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 于 15-6-2 09:07 编辑 & Y; P' t( L: A7 m9 ~; H) {+ X
- g+ s# a& o1 u7 u' D9 x! l6 i. c
所谓的北京七环,又称首都环线通道,指的是北京大外环高速,全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2014年5月20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以及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的杨汭,在廊坊组织召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接会议。
: Q z' k6 z0 C$ D/ |: m8 [6 q+ t- F9 _$ V% d' s+ `
北京七环在经历了多年的曲折变迁后,终于即将迎来通车的曙光。 u+ B. v2 A/ f
“如果一切顺利,北京七环将在今年年底全线建成。”一位曾参与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规划讨论的河北交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 R, W" P5 M! h
4 Y+ V9 B: \' c8 \. P5 U& s 所谓的北京七环,又称首都环线通道,指的是北京大外环高速,全长约940公里,经过廊坊、涿州、张家口、承德、平谷等地。' X2 B: U1 G: t1 a) M, S
$ Z# N4 ?: G% Y
据悉,北京七环只有不到10%的路修在北京境内,绝大多数都在河北。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大约90公里,河北境内约850公里。北京七环全线通车后,京津冀地区交通将更为便捷,空间联系也更为紧密,区域整体竞争力也将大幅提升。" Z9 @( z2 c+ E8 W \ E' G, d
?( m4 m7 d# s( g. z# } 年底完工
) b2 O6 N9 F/ z5 t6 f1 A1 ?$ ~ 5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在河北承德滦平县张承高速施工现场看到,张承高速路基已经铺好,几处隧道都已打通,立交桥、过河桥也已经架好桥墩,部分桥梁已经铺好了路面。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该路段是2013年4月开始施工,计划今年年内完工。, q; S3 ~1 R M
# Y& a* y2 f5 I' E: N" Z 记者在张承高速承德段TJ11项目经理部了解到,张承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广公路支线——二秦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大外环的重要组成路段。
; t* B! Y" m. |" ]3 P5 @
" y* a0 G0 Q* T9 ~* P: W6 j3 e 北京大外环也就是北京七环。2014年6月25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在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做在线访谈时表示:“首都环线通道,指北京大外环高速,亦称北京七环。”. S" U1 R Z9 _% s
3 G" r0 V( p$ e2 l% U
此前有关北京七环的消息流传多年,而高金浩的表态让人们第一次从官方的表态中听到“七环”这个称谓。
* }: F& Q& B# n9 k; g* s) }# B
' a' E. F3 `" ^% K* ] 上述河北交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这方面,北京、天津、河北三方都拿出过自己的方案。比如北京提出了‘一环、六射、二航、五港’的想法,而河北方面是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升级版的‘2环、8通、4联、8港、8枢纽’为主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方案。北京和河北这两份方案都把北京七环的建设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 V/ i: o5 e* U3 Z
' j. J' S' N8 M' e3 B# Q 他表示,目前北京七环的建设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如果一切顺利,将在今年年底全线建成。* H0 d' {$ U# T; z
% ~2 i2 H$ ~8 l/ F1 d7 \
前世今生
. G$ o2 N+ q( M; x' M; V- e ` 北京七环最早被称为“公路三环”,在1993年版的北京市规划中就已经存在。彼时北京的五环、六环分别被称为“公路一环”和“公路二环”,而七环是在六环外的另一条环状公路。在最初的规划中,三条环状公路均为高速路标准的收费公路,且均为全线处于北京市范围之内的高速公路,其长度分别为98公里、187.6公里和300公里。0 S, ~+ o( ~) [; W3 \6 A
, w2 V& ]& b7 U9 B. S+ t0 p 2004年5月,在第七届北京科博会的一场关于城市与交通的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首次提出“新七环”的概念。9 \4 v. A- o3 F0 C. D
. Z) e, Z' v# z; U" F! s/ Y' l# I; k
彼时吴良镛表示:“目前北京已经不适合围绕六环再建传统意义的七环,而是应该通过规划让七环外扩,连接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大厂、三河、平谷,作为新城镇的发展点,连接起北京和外围城市,共同走向区域城市。”这是北京七环首次将河北与北京相邻的一些地市纳入其中。' F. s/ x0 ?" L3 O
( n: L7 U8 c. z+ W' B
2006年,吴良镛带领的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对外公布了《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这份报告第一次将七环的概念系统地以书面形式公诸于世,并结合已经立项的首都第二机场,为第二机场及七环推荐了一份清华版的地址选项。吴良镛表示,新七环可以以第二机场为契机,分段建设。" y0 `+ @5 t1 P: ~) k7 i! u
: Z2 W- l! E8 S+ I
此后不久,“大七环”规划的北部和西部段被取消,南部和东部段保留。规划部门给出的理由是,“七环建设初衷是分流北京过境车辆带来的交通压力,而研究发现,北京主要的货运流呈现出‘西北、西南——东部、东南’四个方向,无论从哪个方向走,货运交通都不需要绕行七环的西部路段,因此在新的规划中,西边的路段被完全取消。同时,在京城北部的线路将穿越山区,规划里程和建设难度均会相应增加,因此新规划考虑在北六环外开辟一条新的东西向道路。”
7 G3 k3 J3 _+ Q6 X; F8 v# t: m4 L; Z0 y9 ~! J: O& @
按照当时的规划,穿越了西北部大片山区的七环,无法承担足够的运输功能,因此并未规划成一条高等级的高速公路。于是,七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变成了一条半环状的“货运通道”,完全失去了“环”的概念。* y$ I8 v! [" z) {
o5 s6 y" L, a3 F0 y
新转机
/ E4 Z- b7 k/ C" \5 b$ t. _ M 但北京七环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在吴良镛看来,北京七环的难度并不在于施工,而是在于频繁穿梭于京冀地界之内所引发的行政方面的困难。他曾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缓慢。0 o% K, u J7 X$ J8 q3 B
4 R) O7 A; h9 o 尽管困难重重,吴良镛还是在2013年拿出了《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以下简称《三期报告》)。这份《三期报告》提出京津冀一体化策略:以北京新机场规划建设为契机,京津冀共建“畿辅新区”,疏解首都政治文化功能。
, u) O6 O5 \$ @% n1 a
. }- l3 v1 H% W9 B( l “畿辅新区是很好的概念,但其功能、规模要研究。”在《三期报告》研讨会上,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对“畿辅新区”的规划提出了看法,他说,产业布局的规律要深入研究。) c7 J# R0 C8 C" h
1 P- l% l/ l$ u9 V6 _. {' \8 G
而在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北京七环的建设开始正式提速。
) E* L7 M" s% U, d- m, S5 B) I; d5 q; r4 ]" L
2014年5月20日,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以及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的杨汭,在廊坊组织召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对接会议。三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人在此次会议上确定,将加快形成京津冀交通“一张图”规划思路和框架要点,加快修改完善拟争取的国家政策方案,于6月上旬左右上报国家。/ j& ~6 t$ o9 J/ P; F5 a" \0 i/ z
5 Q: f& R3 ^" V/ C
据上述河北省交通人士透露,这次会议正是为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最终定调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务实的,解决了很多问题。”他表示,“2014年2月至6月,陈刚、尹海林、杨汭组织开了很多次协调会,交通协同发展方面的大事件基本都是在这个期间确定的,大七环也是如此。” : G1 j* Z! r8 V/ [/ E
* _1 w( K: N-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