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飞渡就是在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宽200多米,高度有270米,最早起源于当时的农民为了生活上山采草药。
0 ^! t3 t( Q. {9 J
(再让大雁帮我荡一下吧,比我说的详细)灵岩飞渡采用当地乐清民歌《对鸟》及首次亮相《雁荡谣》等乐曲的播放,主持人解说,详细介绍了飞渡的历史;乐清籍音乐界前辈詹成樊老师乐曲编排,在游客休憩地方配上音响,飞渡人员根据配音再做相应的动作,使表演更加微妙惟肖,使整个表演达到了**。另外飞渡人员与游客之间增加了一个互动项目,飞渡人员在270米的高空抛下绣球,如果哪位游客接到绣球,可以亲身体验飞渡的感觉。据了解,灵岩飞渡表演于1916年,最早起源于农民上山采草药,后来演化成现在的高空飞渡表演,在天柱峰和展旗峰之间悬挂着一根纲索,表演人员除了横空表演外,还在270多米高的天柱峰顶用缆绳悬空而下表演,表演时间每日上午10:30分,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15:30分,星期五至星期日下午14:00、16:00分,节假日另外加场表演。
& a1 B p; d) o& q4 z/ I. j
( J9 c/ [4 ~7 }5 z3 P# D
/ p) q9 N* t( d* \; ~& d" c9 w
2 p: C8 E$ ?) x8 Y
5 b) [1 ~* [4 Q9 f; d
4 H9 l8 C& I) m $ A5 Q; R2 H7 e
1 {' F7 m. ^/ u3 b& l( C, G
* h' k* N8 s, |2 D2 @
/ K* A; ^$ q/ z B! X
7 @# X0 M# x' n) O9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