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汽车业反垄断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第三次起草工作会议召开。这是自去年8月和10月后,国家发改委第三次向汽车业界的代表征询意见。: j( i; n% X( M5 ]2 X- l
; s2 Y1 o) S: z6 P9 \% h
据悉,《指南》有望于今年上半年上交国务院正式发布。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报道,针对汽车产业链条的高度垄断,2014年起国家发改委频频出手,对多家车企和经销商开出累计超过20亿元的大罚单。
' a6 Y O: w2 n- E {, m
{' D# ]! ]7 N3 E& @ 但是,在新车销售、售后服务等领域,到底哪些经营行为触碰了垄断的“红线”?在本次征求意见的这份《指南》中进行了规定。一位参与的汽车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次会议主要对同质零配件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8 r9 i R3 m4 [
7 Y/ O0 `" \" e 从2015年开始,汽车售后市场改革步入深水区,一系列售后服务市场的新政实施。眼下,《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也正在征询社会意见,此次《指南》与之一脉相通,意在打破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
, n8 ?3 y w2 d6 S/ N0 L1 o
+ e7 Z/ n" y% p; i, P9 a' ~ 其中,“同质零配件”在流通领域的放行,是《指南》限制的重要内容,这也意味着此前由汽车厂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尤其是汽车售后服务中,对零部件供应的严格控制行为将被取缔,而目前以4S店为主体的汽车经销商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 `0 l9 I0 k" D+ Q! C; P% z' k* ^( D4 Z
同质零部件、原厂零部件将开放5 s' P( ~" A* b1 _* e! ~
9 b: U+ R! ?! |; T4 u' f “根据《指南》的要求,为了打破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垄断局面,未来汽车生产企业不得阻碍同质零部件、原厂零配件的流通,但是‘代工协议’除外。”一位了解《汽车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内容的消息人士透露。- m) E* _, q5 o; u
; E2 Z' f' L( n$ R) u1 R2 F" {, K# z 分析认为,一系列鼓励合法汽车零配件进入市场流通的政策法规已经开始实施,但是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目前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发力零配件市场,未来他们的垄断地位恐怕很难被撼动。
' ~ s4 v7 I% X' y L2 v* _* w. o* A: ^6 Z1 \ d9 W3 ?7 E1 n
上述那位了解《指南》内容的消息人士表示:“《指南》对售后服务领域的初装零配件、售后配件、原厂配件、同质配件、双标配件等多个名称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 S. K% q; `3 T0 s- p" M3 H. Z- A' h8 n6 k: w5 x6 s+ `
所谓“同质配件”是指质量不低于汽车初装配件的售后配件,但不包括原厂配件。原厂配件只是汽车厂家提供的配件。/ B& }" c! W1 \3 N
/ m' ?) X1 U; w* E, u* K “根据《指南》的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汽车企业阻碍汽车经销商购买同质配件,阻碍零配件供应商将原厂配件出售给第三方维修机构的行为都涉嫌垄断,‘代工协议’除外。”上述消息人士表示。
; [' i. |) T4 q/ R! [! l- b3 o. a, d; Q/ |' ]; i7 ~
“代工协议”是指汽车企业与零配件供应商签订的生产协议,不过汽车企业拥有该配件的知识产权,并且为这一零配件生产进行了投资。' k% e5 p6 a8 v5 |, Z* L7 T
' e9 ] I) ~4 `6 Y3 I5 G$ M$ Z
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认为:“这一规定希望促进零配件的流通,打破整车企业因为掌握零配件的控制权而对售后维修领域的垄断。”' z2 Q- [$ W( }; E* f' y# G: k
2 [* Z. I) e. a* h
全国机动车维修企业户数达46万家,其中汽车4S店达2万家左右,占比仅为5%,但这不足5%的4S店占据70%左右的维修市场份额。过去,4S店得以垄断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其是由厂家授权经营“原厂配件”的唯一来源。1 b6 q% G# J F2 y7 u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