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 于 2015-2-14 20:21 编辑
$ R( z- \# X; t" j9 X8 l) @3 e6 y* d- z
5 [$ R( k7 a5 u; B
发改委2014年开出了18亿反垄断罚单,涉及汽车、水泥、眼镜、保险业等多个领域。2月13日,发改委公布了2014年反垄断结果,先后查处了汽车及零部件、保险、水泥、眼镜等一系列价格垄断案件,共处罚款约18亿元。
, ]* v; h8 }6 p+ V5 H: ]/ b, s0 j
根据发改委公布,去年18亿的反垄断罚单包括了汽车垄断案3件,共处罚款超15亿元;保险业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1亿元;水泥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14亿元;眼镜垄断案1件,共处罚款1957万元。
+ K, i" f( E' H$ ^' D
2014年8月20日发改委宣布,对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的12家日本企业罚款约12.4亿元,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罚款额最大的一起汽车反垄断案。
( ^; M7 K& I) b/ g, a; @% B: u4 b8 P
为何反垄断罚单集中在汽车企业?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曾公开表示,发改委调查处理的绝大部分案件都来自于举报。如果在一个时期,某个领域和行业,尤其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和行业,投诉举报比较密集,就有可能成为调查的重点。 9 X* n' Z" k' t" Q
这三起汽车垄断案涉事车企以日本企业居多。据了解,日韩作为新兴汽车强国,对于本国零部件的保护已成为传统,日系企业在精密零部件领域拥有技术领先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由2到3家企业掌控,因此形成价格协议较为容易。
8 x B$ q1 H& Q# \/ C9 l' }
汽车行业反垄断带来部分车企降价。在去年的汽车反垄断风波中,捷豹路虎中国表示对旗下三款车型的厂商指导价平均下调人民币20万元,随后奥迪、奔驰、克莱斯勒也纷纷下调零配件价格和进口车售价。对于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各家车企均表示是为了配合发改委正在进行的反垄断调查。 1 N& J5 U# g8 R6 O0 \$ N: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