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曾对国产个别品牌进行过曝光:车身生锈问题一直都是自主品牌车型车主投诉的重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部分自主品牌因为成本控制或者工艺落后原因,始终难以彻底根治车身生锈问题。近日根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老牌自主车企海马汽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车身生锈不仅波及海马全系车型,还伴随有大量异响和漏水等问题,让人不禁对海马汽车的生产工艺产生怀疑! 
6 S5 ^4 D. r% \- `2 Y4 V( @                                                                    9 U6 w( W* g& u! \5 ?+ x. }& A. i 
                                                              2 [; x7 I! t3 E, L* n7 g! ~ 
 
1 W3 w, j  ^* Q' `     近日根据车质网投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共收到有关海马汽车车身生锈问题投诉202宗,涉及15款车型,几乎涵盖了全系产品。 " p- B# l9 X* V6 E9 Y, c8 R 
     其中,海马S5问题最为严重,共收到73宗相关投诉,而海马M3、福美来以及福美来M5等车型问题同样相对集中。  
$ E- L8 H7 y) E" m8 u 
+ a2 C0 P: G6 l, q* s8 b9 g' B# j7 _. N/ T7 \" `% [1 I1 S2 l1 S3 r0 _ 
 . b8 H, c& \. X$ d* X 
( g; t: i: P8 S+ ~8 S 
7 f' ]* f+ S7 k, o 
- G5 R  @! Z6 S+ E7 I 
 
0 ?6 ~% N- m, Z7 Y% N! q& D* k 
9 k- v( v/ M7 Q8 M) m& ~) U. [& W% o& r# s/ A* h; ~8 C- y 
    车主投诉反映:2015款海马S5车型购买三年多,没出过任何事故,油箱盖就出现生锈问题,加油时甚至因为锈穿还自己掉了下来,让人对海马汽车的质量以及品质汗颜。还有车主反映,2014款福美来M5新车刚刚行驶1万公里,底盘悬挂处便出现生锈腐蚀,导致车主不敢继续用车。 
 
* b; N. s; e* E4 a- y0 G
     海马汽车车身生锈的部位多种多样,厂家关于问题的回复更是缤纷多彩。信息显示,对于已购买超过三年的车辆,海马汽车大多会以车辆超出保修期(三年/十万公里质保期)为由拒绝修复;而对于上述新车底盘出现的生锈问题,厂家则干脆利落:认为底盘行驶工况复杂,车辆底盘部件生锈是由于客户使用不当受腐蚀性物质污染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好像所有汽车买来都是一样的上路开,谁没事儿爬车底天天清洗?为什么别人家汽车没事?) 
$ N; E% z% Z! w1 G( Q. ]9 c" n( d生锈附带各类异响、漏水问题
  [8 A0 E" ]$ G0 y" V5 t( o# d2 F! H. a    一般来说,车身生锈与材料使用和加工工艺有关。在钢板的选材上,绝大多数车企使用的都是防腐性更强的双面镀锌板,而某些车企为了节省成本,使用的是普通冷轧板,如此就很容易出现生锈情况;而在加工工艺方面,有些车企为了简化工序、降低成本,在后续安装的零件中是采取单独喷漆的工艺。比如在进入喷涂车间之前,门和前后盖就已经完成了装配,如果在装配前就藏有了容易生锈的东西,由于贴合面压紧,各种清洗工序都没能把里面的脏东西弄出来,因此埋下了车身生锈的隐患。 ) v1 n. K6 A: |* s! @( X: G, z  U
/ F& {4 S; n5 Y% v- Y    我们从车质网查询所有投诉中得知,海马汽车车身生锈相关投诉部位较多,分别集中在车门、车身焊接处以及底盘等部位。一般情况下,车身焊接、接缝部位容易发生锈蚀情况,为防止车身焊接时铁屑四溅,工厂工人一般会在焊口处涂抹油脂,此外防锈油、拉延油、铁粉以及残胶等杂物也容易积存在焊接缝隙处。此时,如果脱脂、水洗等工序出现问题或清洗不彻底,尤其是车身及车门焊接夹缝等易积聚部位,将可能影响到涂装工艺中电泳漆膜的附着力,从而影响到防锈效果。 
" l3 T# S" h! C/ U3 y$ @/ l, Z
/ Z1 ~4 l; _9 ?     除此之外,车身出现漆面起泡同样会困扰车主。一般情况下,如果车身模具涂装工艺孔设置不合理,会导致车身内腔表面涂装质量不达标,造成钢板从里向外锈蚀,这也是部分车企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双面镀锌板的原因之一。而通常情况下,采用单面镀锌板的车身在涂装处理前,车身会采用浸渍式磷化钢板,来增强车身底材的抗腐蚀能力。为保证槽液的稳定性,工厂车间应定期补充新鲜水和表调剂并定期更换槽液,但如果在质量控制等环节疏于管理,将会使槽液状态变差,降低车身抗腐能力。 5 l5 j3 H* W1 A  ~. R2 {
! Q$ g( T. m3 @; W" {; N( w
      经过投诉研究,大部分车身生锈的投诉问题中同时还伴随有异响、漏水等“并发症”,这显然与车辆的加工工艺有关。因而,外界猜测,或许正是由于生产制造环节中操作流程不规范、装配质量粗糙,才导致了海马汽车出现了大量普发性的生锈问题。 ' r+ X# }$ c# {; A6 _5 ?+ I& v
                                                                                 低价导致低成本  海马深陷利益怪圈 ( `2 u; ?3 X8 u
5 v3 H" s) o. O- B# \4 c 
 
- `0 r7 K/ i* X$ O9 I" S. z   近年来,海马汽车的处境令人唏嘘。作为上市公司,企业已经接连发布利润亏损公告。其中,2017年海马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4亿-10.4亿元,2018年海马汽车的毛利率再度同比下滑2.99%。为此,海马汽车对原因进行了解释,主要归结于产能利用率不足造成单车制造成本增加,以及毛利率较高的主力SUV产品销量下滑严重。 - V# l2 A7 U+ X6 w# w+ b* s! A" z8 o
 
# [$ k& B" k+ M0 w' w( ~ 
# ^7 [! f7 A3 ^$ n" F3 i; H1 h
0 {9 U5 w+ m( P' s, f6 d 
5 h2 j7 N( y. a! ]# o1 D 
. [+ r6 N" I# t! _# [  s- s( z( }( |2 v0 Y' s- ~ 
 
, y( L* W& D( k 
9 N: K7 ~3 ?: D8 u$ `6 y 
) c6 b$ H0 H3 x6 U3 ]& C
7 N; p9 i# x% ?6 t4 g     海马汽车面临压力并且不得不采取手段进行化解才是问题的关键,而这,很容易让海马汽车陷入降价—亏损—降价的怪圈。以海马汽车的主销车型海马S5为例,2014年刚刚上市的时候,最低价为8.98万元,而全新一代海马S5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时,最低价已经降到了6.98万元。不降价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又必须继续降价。持续杀价的背后,为了求生存,势必是对造车成本的进一步压缩,减配或在所难免。不过,鉴于面对目前自主品牌所推崇的高性价比策略,海马S5在消费者看重的造型设计、动力以及配置方面显然只能做加法,而在车身材料、制造工艺等消费者不易察觉的地方,海马S5迫于利润压力很可能会缩减成本。 
9 t3 R4 ?% I. u& r6 C0 v& A' J; u  
) G; e* V+ b% N% _9 U
      燕赵汽车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海马来说迅速挽回口碑才是硬道理,利益怪圈迅速脱离在保证基本品质同时销量很重要但是最基本产品质量工艺更要保障!这样消费者还有可能再相信你!否则再漂亮的外表,内在质量不过关也是徒劳!  
7 G2 T+ i8 ?3 U% Y" R 
/ g( E6 a+ ?: _) h! }6 H! ?( \( _6 u+ }# |& F0 W, ]3 C 
' n+ h/ x% S3 p# N0 M 
 4 l8 I3 ~1 p4 A0 t. y7 ]* M
# m) c) F( Y& C; t' A" n 
 
% J' L: O: \9 N7 \ 
2 w  a  K, [8 d- T/ F& I1 A. }& T, |   g: j- l1 i* g5 ]- U
9 E7 A: C% Q# t  ] 
 
7 [* g6 _6 C5 i' v7 u0 `1 v8 y2 ] ; ~8 I, W$ E( p+ B+ | 
 
7 L- s' {" F, _+ m, ~2 R4 S3 V5 x4 { 
 
8 }( ~0 c8 ]7 A5 X9 X 
. [% T) O. z) }0 M6 G3 A: Y9 r( E, A-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