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谜苏导语】年前,就有消息放出,苹果要进军汽车行业,但过年繁忙无暇留意;年后一看傻了眼,就在国内忙着过年的时候,苹果市值就增长了700亿美元之多,苹果的股票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 ) K- N: Z1 [) {& U
# L5 P$ K7 A# w, @% }. N6 ]
进军汽车行业的消息被看好,估计不止因为手机市场上iPhone的出色战绩,其他科技产品也是一当发布,就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而如今苹果规模和实力都比推出iPhone时更强大,以如今的实力和规模,即使跨行去参与汽车市场的竞争,作为“搅局者”身份出现也是理所当然的。加上在进军汽车方面,苹果不止招募汽车设计工程师和汽车动力学工程师,更是被多家媒体曝出预计将成立1000人左右的汽车研发团队,并且该团队可以在苹果其他部门随意挖人。 2 |; ?0 T' ^, z% s, _5 _3 Q$ i5 N
$ y$ C% ~$ y# _% C
并且除了很久之前的就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技术的谷歌,还有一些经营电子的厂家也都想进入汽车市场分一杯羹,但在历经百年沉淀的汽车市场,苹果是否会重现当时iPhone在手机市场的那般辉煌? ) m+ Q7 q3 k% N/ y# p$ J. Y6 L
9 A2 y, W. Y) ~( k+ @7 C; I
对客户而言,即使大多数人将车子的主要用途作为交通工具,虽然越来越丰富的驾驶辅助,和越来越智能的人车交互系统虽然对苹果有利,但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也不是每个客户都会喜欢谷歌这样的自动驾驶项目;车子做成一台会自动驾驶的娱乐机器,就像智能手机出现时一样,能挑战传统手机,抢到传统手机的市场,iPhone虽然颠覆了智能手机的市场,但传统非智能手机依然还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这个空间也日渐被逐渐廉价的智能手机侵蚀,但并没有完全消失。 ( W3 A" ^! i2 Z% m! J
M6 D( J) f; y# q
7 [1 t7 o4 h; @* }9 I. f 但无论智能手机还是传统手机,通话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各类电子普及后,我们或许没有了很直观的驾驭感,但汽车的乘坐感仍旧是对于一台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苹果没有底盘调教方面的经验,所以选择打造高智能化,以乘坐感为主的车型,并辅以人机互动程序来供乘坐者消遣;毕竟底盘零件可以采购,但底盘调教方面就需要积累了。
6 y4 g; m; G6 `: p: v; f6 n8 e7 h6 Y0 t/ V4 D
但即使苹果绕开了自己的短处,也会发现汽车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如此简单。由于多方面的需求,汽车光是在使用能源方面就包括了很多种:除了传统的汽油车辆和柴油车辆,也有由于目前没有合理配套设施而不受待见的电动车,甚至丰田还销售以氢为能源的车辆。未来,更没人能知道还能以何种能源驱动车辆,苹果挑战的电动车虽然不需要内燃机方面的技术积累,但市场或许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 ~. t, e' ^& b" k1 @+ ~8 m4 O
0 h. `/ h+ }/ V. y9 y4 d$ L$ C
涉及到生产的部分,汽车的生产部件繁多,涉及品质控制部分使得汽车厂商选择使用自己设厂的方式来管理,而由于供应商产品出现的问题导致汽车召回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汽车作为一项工业的综合产物,苹果若涉足汽车,短期之内或许还要代工的方法,那么品质的控制就需要依赖于之前的生产线;并且生产技术依旧制约汽车成本,能做到和手机一般高性价比的情况暂时还不会实现。
8 v& g9 y' H% c$ j' r7 T2 K5 S
再者,汽车不可或缺的售后部分,售后的覆盖程度也间接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毕竟汽车不像手机零件更换方便,有维护条件的修理厂占地也比维修手机的网点要大得多;这些方面,短期之内还是传统车厂要占优势。
7 H! f* Q! H5 Q6 X+ [
0 H! D8 w _2 K' s( u 而撇去其他,单以市场需求来说,与其说汽车是生活的刚需,不如说交通是生活的刚需;作为交通载体,苹果若打算采用汽车不贡献利润,依靠卖车载APP来赚钱的方式。虽然不如人手一台的手机的电子通讯市场,在交通方面,由于公共交通系统以及道路交通系统的容量,做到人手一台车的情况还有一些限制,但对苹果谷歌这类新型企业,对汽车市场的细分抢占客户的苗头似乎已经出现了。有市场需求,就会有合理的产品出现,最终成功与否,就是看苹果的定位市场的消费者的购买情况了。
% S4 r9 R. i- V2 L9 Z2 p7 W
# a2 W/ `$ e/ Z" P# H) G6 D. p0 D2 D2 V* n8 n" B
有人以互联网作比喻,认为“互联网诞生之前,从未有人会预料到互联网对人类有如此大的影响。”在真正的智能化汽车诞生之前,不会有人预料到未来的汽车能对我们有多大影响,以及我们会有怎样的依赖。
$ b5 g6 T: `. Z5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