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17时40分,石家庄华锦商务大厦,阎女士、张女士等5人乘电梯到16楼。他们刚要走出电梯,门闪开一下,又“哐”一声迅速关闭,再按开关,却无济于事。拨打急救电话,十来分钟始终无人接听。第二天,这部电梯又出现同样故障,正要下班的员工被困在电梯内。该商务大厦业主董先生介绍,大厦电梯经常出问题,不但运行中颤抖不稳,还曾出现过电梯下滑和上冲等事故。 近日,石家庄天滋嘉鲤小区北区4号楼1单元东侧电梯坏了,迟迟无人修;省会同祥城小区14号楼,电梯从30多层突然掉到了20层,业主被困十几分钟才被救出;仁华家园小区6号楼一位六旬老人乘电梯时,电梯从17楼突然降到8楼,老人受到惊吓;嘉和城小区6号楼1单元电梯在运行中突然下坠,三人遭遇“电梯惊魂”……& e: c, M% ~6 P( q7 H
电梯缘何故障不断?日前,记者拨打了华锦商务大厦电梯维保单位西格玛电梯有限公司的电话。该公司负责人解释说,电梯出现故障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装修运料、电压不稳等。目前他们也在积极降低故障率,电梯故障排除有个过渡期,但要经过至少半个月左右的观察。 K- ?' J" k7 T0 f/ n
“这个说法不成立。一些电梯维保单位管理水平低,不重视质量管理。不能按规定开展相应维保,是电梯故障及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石家庄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石永生说。近日,石家庄市质监局对全市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时发现许多问题:许多维保单位质量内部控制不严,个别单位不按照国家规定时间和项目来维保,维保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多小区电梯原始资料丢失严重,部分使用单位未设置电梯管理机构或未配专职电梯管理人员……
5 s+ J1 g# _, N* x. h# c) N) c& C2 c 相互推诿 责任主体不明维保难以有效落实0 ^( z7 X9 b) c
电梯坏了,谁来负责?为这事,省会一个小区的电梯相关方扯起了皮。
- U1 ~$ s5 q( R5 J( J- ~ 该小区电梯频频出现故障。业主们讨要说法的时候,物业公司给出的答复是电梯部件缺失导致事故发生。“电梯确实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但是否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目前还不能确定。”电梯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说,电梯的故障原因非常复杂,包括安装、使用、维护都可能造成问题。“到底是业主使用不当,还是电梯维护不当,很难说。”一些维保单位更愿意将原因归结为是业主使用不当。
8 O( X+ e: I7 k “真不知道是属于谁的责任,推来推去问题也解决不了。”华锦商务大厦业主董先生反映,电梯刚开始出现故障时,他们曾联系物业,但物业让找开发商。而开发商又让找物业或者电梯生产厂家。% P' M! m; {/ t4 O4 Z( ^8 R2 D3 @
责任主体不明确,电梯安全管理往往陷入一个怪圈——业主认为是电梯质量和物业管理的问题,物业认为是维保公司的责任,维保公司指责业主使用不当或者费用没有交够。! x8 s. I4 ~; F% a2 p7 V- n, n% X
据介绍,除了责任不明确,受益者与管理者分离也是维保难落实的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小区物业费用包括电梯维保费用,业主是出资方,但与维保单位签订合同的却是物管公司。受益者与管理者分离,使得电梯维保难落实。; I% z! V% l' n( X
一般来说,对物业而言,维保价格越低越好;对电梯维保公司来说,维保成本越低越好。“维保是电梯安全的一个保障,在国外,电梯维保70﹪由制造企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30﹪。”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总经理韩涛介绍,电梯制造企业提供维保的成本一般较高,于是物业公司转而选择社会上的一些低价维保公司,维保公司为了争夺客户,常常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维保工作不能有效落实到位。* w" p' P* _/ m- T7 `" W$ ?
监管不力 导致电梯维保检测质量参差不齐
' w" j% N) h, j9 a& N+ a# X2 [ 目前,我省具有资质的电梯维保企业仅有263个,与日益增长的电梯数量相比,维保企业明显数量偏少。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规定,每隔15天维保公司要对电梯维保一次。但这个检查往往流于形式。省内一些电梯用户反映,维保单位的保养或检查流于走过场,检测人员来了之后就是填个表、盖个章,收钱了事,没有技术检测。
4 W# V4 l! }1 _/ r \ “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省特种设备检验院副院长张彦朝说,电梯维保单位要认真落实电梯维保责任,建立并落实电梯维保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确保电梯轿厢内紧急报警装置的有效性,随时能与值班人员联络,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
6 |& d! H( t! o# e 针对电梯运行和维保的监管漏洞,专家指出,各级安全监察机构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之”,应加大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从严处理违规企业。
1 {6 J' F+ ~6 K3 `9 H+ z7 K# c6 [$ Y% ` “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将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考核,对维保工作不规范、维保质量低下、恶意扰乱市场秩序的维保单位,按照规定进行扣分。”业内人士建议,对业绩少、管理水平低的维保单位要逐步退出市场;对触犯法律法规的,将依法进行重罚,对其资格坚决予以吊销。5 y: _2 `# R# q3 j; |; B7 q
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从明年1月1日起,电梯的维护保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在维护保养中,相关单位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保证电梯的安全性能。违反有关规定将被处10万元以下罚款。5 \. s$ E3 r' R6 k y+ I4 S9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