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 K7 N9 h/ I3 r& ^, m
读者声音
& A9 O* k+ j3 ^/ }+ a' }* A! {) W4 q( d, a e2 i+ u* S
“90后”白领小徐反映:我今年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公司离家不远,骑车半小时就到。最近,我看到有些年轻人在马路上骑电动独轮车,很“拉风”,于是也想买辆用于上下班。但我不知道“骑”它上路合不合规。( W$ T2 [& D6 N; d; H$ J; A2 x
! u$ d/ F! E* Z9 ~8 m6 v$ U
记者随访7 {# Y2 O" b: P$ V! Y# {& `
- ~, O8 ^: o( @* g X( x% }2 y8 E( ] 为“上下班”和“交朋友”购买
# a0 b6 O+ m7 T1 | u2 @) n% ]
. }, d# z6 f9 m+ I1 B w 电动独轮车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新事物,它通过自动平衡装置,以一个轮子行驶。记者在某大型电商网站上搜索“电动独轮车”,显示上海地区可选择的品牌有40多个,具体型号更多达400余款,价格则从998元到16800元不等。
- ?% U, t9 `* I9 n7 r0 M7 I' E5 q. ?. d' J- p8 x
在位于真北路的一家实体店内,记者试骑了一款产品。尽管只有一个轮子,但初学难度远低于传统自行车。店里还有好几位首次体验的顾客,大家一致认为,对年轻人来说,“学半天就能自如掌握”。“这种车最高时速才16公里,年纪大点的,一般熟悉两三天也能上路。”老板对产品很自信。7 Q" ^& K. K. i" W( X6 G/ G
. p7 b3 S$ Y4 }7 h# R2 k' ^4 j
记者现场询问了多位准备购买的市民,打算用它来做什么?“当然是上下班啦。三四千元的东西,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买回去肯定要派用场”。一位消费者的回答引来普遍认同。
! o8 F y7 c' s) f2 ?
. D! Q! E" v3 o “也有不少人是结伴而来的,他们有自己的独轮车俱乐部,经常搞些活动。”老板补充道,年轻人对时尚产品的追求,往往还伴有社交需求。
- W0 y7 u3 f h
0 j" `( e& E/ h6 _- s 交管部门明确“不能上牌不得上路”( K1 `" ?% D; ~6 ]' F
* g& J v) ?) p, c1 r) ?& f
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曲阳路由北向南的一段非机动车道上,人们总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位运动装扮的年轻人,身背双肩包,双手交叉于胸前,脚下,是一部亮黄色电动独轮车。只见他稳稳站立在独轮车踏板上,身体前倾,控制着车辆,穿梭于非机动车之间,好不帅气。可殊不知,这位年轻人的行为,已违反了交通法规。0 s4 |' R B5 y6 J6 U0 c
5 y! S# A" f( z$ h1 u# O4 q% Z
市交警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电动独轮车不满足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不属于机动车,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而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除了传统人力自行车上路骑行不需要登记上牌以外,其他非机动车必须上牌后才可上路。“我们曾考虑将其往‘电动自行车’上靠,但发现此类‘车辆’未列入国家规定的可上牌产品目录,因此不予上牌。”不能登记上牌,就意味着不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那就只能在人行道上‘骑行’了,但我们不建议这样做。独轮车刹车属于缓停,没有急刹功能,人多拥挤时,对行人很不安全。”交警部门建议,电动独轮车应在小区或运动场地,当作健身器材来使用。. _" g1 }8 o: M# {7 k8 v$ {
2 y6 Y* D R9 `) r+ w& Y( A 采访手记% w& M* |! X( B. C, b( t
( l2 v9 p8 Q' ^' A9 A. p
对新事物监管要及时
' [& C, r( p8 m4 r4 c
5 D' H" m& p" N" J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两个月中,重庆、南京、苏州、杭州、南昌、厦门、三亚、临沂等地交警部门相继明确规定:电动独轮车不允许上路。重庆警方更是作出了违反规定者可处以50元罚款。另一方面,这一新产品却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用作代步工具。造成尴尬的原因,是国家对电动独轮车究竟是否属于“车辆”以及属于何种车辆的界定尚不明晰。
8 A/ R2 q- d) I& k) s0 [
; @: r% ?* c# d5 q9 v6 O 记者注意到,我国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自1999年颁布后,至今未作修订,某种程度上成为电动独轮车获得“身份”的障碍。相对滞后的还不止此。据了解,目前电动独轮车并未纳入国家强制产品认证(即“3C“认证)。业内人士表示,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的产品,不仅装备了较多的电磁元件,还因为具备“载具”功能,其安全性理应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Z0 }8 z% u3 `; X
! r' _, _0 |) b5 @9 `% v “一方面,这个产业尚未建成公信力较强的行业协会,产业自身要努力;另一方面,也亟待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扶持。”业内人士如此呼吁。
6 L+ T9 h4 m( p# l/ y
" N7 B3 b& ^, L9 h4 N0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