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8082|回复: 0

      石家庄适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 渴盼教育资源快速跟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5 10: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6月,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保证招生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100%就近入学。”
      8 _( j( f! [5 s8 V4 J  I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基础教育建设与城市发展进程之间的落差,近几年一些适龄儿童难实现“就近入学”已成普遍现象。3 F5 z$ ]" B: F1 X$ @
          现象:孩子无法就近入学,家长很忧心. d9 n6 J6 }8 \
          临近小学报到日,家住长安区丰泽园小区的马先生却非常发愁。他称,他住的小区属于北翟营小学的招生片区,今年该片区多了建华家园和金桥水岸两个小区,从而导致学校名额不够。他们小区内的6个适龄儿童都没能报上北翟营小学,而片区内的其他小区,如桐兴园等也有孩子没能报上该所学校,家长们都忧心不已。“这可怎么办?”马先生称,此时,离小区近些的学校都已招满,只剩南高营小学尚有名额,一位家长出于无奈,当即给孩子报名了该所学校,尽管从家到学校“骑电动车还得20多分钟”。: v3 G# ^$ z* H& R/ l
          随后,经协调,在建设北大街小学、范西路小学、广安大街小学三所学校调出了一些名额供家长们选择,最终5个孩子被调剂到了5公里之外的广安大街小学。“北翟营小学离我家就3站地,广安大街小学有9站地。”马先生说,孩子的爷爷奶奶已70多岁,患有心脏病,自己又常出差,一天四趟接送的任务全落在爱人身上了。“孩子不能就近上学,家长上班也被耽误。”想起以后的种种困难,马先生十分发愁。4 L+ G1 J9 x% n
          记者调查发现,并非北翟营小学的招生名额有“供不应求”的问题,在市区多个小区都有众多无法就近上学的孩子。市民李女士称,她的孩子虽是就近入了学,但班级容量非常大,让她十分担心教学质量。0 e' V) d7 N$ F+ ]/ o) @/ f5 }
          调查:新楼盘频增,教育资源却增加缓慢/ o' S: b" c* g' f
          面对家长们的“忧心”,长安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很“挠头”。一位基础教育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该区每天都有新楼“钻出来”,但学校数量几无增长,让他们十分头疼。
        Y' |2 {  J$ g; L. V    据工作人员介绍,长安区二环以内的公办学校仅仅20所出头,大多数学校的办学规模都是根据当初的人口和面积规划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设施相对有限。今年,长安区约有5000个招生名额,但实际报名的适龄儿童却有6000多人,比计划多出了1000多人。一般小学的一年级只有两到三个班,全区也只有两三所学校能扩展到6个班,能吸纳的孩子实在有限。. x8 Y% `+ V) H* m2 `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并且尽量保证就近入学,各个学校只能扩大招生的范围和数量。“基本上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都扩大了,现在一个班可能得容纳60个孩子。”但经过大班额吸纳后,长安区仍有540个孩子不能实现“就近上学”,需要调剂到相对近些甚至较远的学校。“尽管如此,现在还有200多个孩子等着调剂呢。”
      9 M6 |5 i9 r6 C3 P+ L/ |    其他区情况如何,记者联系了新华区教育局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答复,“很头疼”。工作人员焦女士称,今年新华区报名入学的适龄儿童比去年多了2000多人,计划招6000人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上学需求,更别提“就近入学”了。
      + @- A( F! a& K# ]( m    应对:扩大班级容量,也是治标不治本
      " S. ~& `' [' h& z+ `    根据《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小学每班不得超过45人,对因配建教育设施不到位、生源分布不均等历史原因以及因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而导致班额控制有实际困难的热点学校,小学每班最多也不能超过50人。“现在已经很难按这个规定走了。”一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说,扩招和调剂是眼下唯一的办法。$ o) ?5 R0 H  ^$ W
          “可这也治标不治本。”这位工作人员说,除了片区内老住户外,新楼盘一下子就起来了,而后期的配套设施又跟不上,需要一部分教育资源;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需要一部分教育资源;廉租房人口流动性大,孩子上学却不能中断,又是一部分教育资源。“还有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了入学年龄,去年是1000人,今年增加到了1700人,按照每个班45人的正规容量,光这些适龄儿童就要38个班才能容纳。”长安区教育的工作人员语气里充满无奈,“可这两年全区新建的学校只多了两所,怎么可能满足需求呢?”& _( T  X2 j: I5 F$ }! S% h" B
          焦女士称,由于新建小区多而新建学校少,不少学校都出现招生时缺教室、缺老师的问题。无奈之下,学校只有扩班,“但一个班里装六七十个孩子,几乎是人挤人,教学质量也会受影响。”% p) E, b7 w2 {  x. m
          期盼:尽快完善新小区配套教育设施
      4 c% E( S  I: ], F- ?* e    提到“就近上学难”的问题,一些教育局人员都希望能尽快完善新建小区的配套教育设施。
      # K# w& U& F' r. l2 _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郭省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石家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新建楼盘也越来越多。除了原本城市不断增多的人口所带来的教育压力外,郭省还曾对石家庄新小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不少小区人口都是从市区周边各县涌入,从而挤占了更多的教学资源。0 u% W8 j6 W- B
          郭省表示,“在市中心,人口密度大而学校数量少的问题尤其突出。”
      ) [" ]  t& u( f7 {$ t6 y    郭省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规划先行”。规划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小学布局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哪里有教育空缺就在哪里布局学校,增加新建学校和扩建学校的力度。对于新建的小区,开发商应及时完善包括学校在内的配套设施,如果小区规模较小,则可以联合附近几个楼盘共同出资,方便政府建立学校。其次,在资金投入问题上,除了政府投资外,也可以合理引入民间资本,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如果基础教育建设跟不上,那么孩子‘就近上学难’就可能变成一个常态的矛盾,在未来一直存在。”郭省说.
      8 B' J  a* T& S* }/ t
      . _7 u; Q0 ]$ L4 }
      ' s3 x: m$ v. l1 i7 s+ ?: K1 U# S9 K5 Y9 s4 T' Z

      ) V0 C6 D7 ^, t0 F6 d/ {  t7 T- _4 |
      + k- w( l0 g: v$ o! L' W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