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 于 15-5-8 12:18 编辑 " p9 Y; D5 n6 I, W9 a, \( j& d, l
3 o4 h( e4 @$ f- q- t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既能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又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备受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电动汽车起步不晚,发展似乎也不慢,但产业化之路却步履蹒跚。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政策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多元、产品技术过硬等多方面入手,从而真正激发电动汽车产业化活力。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然而,传统燃油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废气,并加剧了对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依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强调,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在能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电动汽车因其清洁、节能的显著优势,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都倍加重视的新兴产业。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资源消耗大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能源问题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具有节能和环保的优点,电动汽车很符合我国目前秉持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目前我国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扶持力度,不难预料,未来几年我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然而,尽管电动汽车产品出现已有很长时间,硬件技术的改进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电动汽车市场推广进展却很缓慢,而且推广普及中遇到了许多问题,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一是电动汽车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各参与方的利益之争,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首先,电网公司与汽车企业在充换电站的建设上存在争论。优先发展纯电动车,然后配套建设充电站;还是先把配套充电站建好,以吸引用户购买纯电动车。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使得目前充电站建设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导致纯电动车产业停步不前。其次,汽车企业与电网存在电池运营模式之争。电网公司主推“换电”模式,汽车企业更乐意推“充电”模式。电力企业和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很难取得共识,两者需要重新划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购买电动汽车成为可能,必须要在消费者居住地建立充电设施,充电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然而,自用充电桩安装严重受阻于小区物业。据统计,去年北京市个人消费者所建的充电桩虽然只有1600多个,却涉及1300多家物业公司,几乎每建一个私人充电桩都要和一家新的物业去谈,情况纷繁复杂。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 二是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几千辆电动汽车开展了示范运行,长安、奇瑞和比亚迪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也已上市销售,但与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初始规模相比,现在的生产规模仍然很小,造成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在不考虑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对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与传统汽车加油的时间相比,发达的充换电服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充换电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离电动汽车行业规模发展所要求的充电设施数量有着较大的差距。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充换电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电动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我国电动汽车现有商业模式有:融资租赁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与换电模式等。在当前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没有系统考虑各参与方行为及交互作用对产业链的影响,缺乏对适合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标准缺失及不统一问题。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迟迟难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整车标准、零部件标准、电池标准、充电设施标准等,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汽车研发企业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导致目前参与的企业基本上是自行其是,这非常不利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标准不统一还可能会造成消费者极大的困惑和不满,进而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道路。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 此外,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能力差、充电慢,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这一问题也亟待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对策 发展电动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 第一,协调好电动汽车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电动汽车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政策、土地、规划以及各种主体的利益分配。如何协调好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这需要电动汽车各参与方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基于优化博弈的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设计电动汽车运营商与传统加油站的竞争与合作机制。若各方在合作上存在问题,就需要政府的协调。只有电动汽车参与方之间的充分合作,才能推动电动汽车的快速、健康发展。例如,建议电网企业应该开放市场,加快车用充电电网开发,制定电价标准。在充电站运营方面,可考虑允许按照基础电价加服务费的形式收取费用,以保证充电站的正常运营,等等。 第二,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宣传,加强消费者的环保理念,让消费者更了解电动汽车。从基础设施、线路规划、政策体系保障、产品改善、人员培训、技术服务保障、用户推广及电动汽车社会宣传普及,形成一整套体系化工作模式,加大对电动汽车的宣传。电动汽车是一种新的消费文化,是与环保节能更相关的概念,汽车厂商、经销商都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消费文化,制造新的体验,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探索商业运营模式。试点城市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根据当地电力供应和土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和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服务站。由鼓励成立独立运营的充换电企业,建立分时段充电定价机制,逐步实现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场化、社会化。以充电桩为例,相关企业还可以在日常运营中,通过互联网将充电桩运行状况、车主预约、电动汽车充电、计价收费等相关功能连接起来,建设多层级平台,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通过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务,从而实现“消费者充电不收费”,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网络。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逐步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站列入城镇与道路交通建设总体规划,并同步实施,通过创造好的建站建桩市场机制和环境,将各方力量凝聚到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确保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同步规划和发展,使之达到像传统燃油汽车加油那样的方便程度,以真正解决电动汽车更换电池和充电的问题,为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和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还要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由于充电桩的建设成本较高,且现在的利用率很低。因此,企业在充电桩建设中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充电设施建设成本,节约用户充电时间,减少建站建桩土地占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总的来看,虽然电动汽车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整个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漫长趋于成熟的过程。针对我国在电动汽车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应对的策略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协调汽车企业、电网企业、汽车经销商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共同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 - R: V- \. T; W, N$ L-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