1 w7 T# i 一篇珍贵的报道, e8 D) p9 A9 [
0 l9 G; e1 @8 r% q
王律看到,该报道中详细介绍了井陉县的11名农村妇女,多与当时的妇救会有关。而其中时任村妇救会主任的卢凤凤,其报道内容则占据了整篇报道文字的一半左右。, t& M+ {: z. o
% f& u7 n( c+ [7 j6 }$ X “报道中的每个人都有清楚的名字和年龄,以及她在抗日战争中后方所作出的贡献。”王律说,这篇报道内容的详细程度令他十分惊讶。在以往的任何新闻报道中,极少出现对女性尤其是模范女性的报道。
, @% F2 `; N8 n: `( v% ~: u/ L: P4 E4 s, i+ h, B* r
王律说,《晋察冀日报》当时是敌后抗战中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在这张报纸中出现的报道,对当时的舆论引导作用很大。因此,王律认为这篇关于井陉县11名模范妇女的报道非常珍贵。
. f. T- Y- G4 k1 B2 B% e* }9 q9 F/ t2 {0 V
一项被填补的空白& c# E5 h; y+ E% m
% p5 ^2 P+ R0 m7 y" U4 A. D' u 王律称,把敌后解放区的优秀妇女作为模范进行报道,对百姓的思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对妇女工作的重要肯定,“这是抗日战争历史上的重要成就,是她们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 _3 e! ^0 E M7 |$ P; c! w( h) |+ K! q4 I c5 [
正是这篇报道,让一段不为人知的记忆不再被尘封,“当时的妇女典型被报纸推出来,为历史留下了证据,为子孙留下了记忆。”
0 ]: q; e6 p& L8 B) m9 v2 J3 {( l
9 N% B" [8 |( `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律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发现该报道提及的人物在《石家庄通史》、党史资料及井陉县志中均无记载,就连专门搜集1938年至1949年《晋察冀日报》中井陉史料的《珍贵的历史记忆》(井陉县政协2008年出版)一书中也遗漏了这篇报道。因此,王律认为这篇报道的发现,填补了石家庄妇女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空白。3 X; Z2 V4 ]0 a
1 Q/ M! i0 U9 J! ^ 昨日下午,记者就此咨询了井陉县文史方面的多位专家,大家均对王律发现的报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老专家刘育书称,在他多年的抗日战争研究中,有关妇女运动的资料极少,“我只在一座山上发现过一处当时关于鼓励农村妇女参加春耕的标语。”刘育书说,以往的文史资料中,只有过关于农村妇女的集体报道,从未有过如此详细记录的内容,因此,这篇报道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历史价值。" }. p/ n. E* ?4 v
1、卢凤凤,19岁,村妇救会主任。丈夫参军后,卢凤凤独自耕地,干起活来像小伙子一样。卢凤凤不但是干部,是生产模范,还说服了村里的老人不要延续童养媳的传统,解救了小女孩。卢凤凤建议村里不满18岁的姑娘不早婚,带领她们去搞纺织、挖药材。卢凤凤十分了解妇女问题的政策法令,成了山沟里的新妇女。* n/ H# z6 K1 b3 P5 m( K
. I4 w4 A2 q, R
2、赵树妮,32岁,村妇救会会员,开荒种田不落后。! v9 S' l# L8 K2 K$ G
2 {1 d# ^8 y& E4 \, d" Q 3、杨孝清,29岁,她带着孩子们开荒种田,并且帮助部队拆洗衣物、做鞋纳底。
" s0 L! P) Y9 d" a6 K
7 f& F* b8 |) s9 k: b( A 4、谷瑞兰,村妇救会组织部长。她与丈夫共同下地干活,从不间断,并且动员别人上学认字。
1 \! v* V) g3 Y2 b* t+ f6 f& ]) E
5、王凤书,21岁,村妇救会主任。她读书多,还参加了村里的剧团,是个好演员。5 x9 E$ Q& s7 H# t( j& ~
# P1 ~. `- j! I, g5 H% R( w 6、杨二妮,村妇救会小组长。她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子女如亲生孩子一样对待。$ L9 N5 X/ Q' M
& k6 E: j6 L, i6 \( q2 P5 ^ 7、李翠云,45岁,村妇救会小组长。她的儿子参军后,她带领年幼的孩子们耕种了八亩地,辛苦养家。! x0 C A% |7 m1 G2 R% ~6 N$ e3 N
L, l* F! D3 e) X
8、王金来,32岁,村妇救会小组长。在慰劳和动员救灾粮工作中,她起到了先锋作用,组织观念很强。
$ l$ T' u+ {$ m5 [4 Q' B/ ~. J$ c* w" j, k* L
9、程林林,村妇救会主任。她的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十岁,她承担了家中种地割柴火的全部工作。' M4 C! }' K- W, v0 h- g$ O
) _+ i8 S3 @, z 10、郄更秀,会纺羊毛,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9 U( _9 q4 r( J$ d
/ \- r. x0 p. e3 {& ]. y4 Z 11、印林林,60岁,妇救会会员。她的儿媳是妇救区委员,她帮助儿媳分担生活上的杂事,鼓励儿媳在外好好工作,积极抗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