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o# a9 r( W7 K
( C9 M. `1 W$ [* Y1 N! G# Z/ [8 n- l8 x 近日,省农业厅印发《河北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我省设施蔬菜生产规模将达到1200万亩,占蔬菜种植面积的60%,总产力争达到5000万吨,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生态栽培无公害标准化集成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蔬菜产品基本实现质量可追溯,产品分等定级规格化处理率达到50%,供应京津的蔬菜实现净菜进市。5 N' B* U" }- G; s
6 z4 w" d- @4 m3 l: M- T
1 S* z* r: R, r# Z( S 规划提出,我省将优化日光温室结构,突出河北特色,建造性能优越、坚固耐用、土地利用率高、宜于机械作业、抗风雪防洪涝、成本适中的日光温室。制定越冬型高效日光温室和春秋型日光温室结构参数,合理设计采光角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深冬日光温室温度。因地制宜采用土墙、石墙或砖土复合材料建造温室墙体,提高墙体蓄热保温性能。完善塑料拱棚棚型,支持建设大体量连栋式塑料大棚,改善设施空间环境,便于棚室农机作业。加快中小拱棚防虫网、遮阳网“双覆盖”改造,增强设施蔬菜均衡生产能力。拓展设施栽培范围,把网棚栽培纳入设施蔬菜支持范围,积极发展韭菜、大蒜、菜花、甘蓝等网棚栽培,提高应季蔬菜生态防控技术水平。2 q0 ], z2 U: W0 I1 `* B' O
0 U* m9 J1 ?9 r, [
( s# v2 A: y; t% u 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加快设施蔬菜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应用物联网,提高设施内地温气温、土壤水分、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土壤养分等环境指标自动化检测和调控能力,实现设施蔬菜的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精准化管理。开发引进设施蔬菜田间管理机具,改人工操作为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s/ r; n; U" i( b5 ]
$ N! W' V# b4 |* W; O4 O5 t' e, g+ ]+ K% `6 ^2 G' j; N
规划提出,加快设施蔬菜发展,要突出重点,加大现代蔬菜产业园建设和标准化基地创建。引导蔬菜生产向园区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优先发展区域,通过开展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建设和标准化基地创建,引导蔬菜生产向设施化方向转变。“十三五”期间,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老旧设施改造提升、标准化生产物资补贴、优良品种推广、地头预冷和采后处理设施建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9 |1 J4 y$ e' i( k1 E: U
+ [2 {- N5 t1 R: I" X8 u% A
# q3 S) f& c) o# K8 d, H/ y
/ u! `. }4 d6 [# t3 \7 g9 N3 ?1 J
1 [5 j* |, W. A+ ^; c2 J 建设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鼓励农民合作社和相关企业投资建设集约化蔬菜育苗基地,打造育苗企业**区。到2020年,全省建成5000万株以上育苗基地10个,2000万株育苗基地40个,1000万株育苗基地200个,全省集约化育苗能力达到70亿株以上。
# G5 K7 v1 a/ o J0 n
( }/ S5 v) _0 g _3 E. _9 }2 W- Z$ ?) g5 X4 x8 H
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大力推广蔬菜节水栽培。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蔬菜微喷技术。下大力进行集成技术广泛应用,大力开展标准化创建和现代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组织推广设施结构优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防虫网等集成技术,优化黄瓜、番茄、甘蓝、豆角等10种主栽蔬菜品种结构,通过物理、生物、栽培等生态防控措施,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x% J% U( h( r6 t" P! ~
2 @9 }- X1 ?& t+ f'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