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缘 于 15-6-2 15:34 编辑
! h2 ?7 f0 q+ z, V- A* j/ B
" _- _8 a2 b8 t) B) ^/ y8 a# B0 L 凤凰汽车评论 上周,一则关于德国计划大规模进口中国高铁的新闻给业界带来不小震撼,一些对中国制造业始终怀着恨铁不成钢心情的国人几乎被重塑了三观:德国在高端制造领域一直被很多人视为高不可攀的女神,而不知何时起,中国高铁居然已经成功逆袭!赞叹之余,笔者也不禁对中国汽车心生感慨。同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中国汽车的表现显然不尽如人意,那么,高铁的“成功学”能够给中国汽车哪些启示呢?
第一个启示:坚持自主创新 这一点,现在几乎人人都会说,大家谁都看得懂。即使没有高铁珠玉在前,自主研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性也已不用赘述。习大大也说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自主创新的问题,而是究竟用什么方法,以什么策略才能既快又好地自主创新。 第二个启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其实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就是证明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化为己用并后来居上的可行性。 不可否认,高铁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典型案例。2004年,我国与西门子达成合作,正式引进ICE技术。彼时的西门子一定没有想到,这一步棋,居然会把自己送入今天的尴尬境地。短短十几年,中国高铁完美展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对德国的成熟技术进行消化并改进,结果就是终于一跃而起,成为了当初的偷师对象西门子的最大竞争对手。类似的逆袭成功案例其实并不在少数。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貌似同样走着以引进技术再消化吸收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迟迟不成器呢?全球6+3的汽车巨头都已经被引入中国,我们也不惜以市场换技术,但这么多年,依然缺少真正的核心技术,别说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即使踮起脚都够不到巨人的肩膀,车企的利润也依旧主要来自合资品牌。 第三个启示:有效的产业整体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 大家不难发现,不论是高铁还是高性能军用飞机,都是我国以“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搞出来的。把技术难点分解给国内的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分段攻坚,然后再进行整合,而且又有引进的技术基础,自然是事半功倍。 而中国汽车业却正相反。别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哪怕是一个指导性的汽车产业规划,也只是五年多前出台的,而且语焉不详,更不要说进行必要的产业整体分工统筹,避免内部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重复收购、重复研发了。 当初高铁正是由铁道部作为唯一的谈判方,杜绝了因为各自为战被外方分而制之的可能性,这才实现相对公平的“换技术”,且由于“举国体制”原故,才可能充分发挥全国各方面的资源,以有限的人才物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而我们的汽车工业则相反。合资外方利用两家不同的合资中方相互牵制的制衡手段,时不时玩个“二虎竞食”,以确保自身利益与话语权的最大化。当然,汽车产业缺少整体的战略调控,在当年也是无奈之举。像高铁这样的“军国重器”国家自然会认真地抓在手里,进行长期有效的统筹规划与管理,但汽车不同,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就放开手,任由各地方自己去搞。但是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正向研发始终是自主难言的痛处。 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如果像高铁一样,国家对汽车产业也进行整体的规划统筹,对各龙头车企的研发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各家在研发上都不搞“大而全”,而是集中在某些项核心专业领域,如高铁般让各企业对各技术难点进行分段攻坚,比如一个主攻动力总成,另一个主攻NVH,把分散在各个企业的同技术领域的人才资源、技术储备和设施进行有效整合,以发挥更大的效率,最后再对成果进行有偿地分享,这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就在前不久,就有关于一汽与东风合并的传闻,虽然最后被证实只是传闻,但,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整合,也不失为一个快速增强中国汽车业实力的办法。当然,实际操作会很难。 有效的产业整体规划,这应该是高铁对汽车产业的又一个启示吧。的确,如高铁那样,以“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汽车产业,确实很不现实,但国家相关部委至少应该对那些深陷重复建设、重复布局、重复研发之中的国有车企进行必要的规划,即使做不到如高铁般进行统一的分段攻坚,但对各家龙头汽车国企进行大方向上的合理分工,对于改善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大散不强的局面,多少是会有些裨益的。 ! l; l9 M& k0 n s) F/ y8 _(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