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Q$ H9 G" k- M
在机动车不断增加的今天,停车难带来困扰的同时,我市不少新建小区的居民却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多数新建小区难觅自行车棚,一些住户为图方便,直接将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停在了单元楼内或者小区空地上,除了陷入了无处安放的境地外,更给业主的出行带来不便。 而早在2012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就发布《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指出,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永久性自行车停车场(库),并以地面停车为主。由此可见,小小的车棚虽然不起眼儿,但依然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 调查:自行车、电动车塞满单元楼门厅 在我市高新区一处新建小区,自行车乱停放问题一直是让业主们头疼的事情,随着小区入住率的不断增加,多数已经入住的业主逐渐发现:有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的业主,有的把车子推进电梯,放到自己家门口或者地下室,没有地下室或者嫌麻烦的业主,干脆把车子放在单元门的门厅内,造成单元门门厅比较拥堵。 “将自行车随意停放在楼道内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辆辆自行车或电动车杂乱无章地停放在楼道口,楼道内仅容纳两个人并排行走,空间非常有限,万一楼内发生火灾事故,整个楼的业主逃生都是问题,或者家中有病人需要急救,救护人员很难顺利地抬着担架出入,极有可能延误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家住高新区某新建小区业主李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 现状:多数新建小区鲜见自行车棚 原因或为收益低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及高新区部分新建小区,发现多数小区均提供了地上及地下停车位,而在这些新建小区却难觅自行车棚,自行车、电动车多数选择停在楼门前或楼道内,即便拥有车棚的小区,也是将车棚建在小区角落处,且面积较小,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辆自行车或电动车。 “别小看这些车棚,赶上下雨的天气,车棚还真‘给力’,遮风挡雨,非常实用,要是没有车棚,要么‘争先恐后’地往楼道内搬车子,要么眼睁睁地看着车子被淋。”高新区一新建小区刚入住不久的马先生对记者说。 而在采访中,不少业主向记者抱怨,新建小区即便有自行车棚,都是建在离单元楼较远的位置,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现实中仍有不少居民图省事将自行车、电动车放在自家单元楼下。有的业主白天会把自行车、电动车停放在车棚里,但是一到了晚上担心车辆被偷,就索性放进单元楼内或自家楼层的楼道里面了。 针对多数小区没有规划自行车棚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老旧小区自行车车棚濒临消失,有的将其改成了机动车停车位或其他设施,而新建小区很少设置自行车停车棚。“主要还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建个自行车棚投入并不小,回报却比机动车位低多了。”一位从事物业管理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这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一个小区的地下或地上车位出售的话,少说也要6万至8万一个,多的话甚至超过10万,即便是出租车位,每月几百元的租金,再加上物业的管理费,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如果建自行车棚的话,基本是属于公益性的,甚至好多业主嫌车棚离居住的单元较远,仍然不会往车棚里停车,考虑到收益成本,开发商也不愿意拿出空地建设自行车棚。 说法:新建小区必须配建自行车停车场 对于新建小区配建自行车停车场的问题,早在2012年9月5日,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加快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居住区、公共设施要为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和方便的停车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永久性自行车停车场(库),并以地面停车为主。 老旧小区、平房地区要通过建设自行车公共停车场,解决居民自行车停车问题。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名胜古迹、公园、广场应当按照专项规划的要求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对不按规划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