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日下午3时32分,一辆奔驰轿车在深圳宝安机场离港平台失控撞向护栏。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日中午12时发布了此事件最新的人员伤亡情况:截至3月2日上午8时,“120”急救网络在事故现场共接回伤员26名。其中,院前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现在院抢救治疗的重伤9人、轻伤9人,轻微伤经诊治自行出院4人。5人当场死亡,包括肇事司机在内的4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 i6 S, b) _- R
: {3 Z8 `1 K2 p# y8 E
" U: O# W) p$ _( X: G- a 经深圳警方初步调查,当天下午3点32分,肇事司机杨某晰(女,24岁,重庆人)驾驶一辆牌号为粤BA495Q的奔驰小轿车,行至机场高架桥离港平台转弯处失控。据当时与其同车的吴某鸿(杨的男友)反映,杨某晰驾驶车辆行至该转弯处时,因后方车辆连续鸣笛,造成她高度紧张,不慎失控撞向右侧护栏,并贴着护栏又行驶了一段距离,撞上路边人群。* O* h* N0 D: F: \9 f
! `6 R1 L; ?4 f7 ]
* `# g! _) O! o T! A$ B& p 记者在事故和医院现场采访了解到,事发地点虽然是行车高架,但却已成为“观景平台”,除了候机乘客打发时间外,甚至有一些人专门跑到这个位置观看飞机起降。参与现场救援工作的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战士告诉记者,事发地几乎每天都有行人聚集看飞机,“一般是两个时段人比较多,上午10点到11点和下午3点到5点。”% R% R d/ c+ \. l
9 y7 _8 D/ u9 m) F1 o6 @
: P! b( K7 ] M. `" I4 }
据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前在院救治的伤员共18名,分别在7家医院进行救治。其中,宝安中心医院4人(4人重伤),福永人民医院5人(2人重伤、3人轻伤),宝安区人民医院3人(1人重伤、2人轻伤),宝安区中医院2人(2人轻伤),恒生医院1人(1人轻伤),深圳市儿童医院1人(1人重伤),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人(1人重伤、1人轻伤)。4 b8 G$ y' h9 @; U4 `
. ? L2 @4 v n- x, _
$ m! E; Q7 m) y* \ 目前,深圳市已为每位住院伤员成立一对一的治疗小组及工作小组。各治疗小组由救治医院院长和市级医院专家牵头,每天对所有伤员特别是危重伤员巡查,提出会诊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S' Q+ W" e4 Q: p/ M+ h) d
+ M/ _9 E7 a) f. ~4 P1 e& G
/ c: }# I# V) J1 |* F+ r 经市、区专家会诊,病情较重又具有转院条件的伤员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宝安区中心医院2人转宝安区人民医院救治,2人转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人转深圳市儿童医院;宝安区中医院1人转宝安区人民医院。
* ~2 }0 s- E8 f5 ~3 ?9 N6 j+ }4 y" X9 z1 j0 {: P& b' O
# f4 Z2 ~8 H/ ~' _7 @) ~
新闻延伸
4 a8 q, [: E3 ~7 i, R: O; t8 [% N# P" t# b8 t4 [- P& ]
3 f7 O* K# [! u
高架车道变身“观景平台”8 m7 h+ n$ t9 f3 L: g! s2 v( V
, Q, w9 f. }" t) T
7 B& K/ E; _2 E& @6 K4 R% n, e8 w 1日下午3点半左右,一辆红褐色奔驰轿车在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离港平台突然失控撞向护栏。事发地点是一处车辆行驶通道,车撞护栏,本来应当只是一起普通的剐蹭事故,却因为护栏边聚集了大量看飞机的人群,而酿成了9死22伤的惨祸。1 K6 G6 N7 T+ l& u- z+ k" q
$ [" C$ m. c: [7 ^) x
& K( N* c# ?6 \: `2 c" {
司机莽撞、行人大意,固然是造成死伤惨剧的直接原因,但从伤者、目击者、现场救援人员多方反映的情况来看,机场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并没有对行人车辆作出及时有效的警示,致使大量行人在车辆专用通道聚集,或许才是惨剧的“祸根”。
0 ?7 m" ?% z0 M0 y- O- [8 B! r' O" L# @% m K! l% L
; ?" z8 x; ^3 n, f 后方车辆鸣笛致司机高度紧张- C/ `, h9 ^; _ d9 W
4 R" k9 }" z s
% B) I4 k1 p9 y; V n 从官方通报和目击者的描述中还原事故现场,这场车祸相当惨烈。深圳机场离港平台是一处行车高架,根据深圳市公安、消防、网信办等部门对事故的通报,肇事车辆把5人直接从平台上撞得翻过护栏、摔到了桥下。
( K/ Z6 V1 u" r! r6 ?, Z2 x0 x
8 S! I0 ?7 a2 h% A/ e" \8 V 而有数名伤者向记者回忆事发现场时提到,“人被撞得飞了起来”、“车上、地上都是受伤的人”。记者在福永医院见到了肋骨骨折的伤者刘权,陪护的亲属告诉记者,刘权一家六口在事故中被撞,其中5人被送到了这所医院,他的弟弟双腿骨折、母亲被推进手术室3个多小时仍未出来,而最让人揪心的是,刘权8岁的儿子被撞飞到了桥下。" Z( \+ h! M$ ?
# V8 l' C/ O( |0 ^7 O( C' V& z- T1 K8 f! N
警方的初步调查显示,酿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仅是一名不甚熟练的司机的紧张情绪。根据深圳公安通报,肇事司机杨某晰今年24岁,事故后已被警方控制,正在医院抢救。据同车人、杨的男友吴某鸿反映,杨某晰驾驶车辆行至离港平台转弯处时,“因后方车辆连续鸣笛,造成她高度紧张,不慎失控撞向右侧护栏,并贴着护栏又行驶了一段距离,撞上路边人群”。而交警查明,肇事车辆牌号为粤BA495Q,初次登记在2012年7月16日,没有交通违法记录。! g; S. ]) P( v c( h
! S/ S R- I3 ` o% i8 z6 k0 H2 `
一些人专门来此看飞机
2 X: w* H3 ?/ Y' z; n. t8 v0 a5 j, n
8 z& a# N9 R7 {4 l" ~8 O L) m 如果这条行车道的护栏边没有行人驻足,豪车剐蹭混凝土护栏,大抵会是一场“破财挡灾”的普通事故,在这段单向六车道的路段甚至可能不会造成很长时间的拥堵。但由于这处平台地势高、视野开阔,距离停机坪又只有咫尺之遥,T3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行车高架竟然变身为“观景平台”,为惨祸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M1 [& d! u% G7 |0 W+ v& C. e
: Q) D, Q) b: o: n
t: v0 h5 F0 H2 q
事发当日是星期天,刘权一家就是专门去机场看飞机、而不是去坐飞机的。他早就听别人说离港平台看飞机起落景观好、看得清楚,特地带上母亲和孩子去度周末,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让一大家子受皮肉之痛、惊吓之苦。
2 r5 i8 r, ]( B6 q3 D! R2 v. _/ f! @, z( |8 n1 _4 ^1 N( o; z
, W3 H/ l2 G5 o9 }% U 在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从陕西来深圳探亲的伤者宁雪风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况,“我当时就在那个桥上看飞机起落,看了没两分钟就被撞了,那个车是撞到我前面的人,那个人又撞到我。”宁雪风的丈夫、在深圳务工的王健云告诉记者,事故中很多护栏边的人“被撞得飞起来”,他和妻子因为站在事发现场远端靠近航站楼的位置,因此都是被别人撞到而受伤,也侥幸逃脱了生命危险。
) E$ w! N( |8 F& b: D, Z4 C2 ?1 M/ m* A3 k$ ]
4 A- Y7 W: U; X7 W# L, M/ o! i 比他们更幸运一些的是31岁的旅客黄江涛。他当天计划和女友一起乘坐晚上8时许的飞机返回四川,因为到达机场的时间较早,便到离港平台“看看飞机,拍一点视频和照片留念”。大约3点半的时候,黄江涛接到侄子打来的一个电话,边聊边走又进入了航站楼,就是这个电话让他逃过一劫。7 y, @% n+ N8 q. J9 v, _. a$ z
/ Z. ~8 G0 x/ C" K& W" z/ e9 }% ^; ?
“现在想想真的很后怕,我真的是太幸运了。”黄江涛对记者说,“我一进去(航站楼)事故就发生了,等我出来的时候,已经看到现场被工作人员和警方围起来了。”( F8 z6 {: e( t
3 z& h5 p# P# S& m& j0 |0 _8 L9 a4 a, m* g
参与现场救援工作的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战士告诉记者,事发地几乎每天都有行人聚集看飞机,“一般是两个时段人比较多,上午10点到11点和下午3点到5点”。一名边防战士说,“我刚来巡逻的时候,看到这里每天这么多人,还以为是个公交车站。”- B* u, g; _% C, U
7 ^8 e* |- P$ {5 Q
* t( T3 q( V T- _1 N$ X 机场方面提醒驱离收效甚微9 D4 ?5 ]6 o" d; s$ E: t" i
, n$ Y% X! p& B: K! P
/ I3 P/ Q$ v/ _1 y
深圳机场在事发后表示:“航站楼启用后,机场每天安排巡逻人员,对在离港高架上看飞机的人员进行提醒和驱离。机场方面将对离港高架桥加建围栏和提醒标识,同时继续加强巡逻和驱离。”但事实证明,机场管理方的“提醒”和“驱离”收效甚微。2 C% a' w# H, a c1 L6 u) K
+ _0 Y ]6 B: b+ [
1 [1 |% y7 P3 E' z; v" p 多名伤者和目击者向记者表示,在机场离港平台看飞机,没有人提醒过安全问题。黄江涛说,当时和他一起在离港平台看飞机的大约有20多人,而现场没有任何标识提示不许行人停留,在他看飞机起落、拍照、拍视频期间,也没有任何机场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劝阻,或提醒他们存在的安全风险。记者实地走访时也认真观察了周边环境,在事发地周边没有任何警示的标识。5 o7 P! m; a3 b$ G, e* Z r M$ S; h
9 `, _% P, ~/ }+ p
/ y# U* O9 }! ?7 {8 i
对于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而言,民用机场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对于如此明显的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为何竟然视而不见?离港平台变身“观景平台”,不少偶尔到访机场的旅客甚至周边居民一清二楚,为何管理方却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 r1 w C' T
: Y' a$ i0 o5 |3 q& {3 K4 C" s# ^ ]) m; b1 M0 h
行人因对安全隐患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而一再在危险处观景,甚至酿成多人死伤的惨祸,有关部门管理粗放是否难辞其咎?/ z+ H0 p; X3 \% C2 J; `: r2 p: p6 w! v
6 B$ f9 G# A3 ^( q/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