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5 14: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向全社会公开了收费公路的里程规模、建设投资、债务余额、以及收支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3652亿元,总支出为4313亿元。“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总体亏损661亿元”的细节,尤为引人注目。
8 E: B, ~/ z$ h) S6 l2 L4 K 这是交通运输部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布全国收费公路的收支。《统计公报》中有几处关键信息:“去年全国收费公路亏损661亿元”,说明目前公路收费是“收钱还亏”;“每收10元通行费,8.62元用于还债”,显示当前我国公路背债严峻;“收费公路建设七成投资靠银行贷款等”,这也明确了收费公路建设的“债权人”。以此视角来看,此次《统计公报》也算是一次“全景式解剖”。
^. M. d6 Q3 X/ Y, L1 @ 交通运输部为何在这个时候向社会公开收费公路的有关信息?12月初,新华社曾发文“追问高速收费:一年逾4000亿元去哪了?”;另一方面,“山东省2014年底到期的15条(段)高速公路将继续收费”等新闻的曝光,更是激起公众对公路收费的强烈关注。交通运输部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布《统计公报》,既有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考量,也有对媒体和公众进行释疑的考虑。不过,此番信息公开,似乎也是“叫座不叫好”。
) D% m0 p4 Z4 T' B# D, I7 L4 g 原因何在?主要是所公布信息与公众心理预期仍有不小差距。既然是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就不应该仅局限于“摊大饼”。除了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信息如何,未曾得知。《统计公报》只对收费公路的规模、投资、债务、收支情况等做了账面公布,却未有“焦点疑点回应”,这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统计公报》的“配置参数”。比如,此前审计署对18个省份的高速收费的专项审计中归纳的“大量资金被闲置和挪用,并未用于还贷”、“高额福利、人浮于事、超编严重”、“领导干部违规插手谋取巨额利益”等问题,《统计公报》中只字未提。8 t" @+ K% j. A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在依法治国理念渐入人心的当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效力受到质疑,加快收费公路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一些地方的公路收费早已走出了“还贷”、“养护”等范畴,正逐渐沦为地方政府自我创收的金盆钵。在GDP和政绩的双轮驱动下,在缺少严苛制度规范和约束的权力运行轨道里,一旦领导意志和权力之手“任性”,“想修路就修路,想收费就收费”就可以轻而易举绕过《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 C- ]. o( z: h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国家公路网规划建设,新增一些收费公路在所难免。但与此同时,那些超期服役的高速公路,收费该叫停必须叫停。亏损不是违规收费的理由,何况,所谓的亏损661亿,这也只是一个“平均值”而已,很多超期服役的高速公路,早已收回了成本,却还在不停地收费,堕落为公众眼里的“提款机”。如果这些高速收费乱象不根除,“亏损”非但不能赢得公众的同情,反而会引发公众更多的质疑和追问。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在高速公路收费的舆论场里,一张“大数据”式的笼统的“哭穷”账单,远远不能博得公众的理解和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