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谜苏·诗卷 于 2014-10-27 09:47 编辑 ' z2 M1 ]7 V" d9 M) r& u3 `3 o
1 j7 ~& M8 V2 D {4 u! p" L/ y
【导语】各种危机不断爆发,这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分析称,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 : j! V! B6 q1 |) [8 d2 t
根据国际基金组织的估计,2014年美国的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为17.6万亿美元,而且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美国,预计在2019年,中国整体的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1.2倍。今年5月,世界银行在名为《2011国际比较项目发布汇总结果》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提高一倍多;而从2011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24%,而美国仅增长7.6%。据此,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今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w: K8 Y. ~4 ?* R& [' Y: l6 ^8 Y/ ^ j' z5 W% ^# v3 J
5 w+ {2 ]6 p+ T$ Z1 Z
" Z' r1 h5 L4 ]
5 h- @ v: `! Y0 u" H4 J据法国《回声报》称,目前,全球有两亿人正在找工作,其中7500万是年轻人。现在根本不是涨工资的时候。在失业率高达5.9%的美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与25年前相当!工资难上涨的另一种解释是:在与雇主的较量中,雇员的力量日益下降。在服务行业,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弱,而新增的就业人口大部分属于服务行业。股东变得越来越贪婪。而各类供应商们被迫展开“自相残杀”。
$ X1 [8 v* i, P* U; t4 [9 |2 v法国摄影师Benoit Cezard判断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他说:“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我们得提前适应一下!”事实上,最近一年来的中欧热络表明,欧洲的第二次中国机遇正在开启。 ; h9 n; M$ I% \, j b
% b6 c8 [- X* z8 Y w& c+ V9 T
7 E: l) r0 M: D3 V5 r; l4 O x - }# i; p2 [8 C, R$ c
$ ], \6 t4 X4 z: ?- o6 O1 F; T! h) s
* K, D4 K. j* j* Q' U0 {6 k
欧洲的第一次机遇发生在启蒙运动期间。18世纪,一股中国热席卷整个欧洲。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曾感慨“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斗转星移,三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带给欧洲以第二次中国机遇,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世界文明中心。 1 X& z' `& I7 F+ e# i0 ~
历史上,亚欧大陆一直是世界文明中心,至少在埃及文明衰落之后如此。东西方两大文明经过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直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切断丝绸之路,欧洲才被迫走向海洋,而欧洲走向海洋也得益于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欧洲走向海洋,以殖民化方式开启全球化,丝绸之路衰落,东方文明走向封闭保守,进入所谓的近代西方中心世界。直至美国崛起,西方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欧洲衰落,历经欧洲一体化而无法根本上挽回颓势。 % z, e$ J+ y; O
0 R1 g' K6 `2 k) I* i1 p$ j4 g! b
" f( o; ]9 Y! S2 K: A
8 L$ l; z6 p9 L f. n& |: X y
- V7 F; b! r" J. f1 W 2 l. U% @0 S3 K# A! q) H
如今,欧洲迎来了重返世界中心地位的历史性机遇,这就是欧亚大陆的复兴。欧盟的互联互通与中国的“一路一带”对接,以政策、贸易、交通、货币、民心这“五通”对接和平、增长、改革、文明这中欧“四大伙伴”关系,让欧亚大陆回归世界文明中心。欧盟也提出欧洲新丝绸之路计划,目标是建立从里斯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贸区,让伙伴国不必“在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之间做出选择”,这为中欧洲际合作提供对接的可能。
; D* P' M( x* n就这样,欧洲重新在发现中国,发现世界。超越西方,发现世界,开启了欧洲的第二次中国机遇。米特教授表示,21世纪初的中国已在世界舞台占有一席地位,并想要说服世界它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此前报道称,美国已不再是机遇之地。中国才是。 6 O8 l2 F4 ]0 t0 H5 S$ L7 B
" N" x* ^; h y/ Q' l
6 Y9 d+ u" F, n A # o/ j7 I: q9 i* {( Z; G
# d1 d. k; G! E3 z) {* b0 p K s" J( o( `* n9 W2 q( `3 p( p
莱文是个雄心勃勃的25岁硕士毕业生,然而他却只找到了一个毫无前途可言的工作。对一个在纽约长大、怀揣着努力工作、受良好教育就能出人头地梦想的年轻人来说,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呢?他辞了职。在研究了海外的就业机会后,他最后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教书。“在美国,每个人都那么无精打采……简直像世界末日,没工作,收入差距大得要命。我们回到了镀金时代的美国,”他说。他要在很短时间内适应这里的生活。不过他已经学会了一些中文,还会点本地菜了。“你可以说这就像是一次长征,”莱文说。 中国逆袭的一天真的要到来了吗?还是很期待的啊! ' e1 ~* i1 w3 K1 O
, n; \# }- D5 F% a! ?*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