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冰丶影 于 2014-8-11 09:41 编辑 5 u: J% `" O% Y" {
: R' I1 j7 V" A* T+ l( H) ?3 p3 ~
对于种菜的农民来说,宣传和推广成了销售的一大难题。
. v. N; _7 d O- ^ “600多斤彩椒,卖了还不到200元钱,连浇地钱都不够!”家住张北县小二台镇韭菜沟边墙里村的菜农武玉福捻着手里的钱,禁不住感叹道。 9日夜,武玉福刚倒在炕头眯了一会儿,就被老婆喊醒,他套好已经装好彩椒的骡子车,已经是后半夜3点多。他要和同村的几位菜农赶到40里外的张北县城发菜。4点多,等他们赶到蔬菜批发市场,那里早已挤满了发菜的车。
% o+ c5 @) m6 s- } “要是往年,还用自己亲自卖菜!菜贩子就带人来家门口摘菜了,来了一拨又一拨。”武玉福慨叹说。今年,菜贩子就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似的,连个踪影也不见,早已熟透了的彩椒,再也不能等下去了。他决定亲自到县城发菜。; Z1 r0 b6 L9 X# P2 i
边墙里村共有70户人家67个蔬菜大棚,武玉福家就有4个,两个是自己的,另两个每个花1500元钱承包别人的。10日,他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平均每个大棚花费6000多元,但收入还不到一半,不算劳工,每个大棚就得净赔3000元,4个大棚就得赔1.2万元,他说,“这是全家一年的指望,今年赔塌了”。! C. N( [0 y+ j
在张家口的坝上,菜农们的遭遇家家相似。沽源县黄盖淖镇的菜农张玉田告诉记者,他家种了20多亩蔬菜,大白菜、菜花、生菜之类的绿叶菜都便宜处理了,但还剩下十几亩绿白菜和洋葱长在地里没办法处理,现在是给钱就卖。& \- R; z3 F* ^$ R
康保县蔬菜种植户王猛告诉记者,菜的品质一点都没得挑,但就是卖不上价,嫩灵灵的大白菜甚至1分钱1斤。) n: D" G7 z+ ]+ g; R( N; B. ^
据康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强介绍,今年县内夏季蔬菜销售为历年来最差,截至目前,全县18万亩蔬菜仅销售了1.12万亩,还不足一成,出现滞销的蔬菜分别为大白菜、甘蓝菜、娃娃菜、青梗菜花、莴笋和西兰花。3 a( ~; P* ?3 ]; Y: s) l
李强分析认为,销售差,主要原因是南方有菜,南方客商无需来此拉菜;另外甘肃省蔬菜种植面积增大,形成竞争;另据山东客商介绍,今年蔬菜的出口形势也不好。
- n" `# b8 n7 O0 I3 m2 }$ [7 w3 ]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表示,张家口坝上蔬菜销路不畅,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张家口的蔬菜上市较往年早;其二是信息不够畅通,需要更多的宣传推广和政府扶持帮助。$ h7 E+ }6 J4 p6 L% j
张家口市农工委书记郝志君向记者表示,市里正在研究建立关于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信息平台,这样产供销就能很好地结合,避免盲目种菜。
d% a2 o5 }( L- A9 @8 c0 P& ? 10日中午,武玉福和几个菜农们都驾着空荡荡的车回家了。一路上,大家都闷着头赶路,早已没有了来时的吆喝声,他也懒得和任何人搭话。明年还种不种菜?他嘀咕了一路,但他坚信,城里人肯定要吃菜,明年,还得继续种。1 |8 A5 ~, h, q% J$ q5 Y
* I$ k- {( l) I- s5 T
1 F# T; y% ]3 B
& H4 n9 T2 [! F9 W% ~5 |6 H
9 `4 P' q4 R6 b7 x5 k3 r2 l1 @* ?, j0 c
7 R& F; M( d/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