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随缘 于 15-5-27 16:14 编辑
: |+ p# o Z3 [2 I- N; m& w: w# E: T7 N; ?6 A- {4 L7 p
如今的消费者,选车都喜欢就高不就低。增加了配置,按理来说也是方便了消费者,但如现在的汽车即使是入门版本,配置也都基本上够用。虽然说汽车上的配置,都是有相应作用才被设计出来的,不过每个人的用车环境都不一样,有些配置到底是真有使用需求,还真是被销售忽悠了才掏钱买的呢? 后排头部气囊 . ?: ]/ o7 P. H! M$ A2 T
4 O- e1 r$ ?, r- H+ w8 `9 B9 M- k 后排头部气囊安装与后排的车顶处,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弹出遮盖住车窗部分,保护后排成员的头部。 这样的配置,看似能为车辆的安全加分,但安全气囊想要发挥作用,还必须配合安全带对车内乘员进行限位;毕竟安全气囊起爆的瞬间,威力不亚于一个小型炸弹,炸碎一个西瓜可是绰绰有余的,没有系安全带的车内乘员要撞上正在起爆的安全气囊,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对于国内普遍不系安全带的环境,这个弄巧成拙的配置还是算了。 电动座椅调节
4 X g3 F7 Y: h
2 j+ D) g3 H" z6 N5 k 电动座椅调节能够使用电机,替代手动调节的功能,同时不少电动座椅还附带有座椅记忆功能,上车之后只需要按对应的按钮,座椅会自动进行调节;在国内一家人共用一台车的情况下,不需要每次都进行手动调节,可谓非常方便。 而为什么说电动座椅是鸡肋呢?原因就是电动座椅一旦出现故障,就没办法调整坐姿了,尤其在几个人用一台车的情况下会显得非常不方便,并且修理的价钱也不便宜。什么?你说你一个人用一台车啊,那你没事调整座椅干嘛,手动电动有区别吗? 无钥匙启动
8 U9 z- Q) d. |/ X3 D
) t; O) d! `; M) X' U5 P$ x# Z
搭载无钥匙启动的汽车,驾驶者携带钥匙在进入车内后,可以直接按车内的启动按钮即可发动汽车。只不过有无钥匙启动功能的汽车,车钥匙都是比较“娇贵”的;既不能碰水,还要担心钥匙会没电,仅仅是省下了一个从兜里掏钥匙的动作,真的值得担上这么多顾虑吗? 方向盘换挡拨片 / Y% L, ~% z. C$ t; v* _
! }: P$ I9 k$ X. W! w, x
搭载了方向盘换挡,驾驶者就能够双手不离开方向盘,通过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来进行挡位的升降的动作。但殊不知,只有自动挡的车型能搭载这样配置,美称为手自一体,但机械原理还是自动挡;在跑车和性能车上配置还好,家用车的方向盘换挡拨片,相对手动挡换挡速度可是明显要慢一拍。 在国内,不少驾驶者仍然喜欢单手操作方向盘,而设计方向盘换挡拨片的初衷,不就是让驾驶者双手不离开方向盘,令驾驶安全更安全吗? 自动空调
! ]. o5 ]7 {5 D9 x" k' j# \, s/ X3 {/ n& n* \- x
8 }, P5 T5 O2 T; _# {( [- O" n
自动空调是一项听着逼格很高的配置,但原理却并不复杂。电控单元控制空调系统,再由车内传感器信号,对温度和风速进行调整,甚至不少10万不到的车,都争着淌这一趟浑水,企图以此提升自己的高级感。 但自动空调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聪明,尤其在送风量方面,往往还需要手动进行干预;等等,你说手动?那又和手动空调有神马区别? 大灯清洗
; h+ i2 M+ n$ w
: _$ H$ Y1 v1 d5 e: C5 k
例如北欧这样被气候恶劣困扰的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法律规定汽车在白天也必须打开示宽灯或近光灯,以保证驾驶安全,而大灯清洗能够将车灯部分的积雪或灰尘冲洗掉,对驾驶安全的用处很大。而在国内的环境,大灯清洗的功能恐怕一年也用不上几次,除非你真要把车往泥里开吧… 触摸式按键
0 ]( K' h5 t' a9 v% M
3 y2 o( E, O, K* i0 s
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屏幕在汽车上也被广泛使用,但相对传统的按键式或是旋钮式的控制设计,触摸式按键虽然显得高科技,但是驾驶者在驾驶的时候,却不能通过只靠摸的方法来进行设置调节,及时换个歌听听,都需要扭头去看一眼屏幕;更蛋疼的是,如果屏幕贴的膜不好,出现反光或是沾满了指纹,操作难度又要提升一截,对驾驶安全绝对存在不小的隐患。 好了,写了这么多,各位车友也都把自己为各种配置花的“冤枉钱”算出来了吗?
. A S# w9 o3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