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9121|回复: 3

      车企依靠ZF高额补贴,是利还是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20: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各家上市车企陆续公布年报, 2015年里,共有22家上市车企均获得了ZF的高额补贴,合计金额超过110亿元,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年底的这一数据为73亿元,仅一年时间,ZF的补贴额度涨幅高达六成。

        在高额补贴下,22家车企2015年的净利润总额为643.96亿元,但其18.35%的净利润由补助贡献。甚至,22家车企中不乏补贴金额超过公司净利润的存在。

        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客观来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中国品牌在和跨国合资品牌的竞争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主要体现在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营销能力上,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在此阶段,通过宏观救助的手段,也不失为效果最为显著的方法。

        近年来,中国品牌崛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销量上也确实如此。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5%,超过乘用车整体增幅。但在亮眼数据的背后,实则是因为车企单纯依靠ZF的高额“输血”才能实现盈利?对于中国品牌车企来说,是否是一把双刃剑?

        利:有利于中国品牌站稳脚跟。

        不可否认的是,ZF高额的补贴对车企收益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产品力不足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以上述22家企业中某企业为例,在该企业公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在2015年的净利润为1805.19万元,在连续几年亏损后,终于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仍然亏损了11.82亿元。但换句话说,如果不依靠ZF的“输血”,该企业依然陷在巨额亏损的泥潭之中。

        另一方面,对于经营状况稍好的企业来说,则是实打实的利好了。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在比亚迪公布的2015年报中显示去年净利润为28.2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然有12.07亿元。应该讲,近两年重点布局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比亚迪汽车实现了增长,而在销量增加的同时,ZF补贴能够给自主车企更多的成长机会,让其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来支撑技术研发。

        弊:高额补助仅是“治标不治本”。

        随着中国品牌市场化日益加速,从长远来看,过于依赖政策输血的生存模式肯定不利于中国品牌车企发展。ZF的巨额补贴,致使有些车企即使产品、技术没有竞争力,销量只有几百辆、千余辆,甚至常年亏损,也依然能生存。甚至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国家的补贴是拿来扶持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而不是为了让部分企业“骗取”国家的补贴。

        除此之外,依靠ZF补贴会让车企一直处于“温室”的环境中,不利于中国汽车市场良性发展。特别是当中国品牌发展到瓶颈阶段,更不利于产业升级以及提升竞争力。

        客观来说,ZF的高额补贴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中国品牌核心竞争力尚且薄弱的情况下,需要ZF的“输血”;而另一方面,如果“输血过多”、“输血过重”又会不利于中国品牌的向上发展。当然,这都是中国汽车市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问题,且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ZF救市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不过,也应该思考的是,补助“如何补”,才能补得更好,才能补得更到位。


      ! |; ^8 Z0 c1 s4 H& k1 i. n" |; J. ^
      发表于 2016-5-30 09: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难说
      发表于 2016-5-31 1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心企业患上补贴依赖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