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评论 在最近的几周里,最火的事件莫过于剧情反转如同谍战片一般精彩的成都女司机斗气驾车被打事件了,关于这一事件其中的是非曲直笔者在这里就不过多的去进行分析了,只想说的是,不管如何,动手打人以牙还牙的野蛮做法是非常不对的。
其实这事也就是说说容易,不怕丢人,笔者有时候在路上开车也是很不喜欢那些强行变道的行为,真是恨不得开的是个不怕撞的坦克。只不过笔者历来胆小,只会在心里默默的问候一下前面司机的先人,以牙还牙的做法还真没敢试过。
随着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持续发酵,日前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报道,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交管部门将针对“路怒症”引发的强行变道和强行超车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格依法追究“路怒症”的违法责任。早就应该这样了,不过要治理路怒症,还是要从本质下手,解决交通秩序的漠视问题。归根结底又可以归纳到我国汽车文化建设上来。
要说清楚这两个问题,先要来看看路怒症是如何产生的。随着我国快速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伴随着快速进入汽车社会而来的,最直观的当然就是路越来越堵,交通出行越来越不方便。有研究表明,人在封闭的空间内很容易呈现出急躁,情绪难以控制的情况。那么当遭遇到堵车时,在狭小的车内自然就不可避免的让人感到焦躁,这个时候,前面一辆车不理智的行为很容易就成为整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当然,这只是解释路怒症现象出现的一个客观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来看路怒症大打出手的前提,一般来说都是因为强行变道作为诱因,然后后车再上去“以牙还牙”,再然后就演变成大打出手,如果统计一下的话恐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因为路怒症引发的冲突都是基于这个原因。好吧,那么我们就不妨来问一下,为什么会有车突然变道,或者说不看后视镜就强行变道,为什么后车又会追上去以牙还牙。根本原因不还是因为对于交通秩序的漠视嘛,在冲突的时候都会说“路是你家开的啊”,但殊不知这个时候自己也把路当成自己家的了。那么试问,交通法规到底有几个驾驶者好好学了?文明驾车礼节又有几个驾驶者知道?
在最近几年以来,我们的驾驶学校以速成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学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下,各个驾校也都是尽可能多的压缩学员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科目一的交通法规考试和科目四的文明驾车考试也就成为了自学科目,背一背就能考过,压根就没有进入到脑子里面。所以对于整个交通法规,我想绝大多数的驾驶者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恐怕都还只是停留在红灯停、绿灯行的层次。连交通法规都没有搞明白再去谈文明驾驶是不是有些奢侈了?
如果大家都能够在驾车过程中严格的去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秩序,那么文明驾车的概念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去过日本恐怕大家都会对当地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深感意外,街道比咱们的窄得多,车子也不见得比咱们的少,但是在那些狭小的日本街道里行驶的车辆却可以开到一个相当高的车速。很简单啊,就是因为大家都在遵循着交通秩序,没有突然并出来的车子,也没有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自然可以放心大胆。但是在国内,谁敢呢?搞不好就会被吓一大跳,再好的脾气、再好的修养也会有发怒的时候不是?
所以,路怒症的第二层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对于交通秩序的漠视上。当然,这个怪不到个人的头上,因为汽车进入家庭也就是那么十几年的事。这种突然进入汽车社会的冲击需要一定的适应期,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汽车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换句话说,咱们的汽车社会还不是那么的有文化。
就像前面我们讲过的,汽车进入国内的家庭也就是那么十几年的事,所以什么路怒症的产生也就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才慢慢的找到滋生的土壤的。早在计划经济年代,那个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私家车,驾驶员那都是一个专属的职业。在驾驶员作为专属职业的年代,文明驾车就是职业驾驶员的职业操守嘛。所以现在的老驾驶员们都还有礼貌行车的几大口诀,只不过在快餐化的驾驶员培训学校里,这些都被省略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鸣笛致谢的打法是什么样的恐怕没有人知道了吧。
既然文明驾车已经不是职业操守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成为个人意识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而言,私家车还是处于普及阶段,很少有家庭经历过三辆以上的车型。那么,在这个时候,文明驾车意识的普及就远远跟不上汽车普及的速度。我们都知道,实现全民完善的交通安全意识,那是需要几代人的潜移默化才能形成的,哪里有可能“一口就吃个胖子”。
所以,路怒症的爆发其实折射的就是快速进入汽车社会后所面临的汽车文化跟不上汽车普及速度的矛盾。换个角度来看,在眼下的这个阶段,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持续发酵引发的全民关注其实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至少大家都知道了“路怒症”这个现象,或许以后在自己的行车过程中稍加克制也就能够平稳过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