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8910|回复: 3

      车市惨淡车企和媒体需要同舟共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 09: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张毅)
      ! L' j+ ^5 H% a& x* \2 U% B6 v8 ?; H8 D- \5 {7 N
            昨天下午和一家汽车经销商朋友喝茶。他告诉我,今年车市之惨淡,是近10年最严重的一年。他所代理的几个汽车品牌,除了个别品牌还有钱可赚,其余都亏的一塌糊涂。其中某合资品牌一家4S店,上半年就亏了300万。他担心如果继续下去,今年年底将会出现一波4S店倒闭和退网潮。
      ; ]4 a+ F: d. m1 l1 C& S; u2 Z1 O$ |  汽车厂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自4月开始,许多汽车厂家迫于销售压力,纷纷下调了产品指导价,谓之官降。不少汽车厂家下调了产销目标,削减产量。一些汽车厂家周末不再加班、三班改两班,两班改单班。尽管如此,一些汽车品牌的产品除了经销商的库存高企,工厂的库存也十分惊人。
        n3 V  F* z! Q2 A: g- {- W) P9 S  负面报道明显增多) S8 l' P6 U8 q$ X  C+ Q
        由于销量下降、库存高企、效益下滑,汽车厂家开始缩减支出,对媒体的广告投放也卡的越来越紧。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后果之一,就是黑车企和品牌的报道愈来愈多。
      , {6 l2 l4 e7 @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媒体关于汽车厂家和产品的负面报道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报道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中枪的车企既有跨国汽车集团、也有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0 q$ S6 N4 c1 t
        一些报道以点带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些报道纯属鸡蛋里边挑骨头,就是要搞你,既不客观也不公正;一些报道用不实统计数据,玩弄数字游戏,唱衰车企和品牌;还有一些报道则是在谣言的基础上进行所谓分析解读,误导市场和消费者;更有甚者,个别汽车媒体帮助某些品牌抹黑竞争对手,实在有些下三滥的味道。) d) |, l# E- V
        这些负面报道源自一些传统媒体,也有网络媒体,还有所谓新媒体和自媒体。7 T: v3 K8 y! x
        凡此种种,一些汽车媒体的歪曲报道和所谓分析解读,对一些汽车厂家和品牌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对当前惨淡车市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其中个别负面报道已经涉嫌新闻敲诈,正在步向犯罪的深渊。& K5 {0 X/ r  V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o5 O6 u) L( G
        汽车厂家和汽车媒体的关系,是皮和毛的关系。没有汽车厂家的广告投放,许多汽车媒体生存都是问题。0 z( _% m6 S" u
        一些汽车媒体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大肆唱衰汽车厂家和品牌,严重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已经影响到某些汽车品牌的正常销量。试问,如果汽车厂家销量和效益大幅下降,哪里还有钱投放广告?你还能活下去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 p, X2 `( W0 X  当此时局艰辛、车市惨淡之际,汽车媒体应该与汽车厂家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国内汽车市场,稳定消费者的信心,而不是制造恐怖情绪,打击消费者的信心。
      1 W4 h% _' r3 ^  汽车厂家和品牌不是不可以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必须真实、客观、公正,是善意的批评、建设性的批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厂家改进工作。这样的批评报道,厂家会感谢你的。! N/ s! y" ^+ G+ x8 L% ]3 e
        对于汽车品质和质量的批评,也要实事求是。汽车作为一个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工产品,在其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个别产品存在瑕疵也是不可避免的。+ P4 x- e# A0 K7 Y3 n/ Y
        如果只是个别现象,通过更换零部件甚至换车,都是可以解决的。即使成批量发现问题,也可以用召回加以解决。对类似问题,媒体没必要故意放大个别现象,并大肆渲染。
      & A- ?! a' _& z3 {8 W) C! d% C  但是,如果有厂家和经销商故意隐瞒问题、欺瞒消费,媒体则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L' Z8 {7 G) \+ N  汽车媒体也要洗牌
      7 B7 n3 v2 c1 ^$ R# [  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国内车市出现井喷行情以来,十几年间,车市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过几次低迷行情。这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度过暂时困难,经过调整,国内车市还会继续健康发展。7 b, m/ W! @3 [: H% e3 m
        有分析认为此次车市惨淡,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汽车厂家和品牌、汽车经销商都面临着重新洗牌和优胜劣汰。一些竞争力弱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将可能出局。
      / A0 @; [5 u, b, H- I( y  国内汽车媒体也面临着一场大洗牌,一些影响力小、价值不大的将被淘汰出局,刚刚兴起的汽车自媒体也一样。: I3 I6 b  I# h& {, C& D: P9 {
        一些平面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汽车版或汽车频道,过去每年的汽车广告就有好几个亿。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也是一种泡沫。昔日躺着都能赚钱大把数票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将进入新常。# Q0 @! a* A3 Z7 z' z5 M; a

      ) T4 k0 W  v2 L9 g
      发表于 2015-7-3 09: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车企就不能好好做车 广告效应那么好有啥用
      发表于 2015-7-3 0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车企就不能好好做车 广告效应那么好有啥用
      发表于 2015-7-4 1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唇亡则齿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