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6696|回复: 12

      华裔科学家张首晟谈投资秘诀:简单但普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11月3日,美国富兰克林奖委员会决定将2015年度富兰克林物理奖授予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张首晟,以奖励他在拓扑绝缘体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另外两位科学家Kane和Mele和张首晟教授一起分享本年度富兰克林物理奖。张首晟也成为继杨振宁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科学家。

      不仅在学术业成绩卓然,张首晟在创新创业和风险投资,以及中美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美国硅谷最大的华人创业社团华源协会的共同创办人和轮值主席。 阿里巴巴的马云就是在华源的平台上与雅虎的创始人Jerry Yang结交的,被传为一段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丹华资本创始董事长, 联想控股集团首席科学家、美国中经合集团(WI Harper)的资深顾问,并在斯坦福大学任创业导师。

      0 g+ ]4 S) h" c# b2 O: T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耀眼”都不足以形容这份人生简历:
      & o- y7 M2 z2 u$ C2 b8 o7 X' Q/ k. H# i7 L; k1 ~- Z
      15岁跳过高中,通过自学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考入复旦;
      / L& v! c. y' G; Y8 D' K  C( F3 P
      17岁被选中到德国公派留学,攻读硕士学位;+ L3 C# [; e+ b1 f- y
      8 N9 m+ ?. S- S/ ~" ~4 w# C) f( O# B
      20岁硕士毕业,同年赴美师从杨振宁攻读博士学位;
      / [  ]* A9 y6 d: T6 E" S  a
      1 o* g9 z4 x  u  k24岁,获物理博士学位;
      & `- |- H- f" o( H1 o1 x% J7 n8 x- ~! X5 i. E
      32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2 `" Y8 l" P9 A# Q! U6 S8 q# h8 h

      2 N. Q" n. a6 i51岁,在囊括了多项物理学界国际大奖后,荣获美国2015年度富兰克林奖章。) P' @6 `( p& y: |: q% }
      0 Q+ i& Z2 _, Z2 H  Y
      “富兰克林奖章对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非常高的荣誉。”张首晟教授对凤凰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富兰克林是是我的榜样,正是儿时阅读了他放飞风筝研究闪电的故事吸引我进入科学的殿堂。同时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霍金还有恩师杨振宁等几乎所有我的偶像也获得过富兰克林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人生:兴趣提供动力 眼光决定高度
      2 [4 l  S* d) A3 @1 i. m, M3 c" ]% `! m7 C  a3 f7 m! g, D/ [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回顾似乎早已知天命的人生轨迹,张首晟缓缓道出简单两个解密单词“兴趣和眼光” 。* P- k& a7 V: W+ |

      * i$ H) k" x5 @( w9 E“可能这都算不上秘诀,因为大家都知道。”张首晟微微一笑,“但这确实是实话,特别在现代社会信息过剩(overflow),这就需要个人能过超过噪声,发出自己独特的信息。这就需要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兴趣驱动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 H7 y5 ]& ], r  H& y8 l+ F; M( h8 h; y. S
      正是由于从小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幼年内向的张首晟从学校回来便一头扎在家里的阁楼上,阅读各种课外书籍。“我当时对读书的渴求完全来自于内心的驱动。可能对我而言,真正的启蒙教育是那时的艺术和哲学。”张首晟回忆道。
      8 T; M( {* T. [3 B( N8 b3 H4 u& X' ^9 N: G4 m5 A1 H
      事实上,在文革那段读书无用的年代,喜欢读书的孩子反而容易被轻视,然而正是这段阁楼岁月的丰富知识积累为张首晟后来直接越过高中进入大学,乃至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U' m5 Z& b3 q0 R  W( Y$ K+ s' C" @
      1978年,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刚初中毕业的张首晟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学第二年,表现优秀的张首晟便被选派赴德留学。
      * s( a2 a) c1 M9 m$ |; ?0 }
      0 o4 W* a4 s. U# m* N. U! `* C“我在德国读书的时候,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余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同时还去了很多地方旅行。”正是一次旅行的见闻,解决了张首晟人生中似乎是仅有的人生迷惘。# g0 d! W6 y* c2 e8 U: h

      % B& F9 s1 p; J“那时候大家都在谈论毕业以后的出路,理论物理并不好就业,所以很多同学都转到工科或者经济相关方面,我也因此对未来感到很迷惘。”当时年仅18岁的他在游览德国哥廷根时,来到一片科学家的墓地,发现这些墓碑与普通人的几乎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上面留有这名科学家生前提出的公式或者定理。
      ! L( z2 y  ~: Y' u1 P/ ]! n2 i  j+ d% i% C4 R/ B7 O% X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传承自己的信息,一是传代,留下遗传基因的信息, 二是通过对文明的贡献。那些科学家墓碑上的公式定理正记载了他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于是,那之后张首晟便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 w/ I2 m+ t5 W5 W, D" E7 e) t5 u
      对于人生而言,兴趣提供了动力,眼光则决定了高度。
      * P, g! }5 s6 m& m+ f* [2 u1 V+ \+ i3 {
      “跨过高中直接参加高考,这是我人生中面临的一次最严峻的选择。”张首晟向凤凰财经记者坦言。
      0 y" m5 {/ K3 T' o; U. K% a' ^$ N% `1 L  F
      当年上海允许初中毕业生直接参加高考,每个区仅限10个名额,不仅要先参加预赛,而且一旦落榜,连高中的大门都将无缘。在与一些高中生交流后,张首晟思考再三, 觉得当时的环境下,高中生也不比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于是在家人支持下,抱着一定的信心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最后如愿以偿。2 _" w' g- u; H/ h  k2 D" B7 {
      * S, M& n. W0 e
      “人生的成就总是跟你一些十字路口上的选择有关。” 张首晟说,“那时我的初中学校很差,如果按部就班再读普通高中,也许结果就和今天不一样了。”
        v, B5 ~8 r0 P8 c- N3 t& F+ D' U1 }3 m( d" }1 }5 n# f
      眼光作用的不仅体现在张首晟人生求学道路,在物理研究上,长远的眼光同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0 P" F2 g! y6 n5 L: u; n
        o5 ~6 n2 A$ w6 Z( l8 d$ z4 [“眼光一定要长远,凡事提前做准备(plan ahead),要将自己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问题。”谈及此,张首晟深有体会地说:“懂得拓扑(数学概念)的人肯定比我多,比我更懂绝缘体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正是前瞻性的思维和眼光,引导我在2006年就提出了理论预测,现在已经被实验验证。”而这正是为张首晟赢得无数荣誉的拓扑绝缘体理论。6 I2 {6 T) l! l7 `+ u
      ) c* M; F# U/ _, P; h
      “接下来也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一理论投入实际的生产应用。”张首晟表示,如同兴趣驱动富兰克林放飞风筝研究闪电,最后发明了避雷针。我们也希望将科学的发现通过实际的应用,成为造福人类的发明。”" Y; w- x3 D: q6 n. x# F; A. C: G
      + v0 F1 Z* x' A8 [7 m& ^
      据介绍,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新材料硅,这也正是“硅谷”名字的由来。但目前芯片越来越小,散热问题却无法解决,而是内部绝缘、表面却导电的拓扑绝缘体有望将信息社会带到更高层次。“可能到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锡谷’了。”张首晟半开玩笑地说。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2: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投资:简单,但普适
      1 o# G. s. |$ e* U3 |
      % M$ `: }1 d9 j0 {) h6 w除了著名物理学家外,同样引人注意的是张首晟的另外一个新头衔——丹华资本创始董事长。而事实上,早在1998年张首晟就成功早期投资了后来被EMC收购的Vmware。% j1 ]0 R- v) U: l+ |

      1 k" F5 A) ?0 t2 l* g“很多人可能认为基础物理学研究与风险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物理学有个第一性原理:简单(simplicity),但普适(universality),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投资的关键所在。”张首晟认为正如同历史学对物理研究的帮助一样,知识都拥有共通性,而且新领域总是能激发人创造性的新思维。  a. ]& _) a5 q" J

      % Q0 b  h; K5 n' J# t, b“简单并不仅是指技术,而是针对用户体验,让用户操作简单,使用简单。相反在技术上我们是倾向于有一定技术门槛(barrier)。而普适则是指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张首晟认为,这两点对于一个项目的成功非常关键。: b  E, V9 T+ r5 p

      1 q1 B- `# Q1 d/ m据了解,在丹华资本投资的项目中其中有个团队叫insidemaps,只要通过相机在家里拍照,就能获得室内的3D图片。“这个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拍照,但应用方面却很广泛,比如房地产, 装修,而且软件还能根据你家的情况帮你推荐各种家居用品和设计方案。”
      - P% X6 `, z" }% X
      % |" K- r# G2 X此外,对于投资张首晟还强调了人的重要性。“目前我们主要是投硅谷的团队,也是因为会更熟悉。有热情(passion),有领导才能,有学习能力的创业人我们会更青睐,事实上,这是我对学生们的建议, 也是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张首晟进一步解释,“创业并不是想的那么容易,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件很孤独的事情,passion会支撑你度过难关,甚至会让你觉得战胜这些困难挑战是种享受(enjoy)。”& ^3 r+ c0 e7 N2 ^' z. ^* \

      4 l$ E6 C8 ^. h( n* m. u% u+ E  ?5 u成立于2013年的丹华资本目前规模已经达到9000万美元,合伙人是他斯坦福的学生谷安佳,并拥有了一个从80后到90后的精英团队,并且已经投资了12家公司。”张首晟教授向凤凰财经记者介绍。“可能与其他资本相比我们会更懂未来技术。”
      % \7 ~' V; k( |/ l; E8 i4 A& M. W" W9 [. ?4 w3 \
      “互联网时代,中国和美国将是两大重量级的市场。这也是取名‘丹华资本’的原因。‘丹’代表斯坦福,‘华’则是中国。”然而对比中美的创业投资情况,张首晟认为目前国内的原创性还不够,大部分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未来会更需要思考国际化的问题。相较而言,美国创业各方面的条件设施更显完善。. Y% k) c" i2 K; N7 Z

      & T/ u/ C* X0 W" T: b3 j“国内市场很大,机会很多,但现在互联网的投资感觉有些过热了。”张首晟表示,经历过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无论是美国的资本还是企业经验都更加丰富,“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危机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市场环境的洗牌,企业的再生,让大家更了解浪潮生存的规则,相比之下,国内并没有经历过互联网泡沫,所以会更容易盲目。”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未来:科学思维将塑造精准的社会学
      / Y! f0 }% ^# W6 w( {! [- D1 \# A9 d$ C* l3 _! R+ z  O& `
      人类历史发展中有过一次重要的转折,那就是对于地球在太阳系内位置的认知, 转折点来自大数据与分析。在张首晟教授看来,现在,人类再次处于这样的关键转折点。
      , k# R" D0 M* r6 @: b2 L" I" k: J
      3 a& P2 u) p& L* o5 s& {据了解,那时当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已经通过长期观察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后,约翰内斯•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 )创造性运用了以地球运动周期为原点的思考方法,每隔365天采样观测数据, 不仅看懂了这些包括第谷•布拉赫本人在内都无法理解的大数据,还由此证明了日心说,开创了人类认知史上新的时代。
      . G; f- k& i# B1 F" e& o, Z
      9 g& h6 Q$ f6 _# C“可以说我们目前对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认识; h: k$ {; |0 ^- z1 T
      5 M+ R; j2 d7 [/ r1 K
      正是处于第谷•布拉赫和约翰内斯•开普勒之间。”张首晟首次向凤凰财经记者分享自己的观点。
      0 r2 E, g/ E- V% e5 T* i, r- C1 ^
      “现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带领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的产生给人类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分析并利用这些大数据?”张首晟认为这是大数据时代最大的机遇,既能造就像开普勒一样独具慧眼的天才, 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热点所在。
      - o# d+ ?$ L9 a/ e' X- h0 k3 i9 Q4 n! f2 w$ v) n# ?6 e
      “比如在投资方面,是否可以通过对目标用户数据的分析,在发布之前就能预知项目成功的几率,从而提升投资的准确性与回报率。”张首晟表示,同样的思维方法还可以用于对社会科学的研究。3 S" k5 q1 }% W# e8 p5 A9 ?
      # ^. |& q0 y  A7 I6 C7 ?; P
      “未来,自然科学研究思维的拓展运用会让社会学也变得像自然科学一样精确。”张首晟大胆预言,“可以看到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很多数学家,像类似稳定婚姻问题(Stable Marriage Problem)的研究会更多的出现在公众视野,用理工科的方法更精确解决社会问题。”
      ' z! I3 f# T% s! B- M5 @$ m$ s. \# ^( j% S' r
      而另一方面,张首晟指出对于网络的研究也将是影响未来的重点。
      # r8 ?" _5 x0 c0 U2 @6 |: E  f
      ' w8 Q. n  B1 k“这是广义上的网络,不仅是互联网也可以是人类大脑的网络。网络的力量非常巨大而神奇。”他进一步指出,“类似的挑战在于现在人类对于网络的每个点,比如互联网的节点、大脑的单个神经元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整体作用功效发挥机制却还不是很清晰。”
      & J. p& h. ?: T9 m, X4 z0 ^* `
      “如果将人类的知识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每一个学科都是这棵树上的分支,随着日益发展,每个学科都越来越专,却也容易彼此远离,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的时候能看到‘根’的所在,找到知识的共通性,并以此来启发指导我们的研究,相信收获会更大。”张首晟指出,正如同富兰克林本人一样,不仅是物理学家,又是作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未来可能更需要这样的人才,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创造性找到如同约翰内斯•开普勒一样独特的思维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教育:美国高等教育融合性会更好一些
      ' X, W+ t) E" P3 U7 f$ `9 O# O% H/ X7 e$ e, y8 O0 u, ~
      如何培养形成这样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张首晟也向凤凰财经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4 v1 o+ p; f( Q! g: ~
      9 l" W9 A) P0 F/ M/ O* U, i0 _, k
      “国内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这对于理工科来说是特别需要的,但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学生很善于解决单一问题,却不会提出问题,不容易看到知识树的根所在。”张首晟介绍,相比之下,美国的高等教育融合性会更好一些。“比如在美国,学习物理的大学生也会被要求选修人文学科,而且一线的科研专家教授会亲自为学生授课。”: E% F: z( ~$ l, f& T6 o1 h; [0 b
      2 F6 p5 N, {% G& u) d- S
      目前,张首晟不仅为斯坦福大学的大一新生授课,作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同时也教授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清华我会开设讲座,但学生是主讲者,我只是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选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研究。”张首晟介绍说,“比如通过研究‘谷歌搜索排序与算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目,让学生了解到看似抽象的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之间有非常直接的联系。”2 m, q, {  P+ c0 h' J- j; Z

      . T; I; M. @; [8 L“现在国内进行的‘青年千人计划’帮助影响会更大。这些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回国,实现不同先进思维的碰撞,会产生更多火花。”张首晟指出,未来年轻人的机会也会更多出现在融合领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首晟个人简历:# w. D7 [! p/ v8 ?! u

      1 }* h$ O2 A" Q% w) B) L  X1963年2月生于中国上海。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次年,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深造。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年仅32岁的张首晟被聘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H' p& m& ]# }( i
      8 Q  F2 H: O, t* c7 F/ s4 A
      其科学成就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拓扑绝缘体;(2) 2006年理论预言“量子自旋霍尔效应”;2007年与德国科学家合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被评委2007年十大科学进展(Science杂志);2008年理论预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2013年与我国科学家合作,进行实验验证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获国际奖主要包括2010年欧洲物理奖(Europhysics Prize) ;2012年美国物理学会奥利弗·巴克利奖(Oliver Buckley奖);国际理论物理狄拉克奖(Dirac Medal and Prize);2013年物理前沿奖(Physics Frontier Prize);2014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Thompson-Reuter Citation Laureate),以及2015年度富兰克林奖章。2014被汤森路透预测为最有可能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2014被汤森路透预测为最有可能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t. x  t7 \8 N* E* A0 V& M0 X
      # z! ]3 |: O  U$ A8 X
      美国富兰克林奖章(Franklin Medal)介绍:  J7 @) ]! A3 O4 ^
      ) z4 n2 ]3 |% g$ k" ]  _0 _
      富兰克林奖章于1914年由塞缪尔•英萨尔设立,奖品是一枚金质奖章,每年颁发一次,授予物理学及技术领域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获奖者国籍不限。富兰克林奖章是美国富兰克林学会的最高荣誉奖,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姓氏命名。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的建国者之一,也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物理学家,( q& }5 O7 T7 m

      4 ^2 z$ C9 @. y' {- A) p其历届获奖者包括爱迪生、居里夫人、霍金、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发明电话)以及特斯拉(发明电网)以及我国科学家杨振宁等著名人物。历届获奖者中曾有1164人共计1118次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有两人获得过2次诺贝尔奖。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4: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啊,可惜 公派留学最后入了美国国籍
      发表于 2014-11-4 15: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华裔,人家也不是中国人了。. Q% }4 g8 K0 q, E7 D- i
      邓稼先与杨振宁,到底谁才是中国人眼中的科学家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