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 P; g s' h l
g9 n% v2 D8 B8 Q" _1 \ 新京报讯 (记者王硕)自11日起,此次雾霾过程已在京津冀停留6日。昨天下午4点,在此次污染过程中污染最重的北京,空气质量仍处于5级重度污染之中。据环保部门预计,16日夜间,受弱冷空气影响,京津冀污染物浓度将逐渐降低,但北京、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区仍有轻度污染,局地有中度污染,18日后空气质量将再度转差,预计彻底散霾要到21日后。( N6 I# I# G9 H( E& k0 J( V: \
4 i9 W( Y, y4 L' t1 V0 |8 p( F+ g3 U0 k+ Q
北京在此次污染过程中污染最重,据环保部昨晚通报,本次重污染过程从10月11日开始,由河北中南部产生,后期京津冀北部地区污染持续加重。10月14日,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为242微克/立方米,AQI为292,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是区域内污染最重的城市。其中,14日11时至夜间,北京还出现短时严重污染,城区PM2.5浓度接近350微克/立方米。
+ f y% e. K- k. T' l* f& z2 q" ~3 u6 [
9 Z5 e5 k2 w, r7 a/ z
10月15日凌晨开始,北京市空气质量呈现缓慢的改善趋势,但仍处在5级重度污染之中,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其他城市以良到轻度污染为主,个别城市为中度污染。监测显示,本次重污染过程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大气PM10中粗颗粒成分相比前几次要高,专家认为这可能与本地污染源排放有关。! n% O3 O. N9 p( ]
9 }( T/ q! \9 T/ y8 f \9 b0 g# {5 {5 ^2 u4 x! B
未来5日京津冀仍难摆脱空气污染,环保部门预计,未来5天,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扩散条件总体一般。15日夜间至16日白天,预计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度污染,北京南部有重度污染;16日夜间起,受弱冷空气影响,京津冀污染物浓度将逐渐降低,但北京、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区仍有轻度污染,局地有中度污染。
4 ~& X2 Z0 H+ S( a+ {% v6 P
& `2 J4 t# ~# C0 B* A1 O2 f) \* W* ~# a/ ?
18日至20日,扩散条件不利,京津冀中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重度污染过程。21日至22日,受新一轮降水过程和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得到缓解,区域北部以优良为主。
7 z: d' G' |* \8 s6 k$ h
# R; U+ D$ q: j; i& i8 a4 a m- y& h% _
追问,为何北京此次污染最严重?与区域传输及本地机动车污染密切相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柴发合表示,本次北京的重污染过程与区域传输和本地机动车污染排放都有密切的关系。% \( C' x0 X- v& U& v% v7 |
8 z4 o- X: g; u% V! t8 ^, \: q( N; e5 o/ x2 H' Q$ x" e3 u
根据环保部会商会议专家的集中意见,本次重污染过程从河北中南部开始,前期受持续的西南风影响,污染物沿太行山山脉不断往北京及周边地区输送,导致京津冀北部地区污染持续加重,北京地区的污染物呈现明显的山前累积特征。从10月13日开始,华北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但污染气团仍滞留在北京山前地区,同时受本地机动车污染排放等因素影响,以及高湿天气条件下氮氧化物等前体物向硝酸盐的二次转化加剧,北京市14日11时至夜间出现短时严重污染。随着气象条件的改善,15日凌晨开始,北京市污染有所缓解。9 R& a! A4 g( M L5 J
x; q7 Q9 q" E. m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