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K: U+ V# b$ G8 R) L; M! h
如今的电信诈骗,已经不是发个短信通知中奖或者“领导”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那么简单的伎俩了,诈骗分子也在与时俱进,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发明新型的诈骗手法,一些电信诈骗手段甚至让受害者根本无从防范。近日,又有三起电信诈骗的手法值得市民警惕。
$ @# S# `' z2 [/ A2 q/ \( |7 r# z) W/ C2 z9 n. v
: t8 v! E4 O L2 G2 n 养老金上调 骗子出新招
2 i/ S- y4 L* A: L
0 G; C5 L; a2 [" c& O4 D+ h" \! z; f5 U' y+ F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实施养老金上调方案,上海同样不例外。但诈骗分子趁养老金上调之机,将黑手伸向了老年人。目前,已有老人上当受骗。
0 {$ W8 H% w8 U4 j' w3 h% }3 i0 l& i# J! M1 F3 h2 j2 t
" e0 P0 t9 p: X( h7 B 6月1日,农行上海松江新浜支行截获了一张假冒农行卡,揭开了利用养老金上调进行诈骗的新骗术。当天营业开始,农行上海松江新桥支行迎来了一位老年人,要求激活农行卡。但老人手上的农行卡与正常卡存在明显的差异,印刷模糊、色差明显并且没有CVV码及银行卡生产商名称。网点行长非常警觉,询问老人银行卡的来源,就此揭开了骗子的新骗术。& U$ r8 t, _5 m# r0 I
& l h" P: C* w5 V) ]& n( T4 A. ]' m u0 C; @6 t
原来,不久前,这位老人接到来自所谓“国家收藏基金协会”和“老年人宣传管理中心”的电话,提示他符合从6月1日起每月增加680元中央老年人养老补助金的资格。为了纪念这个活动,要求老人购买收藏协会的纪念章。于是,这位老人按照对方要求支付了2000元所谓的“藏品费”,并收到了一份从北京寄来的包裹,包括一张“证书”、一张“银行卡”、一张“银行卡主身份证复印件”,告知老人可前往农行网点激活银行卡领取养老金。0 k N0 l) j3 u/ B$ A! `
0 P2 f$ s4 b, B( A) ?6 `2 q
9 ?) K7 I+ V3 Q; U 经农行上海松江新桥支行的仔细鉴别,该银行卡确为伪造卡片。鉴于老人早已将钱款汇给骗子,网点员工建议老人前往GA局报案,并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识别能力,必要时可前往各机构询问养老金政策,切实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x0 \. ` A+ j; j8 S/ x! f% D
3 L( w" w5 T% g
Q; N+ }9 {" ?: K* |$ g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方面,也有不少银行另辟蹊径,通过新颖的宣传形式帮助消费者提前预防。例如,泰隆银行推出的《泰隆教你防诈骗》连环画,就借用漫画形式生动刻画各类诈骗伎俩,让人记忆犹新。/ R* A) l8 Y, E. N
( Q& q5 X$ o3 ~9 f1 j) f( g3 L m' m1 R: I; R
骗子冒名补卡防不胜防$ L3 _ z; i# E
% m3 ^+ \! y/ s: I- G& s3 |
* w: N2 x. }6 c
5月7日下午四五点钟,王先生的手机突然收到了来自各个网站的验证码轰炸,并伴随大量骚扰电话呼入。就在被大量的骚扰电话和短信搞得不胜其烦时,5月8日上午11:23,一条发自10086的短信引起了王先生的警觉。“尊敬的用户,您即将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办理补卡(或换卡、或备卡激活)业务,特此提醒。”王先生想到了遭遇诈骗的可能性,马上拨打了移动热线10086,并在客服人员的建议下修改了北京移动官方网站的密码。但是之后他继续收到10086发来的补卡信息,于是又按照移动客服的建议到移动营业厅更换了新的SIM卡,并进行了备案。可是这些办法都没有阻止他的手机卡被他人盗补。! @" c, \* e) @0 K1 z
& N* X1 c2 ?9 h
# R1 z* ~4 L* a. ` P/ E5 ^; g7 J 5月8日下午四点半左右,王先生手机突然没信号,他意识到自己手机卡可能被人盗补了。于是立即在WiFi网络下将微信和支付宝的银行卡解绑,同时查看了消费记录,发现其某银行储蓄卡有资金变动。王先生马上用座机报警,并冻结了名下的该银行全部卡片。当天晚上,他发现自己储蓄卡的查询密码和取款密码已经都被更改了。所幸王先生本人警惕性足够高,冻结银行账户的反应也很迅速,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否则他银行卡内的所有资金都可能被骗子转光。
# x4 L$ P" b1 S; w. `- c: X n6 Z5 D" u+ T
3 X h2 R$ ?# L. R
5月9日,王先生从移动营业厅了解到,5月8日16:27,曾有人在中移动某营业厅,用一张写有他信息的临时身份证补办了他的手机卡。诈骗分子通过该银行的手机客户端进行登录时,选择忘记密码,就可以用手机号找回。此外,诈骗分子还知道该银行卡的取款密码,在掌握了银行卡号、取款密码、登录密码和认证手机号后,可以说,这张银行卡就已经变成骗子的了。
& \0 ^* {+ ^+ Q3 A* U3 {) @2 G. u: H+ s! `7 c1 Z( p1 L: a! A) C
; a# a! |! M1 c- L7 Y" ? 朋友圈点赞投票也会中招8 }& h& G9 S+ k. ?) @5 r
& A# [, J1 W* I& U9 F
- l& @* R5 n6 t% \. ?
, s9 A3 o4 }, D) {
{! q9 T# Z8 K# D! F
在微信朋友圈发个链接,请朋友们为某项评比点赞投票——这种朋友圈互动已经被骗子盯上,成为其诈骗的新方式。张先生近日因为给朋友点赞,银行卡信息泄露被盗刷2万多元。$ i$ I: j+ y1 ?' s& D& P6 D
4 }1 d2 j! y# o' a( g% ]9 ^& K" k' ?7 |8 S" l6 X8 t8 @
近日,张先生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称自己孩子在参加某项网上评选,请其为孩子点赞投上一票,随后还附有一网址链接。张先生想都没想立即点击,并根据提示下载了某软件。很快,张先生就收到数条购物支付信息。经查询,他发现自己的2张招商银行卡和2张建设银行卡被盗刷,随即报警。
5 H1 N! j6 E2 ? l( @& q4 n' u5 V& M A
+ o4 h$ V+ P4 g$ i0 p 民警调查后发现,张先生点击的链接地址其实是一个钓鱼网站。骗子诱使他下载的软件中含有针对手机银行的木马病毒,当张先生操作手机银行时,相关银行卡信息就会被**。随后,张先生从朋友处证实,朋友手机中了病毒,这条信息并不是主动发送的。
! K' Y. M, ~8 S% ?! J7 K1 J# G& d" C' ^+ c; k4 j/ L# M" _
% _ Z! o0 p, s5 ]/ |- S" Y, ?2 B5 R 警方提醒,在为朋友点赞前最好先跟朋友沟通。正常的朋友圈点赞是不需要下载软件的,因此不要随便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打开未知网页,以防感染病毒造成财产损失。$ F- ^1 k' _- F3 s$ |6 B: e
; R0 p+ X \3 e" v$ I9 u: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