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已“鸣金收兵”大半年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重燃战火。12月12日,滴滴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竞相打出补贴牌,大有今年2月18日轮番提高补贴额的“车轮战”架势。( d# V* }) E! @
: k# ^0 N4 U5 ]3 Y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补贴大战终究不会持续太久,在“后补贴时代”,打车软件最需要的还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最终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 `: J0 E- W4 p3 b0 l
2 o0 _) Q; p! ~8 P
你送红包,我免起步价
" S6 @; K3 F# j6 ]( s* `; Y& `( ] q1 k2 b; N. }& B% ]
——“双12”一天仅石家庄滴滴打车使用量就达23万人次( s2 Y5 ], D' H! r+ N
7 i- [. q- X G “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的活动从12日凌晨2点开始,直至当天24时结束,每个乘客有两次立减起步费的机会。”12月12日,快的打车宣布,如果乘客的打车金额超过起步价,在使用支付宝结算最终车款时,系统会自动扣除起步价,乘客实际支付差价部分。 n6 M) \0 [6 v3 C+ X
" S+ q7 e. }) [ 像往常的针锋相对一样,腾讯阵营的滴滴打车也在当天发起“阻击”。滴滴打车石家庄区域经理王忠利告诉记者,12月12日使用滴滴打车叫单,若没有司机接单,并且等待时间超过1分钟,滴滴送出8元的出租车券,可用于下次打车直接抵扣,每名用户一天有一次机会。如果成功上车并使用微信付款的,则可以获得额度1元至几元不等的分享红包。此外,还针对新用户随机派送10元的出租车券。
" I7 W, a, S% J6 C2 D- W
& d O+ y' E$ p) F 为了防止顾客叫不到车,两大打车软件在“双12”当天都对司机提高了补贴力度。滴滴对抢单司机给出了3到15元的补贴,快的也对司机给出了抢3单补贴8元的支持。 ~, ~) X {( C+ E
) l+ l, m9 k- E- g! t
省会市民马先生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不到3公里,12月12日他特意使用滴滴打车呼叫出租车上班,下班则使用快的打车。他说:“几乎相当于免费上下班,两大软件公司争斗让老百姓获得了实惠。”' D) R# c" U: B M9 S% P: p3 c A. P
4 r( H1 s% b3 C8 U 王忠利告诉记者,“双12”一天仅石家庄滴滴打车的使用量就达到了23万人次,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呼叫成功率接近90%。7 m$ a' w: K, q0 m0 O. T
: E- }6 d5 X o1 R* b) s! t 而快的打车也宣称,“双12”当天,快的打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量超过1000万人次,总的补贴金额达到了1.86亿元。4 y0 U' ~% ?1 _2 v# ]
7 m5 y$ ], @( F9 F/ f3 Y# k# t
竞争背后,涌动新一轮投融资浪潮
0 o9 M9 l8 X3 f2 d! i; w0 i" u4 b& W: Z( \
——两强争霸将很可能演变成“三国杀”
) [' ~4 ~5 Q* x0 `( W( ~ D" @6 c2 a1 ^1 @% F
近期,在两大打车软件公司补贴竞争的背后,则是用车服务公司新一轮投融资浪潮的兴起,这为补贴大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4 p* t: f9 U+ v* r" v+ |8 T
! Q7 D7 g" I; k& _! s6 _ 12月9日,滴滴打车宣布获得淡马锡、腾讯、DST三家投资公司7亿美元的投资,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这距离滴滴打车上一轮融资还不到一年时间,2014年的1月滴滴打车宣布获得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等投资者总计约1亿美元的投资。据悉,快的打车新一轮的融资也已经在进展当中。2 P, P( F* j s" e0 Q7 E" G1 J( [) Q
% C, p1 Z9 P4 f. R7 {
业内人士分析,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两大软件公司资金消耗主要在品牌推广、APP装机、补贴用户和补贴司机上。5 x2 I! e1 j5 a' X v+ r
0 b0 G5 }0 T$ ~9 q( b 就在两大公司激战正酣的同时,市场又传出一个消息:百度公司即将战略投资布局全球业务的打车软件Uber(优步)。! X) W* s6 B( F: ]
+ J9 N' o3 M) H7 q# j S
业内分析,对于百度来说,其正在大力布局移动支付和O2O市场,但其推广支付软件——百度钱包最大的软肋是缺乏支付环境,一旦百度战略投资Uber,并将百度钱包接入进去,其支付场景将极大丰富。
# [- R* v6 v4 L
+ S& ^+ B& L& y 如此看来,打车软件这个非常激烈的战场,很可能将变成三巨头之间的“三国杀”。& s) K' b4 u7 ?) h* A! G
& W( d8 P- k7 u- [0 y 忠诚度较低,盈利模式缺乏
l: B6 z5 a0 t) _5 `9 n* x- _ d
+ s6 e" d% e; C N4 _ ——打车软件最需要的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 k+ A5 f9 j ]
" Q* k6 I5 d( R 补贴大战如火如荼,但并不能掩盖用户对打车软件忠诚度较低的尴尬。数据显示,在年初快的、滴滴打车的补贴大战之后,两大用车软件公司的用户使用曾不同程度地滑落。另外,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目前仍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8 x$ R/ I( t; c
3 U4 _7 ]( k7 x3 g; z 但许多投资者、创业者仍然认为,打车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O2O最好的呈现形式之一,因为它满足了位置服务、用户需求、在线支付的多重要素。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打车市场也已到了资本密集进入的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深度创新和竞争的时期。打车仅是最基本的服务,用户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和多样,服务的差异化、多元化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 r7 `7 ]; ]# e+ m# Z, J$ }/ C7 ?2 z
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滴滴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多端出行平台,其中涵盖出租车业务、专车业务、同城物流、移动零售、智能公交等多种服务。; d1 R( a5 I8 m# a0 W( r* o, G
$ n1 t( o/ V2 E- v2 b. m “在打车软件进入‘后补贴时代’后,滴滴发展的重心也逐渐在向服务转型,不断开发各种新的便捷服务功能以提高用户体验。”王忠利告诉记者,拼补贴只是一时,能成功让用户随时打到车才是王道。! @) E8 J# b5 U( H
/ Q5 B1 g" k% |2 v. E) N 同时,多家互联网企业也瞄准了专车业务,百度与易到用车合作推出“百度专车”;快的推出“一号专车”;Uber去年进入中国后选择避开出租车“烧钱混战”,专注于刚起步的“专车服务”领域。+ P) ^+ N9 P# B9 N" B6 G f# j
5 V+ P4 e* j! F9 m8 a8 O0 @
业内分析,两大打车巨头的鏖战仍将继续,在打车软件进入“后补贴时代”,要想赢得忠实的消费者,让用户愿意花钱买账,无论是直接减现还是叫不到车返钱,最需要的还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最终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
; ?: i! a3 A" M7 ?2 R
. E/ N' O0 w0 }( s+ y e$ g4 N9 Q ■链接) e6 D# s) J0 L
, z( v4 Q$ C5 Q. G( @* Q" _8 \% c
大数据支撑起打的“调度室”% g3 ]( I& D8 j) }
2 r/ A6 f! d6 L 近期,滴滴打车在司机抢单方面创造了“滴米”系统,在司机中普遍受到欢迎。“滴米”功能相当于城市打的出行的“调度室”,以科学的大数据计算,通过系统处理而选择最合适的司机,可以大大提高用户打车成功率。
( j0 l3 K' A& k+ D+ G. e( E, S" `( i3 d9 o" O
据悉,滴滴打车为此招募了大量算法专家,组建了一支超过800人的技术团队,并与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如何才能持续优化出租车的调度,确保用户订单信息推送准确、路线规划精确。同时,滴滴打车还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捎话、愿等、载客模式等功能以保证运力。9 _8 C4 |+ k2 F0 {) R4 N8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