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参撞车型,悉数得到五星的安全评价。这是最近C-NCAP官方公布的2014年第四批测试结果。根据官方规定,只要得分≥52 且<60 分就可获五星评价,如果达到60分及以上,则是超五星。14款车型中,最低52.2分,最高59分,可以说是2014年结束前一次皆大欢喜的结果。
这个安全英雄榜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冠军:长安CS75。它的得分力压丰田、雪佛兰等外资品牌,也创下今年分数新高――这一记录之前由另一款自主品牌SUV奔腾X80保持。要知道CS75如果再多一分,那它就是超五星安全了。长安汽车是该高兴呢?还是开心呢?
其次,参碰的5款自主品牌车型平均得分55.72分,高于9款外资品牌车型的55.27分。从这一数据来看,自主品牌不但达到了合资、外资品牌的安全水平,甚至有一定超越。那么问题来了,自主品牌在实际的安全性上,真是达到或超越合资了吗?
另外,在14款参测车型中,有4款是抽检车型,占29%。那么自愿申请和抽检车型有什么区别?自愿申请是厂家把内定好的车型直接送到C-NCAP吗?抽检的费用是由谁来出呢?
问题很多,我们先一句话点评一下各车型,再为各位车聚粉丝一一解惑。我们可是专门采访了业内的权威人士哦!
纳智捷优6

其实,小编一直在困惑这个品牌算不算自主,后来主编一句话定了调:台湾也是中国一部分嘛。嗯,号称台湾比亚迪的纳智捷向来以电子优势著称,优6以仅过线0.2分的垫底成绩跻身五星,可谓有惊无险。
东风标致2008

虽然号称“玩.全不同”,但也没只顾着玩儿。五星的结果也算对得住代言人德约科维奇吧?
丰田卡罗拉

丰田车拿五星,没有人感到意外吧?如果不是长安CS75这匹黑马,人家可就是众望所归的冠军呢。
MINI COOPER

这是抽检车型,而且是进口车。看来C-NCAP的专项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
雪佛兰创酷

和表哥昂克拉同出自Gamma II平台,而后者是2012年第四批碰撞冠军。So,创酷五星很正常。
一汽奔腾B70

遥想当年,B70甫一问世即主打安全牌、静压测试、真人翻滚令人记忆犹新。小编也是从当时开始对自主品牌的安全性刮目相看。之前它大哥X80也拿了曾经的史上最高,看来奔腾是一汽集团下少有的争气品牌。
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

这是马自达在中国走量的主力军,拉风的外观、创驰蓝天发动机、再加上现在五星安全,马自达离进入主流阵营似乎只差一步之遥了。
广汽丰田致炫

唯一一款小型车,原型车Yaris在Euro NCAP中已是五星,中国五星自然不在话下。
斯柯达明锐

曾经在飞机上看到过它的广告,说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可承压10吨,并放了一只犀牛来佐证安全性。后来一想,不就是钢板的抗屈服强度为1000兆帕吗?这个成绩是不错,但菲翔的据说是1400兆帕,而沃尔沃的是1800兆帕。
东风风神A30

孟非代言,怎能忽视安全?这个主持人确实给人一种踏实、睿智的感觉。
北汽绅宝D60

嗯,有谁怀疑萨博的安全性呢?如果北汽当时全面收购萨博,说不定现在可以像吉沃一样风生水起,至少外观不用这么让人揪心。那么,徐和谊总说不定也真的可以被列入伟大人物之列。
长安CS75

小编去年夏天到过长安采访,当时被拉入一个蒙面车型库,对方一高管揭开布的一角神秘而期待的问:这车怎么样?当时只感觉外观神似路虎,没想到安全上也是一只虎。另外,它的夺冠也是基于抽检而来,更让人对自主的进步感到安心。
北京现代ix25

外星人的座驾能不安全?
广汽菲亚特致悦

两年前采访郑显聪时,对方即透露,菲翔(致悦的三厢大哥)曾经在欧洲NCAP送检中获得过五星。因为并未在欧洲销售,所以未列入官网,也就未在国内公开宣传。所以,对于致悦的五星丝毫不惊讶。又想到,同样在欧洲销量为谜的观致,最近在宣传中也打出了一行小字:参与2013年欧洲新车安全测试的车型是“观致3欧洲车型”。嗯,还是严谨一些好啊。
好了,现在来统一回答一下关于C-NCAP的一些常见疑惑。以下回答来自一位熟知C-NCAP的流程与“内幕”的业内权威专家。应对方要求,隐去了单位与姓名。
▎Q: 自愿申请检测、市场抽检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厂家把车直接送到C-NCAP吗?
A: 首先,C-NCAP默认的是抽检方式。它在每年年末会做出下一年度的抽检计划,并在次年年中进行两次增补,以保证能涵盖一些热门主流车型、有代表性的车型。这种情况下,所涉及的车辆购买费用、碰撞测试费用都由C-NCAP的专项基金来负担。
但因为条件所限,抽检不可能涉及所有厂家的车型。而一些想参加碰撞的厂家则可申请自愿送检。当然C-NCAP也有一套相应的审核、批复流程。一旦申请通过,厂家需缴纳购车及测试的费用,并提供鞭打试验所需的座椅。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抽检还是送检,按规定要求,都不允许厂家直接送车上门。而是由C-NCAP依据随机抽样原则,在不告诉厂家的情况下,自行以顾客身份到4S店去购买约定车型。而且车辆购买的过程允许媒体参与。(听到这儿,小编好想去试一把啊)
▎Q: 自主品牌真的达到或超过合资车的安全水准了吗?
A: 把汽车做安全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只要把安全体系建立起来、引起公司足够重视、做好市场定位、保证预算到位,基本上都可以实现相应的星级。事实上,在一个产品的开发初期,企业都会做一定数据输入,比如C-NCAP安全测试达到多少分、油耗不能超过多少、动力性能是什么指标等等。之后的研发、试验、生产都依此执行,一般都会达到要求。如果达不到,那相当于产品设计是失败的,研发团队也算没有完成任务。
所以,在中国市场C-NCAP相当于一个尺度,按这个标准去设计,已经是一种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所以理论上说自主品牌的重要车型一般都会达到C-NCAP五星标准。
至于在实践当中,自主品牌能否像测试成绩一样达到或超过合资品牌?只能说测试时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产品一致性、产品品质控制、同一车型的配置差别等,所以C-NCAP是一个安全性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实践差异。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问题。
▎Q: C-NCAP会不会跟世界上其它的类似组织进行横向沟通?
A: 目前,世界上有10个NCAP机构,还成立一个Global NCAP,类似联合国一样的机构。它不做具体评测,主要做各个NCAP之间的信息汇总与沟通,并试图建立一个全球标准。但每个国家的实践不太一样,所以这种规则统一比较难。比如C-NCAP主要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我们从06年开始出第一版评价管理规则,到现在执行的2012标准已是第三版,马上就要出2015年的新规划。可以说,我们的标准在逐年提高,评测规则也越来越难。
另外,我们在评价方面也有一些独特地方,比如一些后排的考核等。当然世界各地的主要趋势还是一致的,比如越来越重视主动安全的评价。
至于世界各地NCAP间的横向沟通,其实还是非常多的。就在今年十月份,在天津汽研中心召开了一个全球NCAP大会,全世界的同类机构全部参加。这也说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视,毕竟四分之一的新车在中国销售,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C-NCAP的影响力也随之上涨。(转载请注明来源为车聚网及作者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