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经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由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批示的汽车尾气检测造假案,历经三个多月的专项调查、专家讨论、环保部门审核后,依然未见任何查处、通报。更令人不解的是,环保人士的举报,也长期未获反馈。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依照程序召开的专家讨论会,或是影响事件走向的决定性原因。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专家的不同言论,背后被指存在利益代言情形。 省长批示仍无果 2015年9月,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山东省济南市机动车环保检测数据造假案。记者调查发现,山东省多家汽车检测机构,在汽车年检(包括安检和环检)中,利用检测设备进行违规操作,并存在人为控制汽车年检报告结果、非法牟利等问题。报道指称,检测设备及后台软件的提供商为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安车检测)、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南华仪器),二者几乎垄断着山东乃至全国汽车检测设备市场。 报道播出后,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山东省ZF责成山东省环保厅查办此事。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山东省环保厅于9月18日即做出了决定,包括暂停对安装有被曝光的两家企业设备的检测线的验收、开展**、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等。 而在查处两家公司涉嫌设备造假方面,山东省环保厅组织了技术核查专家审核组。《华夏时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了名为《关于山东省环保厅组织对机动车尾气环检设备进行技术核查情况的报告》显示,经对被曝光的安车检测生产的设备进行核查,其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核查报告归纳出了23项问题,并依严重程度给予评星,其中最严重的五颗星问题有10项,四颗星问题有4项。 核查报告指出,安车检测和南华仪器提供(生产)的设备都未取得技术监督部门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计量检定合格证》,不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的要求,其检测数据不合法。该公司拼凑的“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设备”,在硬件配置达不到国标、行标要求,设备的关键性技术指标存在缺项、不符合标准要求等情况,重复性测试结果严重超差,检测方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简易瞬态工况法”。 环保专家对此表示,上述问题的严重性形象地说,如同拿着自制的秤,要求用在市场交易上,既无法准确衡量,又危害社会公平。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未获许可即予销售的设备,竟然还向社会出具所谓公正的数据。核查报告还指出,两家公司的检测设备软件程序都存在数据造假、严重作弊等其它情况。专家审核组针对南华仪器的核查报告,确认其同样存在与安车检测大体相似的污点与病灶。 其后,山东省环保厅召开了3次会议,第一次是听取专家组的核查报告结果,第二次是听取被审查检测机构的解释,第三次是听取两家问题设备生产企业和被审查检测机构的解释。一位接近山东省环保厅的人士表示,两家问题企业负责人并未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没能提供有效反驳证据。专家组指出,核查内容证实了央视《焦点访谈》曝光的内容确为事实。不过,令人蹊跷的是,这两份报告直到发稿前也没公布。公开信息中,也并无两家公司被处理的内容。 今年1月中旬,有媒体对追责事件陷入无声无音之境予以报道。1月15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作出批示,要求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厅要认真研究,对发现的问题处理要严要快。 但本报记者查询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此事仍未对外公布结果。 蹊跷的专家分析会 记者跟踪调查发现,受到省长批示的涉嫌造假案迟迟未有进展,与今年2月17日的一场专家分析会有关。有参会人士向记者透露,这场围绕“山东省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发现的检测设备造假问题”进行分析的会议,存在技巧性为违法违规企业“减压”的情形,个别与会专家的发言甚至变了味。 上述参会人士表示,正常情况下,在问题企业参与去年年底的答疑会后,山东省环保厅应依照有关法规依法处理上述两家企业,已无必要再行召开专家会。 “有人意图通过‘专家分析会’**检测设备造假的事实。”参会人士说,现场核查专家姚圣卓和会议专家组组长刘昭度对技术的分析结果,都已确认安车检测和南华公司向被核查环检站供应的“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设备”出现了过程数据和显示数据不一致,数据被改,多个不同版本的控制软件,这些问题按环保部“关于印发《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的通知”的判定条件,已经证明安车检测和南华公司销售的检测设备涉及“篡改监测数据和伪造监测数据”。 记者获得的录音内容显示,有专家发言称,被曝光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系统管理上的不到位”、“设备精度是靠维护的,检测站应该加强监管”、“我们不能说它不合理,但却实留了个漏洞”……批评人士指出,有关专家置事实于不顾,发表有失公正性和专业性的言论,意图通过这场“技术分析会”颠覆已核查出的检测设备弄虚作假的事实,影响ZF对非法生产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车检测和南华仪器的依法处理和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技术分析会后,被央视曝光并引起全国关注的汽车尾气造假事件,至今仍处于未被追责状态。而据记者了解,涉案的两家企业,南华仪器为上市公司,安车检测在今年1月22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 安车检测在央视报道之后,曾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条声明,称公司董事会对此非常重视,并成立专责调查小组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不过,本报记者查询相关公开材料,并未发现安车检测公布调查结果或对此事有进一步说明。 记者22日下午联系山东省环保厅,一位康姓负责人表示,此事一直处于调查之中,目前还没有做出处理意见。对于是否存在利益代言问题,他称不便回答。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则称采访应联系宣教中心,未作正面回应。
& |0 T; |4 V2 n+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