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政府必须明白的是,拥堵不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民众出行才是政府治理交通的关键。如果不是这个初心,那么一切以解决拥堵为说辞的措施,都是耍流氓。3 ~# J. i! g% L; ] L0 F
就在北京市人民第一天“享受”平均50%增幅的公共交通票价时,改革开放的先驱深圳,突然一声惊雷——从今日18时起实施限购。一时之间,微信微博全是限购的各种讨论。 三天后的元旦,注定不会个轻松的节假日。深圳限牌之后,国内限牌的城市已经达到了八个。而更多其他还没有限牌的一二线城市用户,恐怕也已经不会再等,在元旦这个即将到来的小长假里,带着家人,前往4S店刷辆新车回家。经济状况好些的,再买辆新车屯个车牌。 有纸媒打来电话问我,对深圳限牌怎么看。我说,“吐槽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限牌也算是交通治理的一个措施吧。” 不过,看了别人深圳限购的通知文件,我还是要先吐槽吐槽——吐槽的不是政策,而是政府所列出的限牌理由。 第一,据测算,目前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深圳PM2.5本地排放源的41%。 这个41%的数据对不对我不清楚,这和深圳的工业状况有关,我也不知道深圳政府是如何测算的。但我知道的是,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源头,是柴油车。汽油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HC和NOx。真要限制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限制乘用车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而是应该加强对城市内黄标车,尤其是黄标乘用车进行治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城市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据统计,目前我市停车位总计104万个,相比314万辆的机动车总量,缺口达到三分之二。 这个理由更加奇怪,似乎所有的机动车,都必须要配备一个停车位。如果你说深更半夜所有车子都要有成为停下,所以必须要一辆车一个车位的话,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就应该每辆车准备两个停车位——单位一个,家里一个。白天停单位,晚上停家里。 第三,2013年,新增约37万辆新车,2014年,新增约为55万辆,增速达到20.9%。 这笔账我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从37万辆增加到55万辆,以37万为基础,增长是48.6%;即使弄错了以55万为基数,增长也应该是32.7%。 从政策中为限牌罗列的这些毫不严谨、经不住推敲的理由来看,深圳市政府的限购措施出台得颇为草率。然而,政策虽然草率,但深圳市警力的效率却是不得不佩服。说好六点开始限购,警察到点就到了4S店封店。搞得4S店想提高价格发最后一笔财的机会都没有。你看看这经销商急的,连拍牌的拍字,打成了排字,都没有时间改了。 吐完槽,说说我对限购的看法。 我相信,很多人对于深圳的限购,都持以批评的态度。不能说批评无理,但平心而论,站在政府的角度,当前要解决交通拥堵压力,最直接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二是降低机动车增长速度,避免机动车过快增长。 然而,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无论是增加轨道交通还是增加公交车运力,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解决。如果机动车增长过快,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的提高还赶不上拥堵增长的速度,那么深圳的交通压力指数只会继续增长而不会下降。 因此,虽然不情愿,虽然深圳市给出的理由漏洞百出,但是我还是对机动车的限牌,持有暂时性的支持态度(必须是暂时性的)。如此同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深圳实施限牌政策的前面几条,增加轨道交通建设,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措施,能够定期的向深圳民众公布进展。如此,虽然当前民众颇有微词,但时间久了,也会理解政府今天的做法。 还有一点,如果政府在态度上能够更加端正一些,我想民众的反对情绪也会更轻一些。 众所周知,中国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增速长期较高,民众购车能力持续增强,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初的汽车消费促销政策打乱了节奏。 前者原因,是政府在城市规划上没有考虑周全,公共交通的建设速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速度。而后者原因,更是政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市场的胡乱行政干预。无论哪个原因,政府都有责任。所以,在实施限牌的同时,如果政府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民众的反对情绪必然会减轻不少。 总而言之,从其他几个已经限牌的城市来看,限牌确实能够减轻交通拥堵增加的压力,但是并不能解决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这毕竟不是终极措施。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政府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交通措施,才能真正解决拥堵问题。政府必须明白的是,拥堵不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民众出行才是政府治理交通的关键。如果不是这个初心,那么一切以解决拥堵为说辞的措施,都是耍流氓。 & G. Y x! I4 g! q)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