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67310|回复: 0

      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1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技部部长万钢6日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关键节点,多部委将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共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其中科技部正在抓紧制定“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发改委人士则表示将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包括“前置审批“在内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业内预计,随着相关部门的合力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此前“政策轨“切换到“市场轨“的脚步或将提速。
      1 F7 P& M" z% T# Y' p' \  启动“十三五“科技规划制定* |; R. K  \8 M: |  ~2 s
        为了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科技部近期启动了“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的制定。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指出,“该五年计划要为2020年退出相关补贴之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要素的竞争方面打下基础。“4 t3 H6 X/ o& l0 q' \
        万钢表示,“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将紧跟电动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经济发展,把握关键重点,在下一代电机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 y% g8 }" C$ v: r7 T; A  在动力电池方面,要加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如开展高电压材料、副离层材料,硅碳负极板等多元新材料的研究和电极、电解质的研究来提高电池性能;要研发高功率极片、芯结构的电池组,尽早实现专利布局;在正负极、锂离子生产方面提质量、降成本进行基础关键技术的研发。
      & j" L! [3 d, q3 J# Q! Y' r  在电机方面,科技部则强调要聚焦驱动电机,研发高性能电力电池装置,开发出高效量轻的电池系统,提升电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整车控制和信息系统上面,要瞄准电动汽车与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的新趋势,鼓励企业将互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结合,将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深深地融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上,大力开展智能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研发与应用。- C6 `5 i- Q( E& N" l6 R( b
        此外,科技部还强调要创新商业模式,优化提升电动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在继续支持整车企业自主研发各类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这些驱动的同时,重视新型的铝镁核心技术材料、碳纤维材料等新材料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 E$ M: d9 j; p2 A% o4 P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指出,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其中包括“三步走“的产业化推进战略:第一步是2008年奥运会示范开始,第二步是2010年推出的“十城千辆“,明年将是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处于酝酿期,第二个阶段正处于产业的导入期,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新能源汽车达到汽车总销量的1%左右,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会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就会进入成长期。6 `0 i4 d+ g$ h
        监管模式或现变革
      ; C$ X- a) c+ s+ |9 M: V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直言,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汽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走两条道路:一条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条是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走上法治化道路。
      + [" Z- h) r+ X/ \2 B/ J. l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指出,随着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到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政策轨“切换到“市场轨“的窗口期正在来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十字路口的时间节点,相关监管部门或通过放大市场力量来撬动整个市场的崛起。7 Z4 N; O. A0 R+ O0 \: w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年勇建议从三方面对监管模式进行完善。首先是推动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交通安全问题,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其次是通过立法,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管理逐渐走向法治化,使法律能够覆盖汽车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第三是推动监管改革,改变过去重前置审批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管理水平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3 v# U: x( C
        汽车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意味着今后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更加重视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间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带动整个产业尽快从此前的“政策轨“切换到“市场轨“。4 D5 w6 [4 S& T( O+ `) N3 H
        市场化关键在服务) i: l) m9 c$ p8 s0 E
        万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主要建议也同样落脚于市场化。他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企业的活力,引导企业自主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使企业成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使加强产学研合作成为增效的内升动力,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同时还要引导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支持,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 i5 a# N7 G4 G4 E" S! b8 A
        此外,要优化市场环境,清除体制障碍。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的门槛,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要完善标准、健全法规、严格监管、着重破除地方保护的壁垒,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 v" V' s9 i4 G3 r( \  业内分析认为,在监管模式变革的背景下,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加速制定及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的速度有望加快,真正依靠市场的力量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时刻有望提前到来。  ]4 [7 R' D2 b1 D
        “传统的汽车产业面对的是年销量超过2000万辆的巨大市场,因此车企在传统领域里的竞争只要苦练内功就能达成,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极为微小,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本身也存在认知不足等系列问题,所以在新能源领域,除苦练内功之外,还必须内外兼修,做好用户服务。而后者可能是取胜的重要条件。“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介绍说,“对车企来说,基于技术层面上的优势都有可能被复制和超越,但基于服务的创新则不容易被模仿,也有利于企业差异化特色的打造。”
      6 w7 t  C( S0 |* j" J$ {
      # q3 b  j9 c!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