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时28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一年之计在于春,愿你不负春光,不负梦想!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春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游动时还背着碎冰。 春天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然而立春之时,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大多是地区还处在冬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咬春 7 N; W% q/ o5 D$ z# G
9 ]! _3 h e& e- ^9 `* S尝 过去“咬春”就是买个萝卜来吃,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现在“咬春”多是吃春饼和春卷。 饮食要多甘少酸。“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多吃山药,春笋、韭菜等。戒燥戒怒,忌心气抑郁,保持畅达乐观。 & i; ]8 ]4 b3 I z7 u1 {* i$ w5 [
春游
# z9 e1 G9 F9 Z: ?8 p; Q9 E& b! u8 R& ]- L# Q. u+ z) g( N
赏 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若运动过于激烈,可能损耗阳气,对养生不利。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二月中下旬开始,春耕春播春管工作将从我国最南端开启,再逐渐向北有序开展,直到五月初,东北才正式进入耕种季节。 你准备好迎接春天了吗? + X7 s Y; p1 J$ I
# p: a0 Q; X+ J9 J! U1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