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0 [8 n# x$ ^. e+ ]% }# H 不加价别想拿到现车
' _/ w* D- V* b! M& O- @ 9月上旬,记者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北京大兴区和朝阳区的4S店内发现,消费者想要买到"CLA260"这款车,至少需要加价5万元,而此车的指导价为37.8万元,加价幅度高达13%。记者采访多家奔驰经销商发现,这款车自上市以来就被经销商长期加价销售。
2 \0 Q8 p5 C. O% i) N 而在另一豪车品牌保时捷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家4S店内,当记者询问"Macan"车型价格时,销售人员表示不会加价,但随后却又说:"需要做一个全车贴膜,同时再加一个一年的延保,一共费用大约需要3万元。"记者表示不愿意加价购买这些配件和服务,销售人员称如果这样的话提车就要等一段时间。, H. B% G+ K3 b8 S
统一加价或"组织"行为
9 f) N+ ^. C( z 记者从行业协会了解到,一些豪车品牌部分热销车型的库存量其实并不少,但经销商给消费者的信息却是"供需紧张"。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一些豪车品牌经销商有时会刻意制造供需紧张的假象进行"饥饿营销",通过加价销售赚取更多利润。
6 M2 O6 p5 @0 ]% \% | 一位参与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的专家告诉记者,加价销售有可能是整车供应商背后组织的纵向垄断行为,也有可能是经销商之间通过协商价格组织的横向垄断行为。"如果没有协商,怎么可能一个地区所有4S店的加价幅度基本上都一样?"' G% ~1 y- Z9 a: Q! s% t
有专家表示,就算是个别经销商出现加价行为,也是违法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邱宝昌认为,汽车经销商针对部分紧俏车型加价销售或强制搭售等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项法律。; ~' d6 W) a7 c2 `$ r
反垄断不能以罚代管5 Z* n5 J7 ^9 o3 K' o1 Z
部分专家指出,在反垄断高压之下仍有豪车品牌"顶风作案"加价销售,除了暴露出部分车企和经销商心存侥幸,还表现出行业监管的薄弱环节。, J x7 V/ b5 y* q/ s6 r9 Q7 B
目前,汽车经销与售后行业监管的首要薄弱环节,仍然是垄断存在政策漏洞。现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仍然导致消费者买车、修车必须依赖4S店,强化了车企和4S店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副会长苏晖表示,工商总局今年8月已发出修改完善行业法规的信号。! Y2 \- t4 F, ?+ u! |
同时,反垄断不能以罚代管。此前,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被罚款后均提出了整改措施。多位专家对此指出,这些整改措施说得好听,但能否实现尚不得知。只有工商、价格等多部门联合起来,同时加强对零部件供应、整车销售、售后维修等多个环节的动态监管和执法,才能让市场真正回归合理。8 u. J2 q! x) O2 G2 r5 ^ n7 {* N
8 ?$ X1 w" p0 }: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