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k# A# E0 r* ~. z7 Z/ {' K0 q1 B8 D7 v
扒一扒国内政策与皮卡那些事
7 \" v7 p; c8 j
7 O# J9 ?3 f* v% e 前些日子笔者写了一篇关于皮卡销量的文章,网友对文章的反响很大。评论中更是对皮卡的遭遇发表了许多个人见解。今天,笔者就来扒一扒皮卡与中国政策的那些事。
6 F' j; H3 V& m4 W0 B% i
不要看它叫皮卡就认为是卡车 皮卡这个名词来自“Pick-up”的音译,它的意思是 “拾起来”,进到中国就变成了 “皮卡”。严谨的说应该是“客货两用车”和“轿货车”,就因为名字带了一个“卡”字,便以中文的含义判进了“卡车”行列,轿车的意义也被自动省略掉了。其实在美国,皮卡是一款非常畅销的车型,福特F系列的皮卡,目前总销量已达3400万辆。在美国人看来,皮卡是一种最适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工作和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据说,经营零售业起家的美国首富萨姆·霍尔顿用的也是一辆普通的皮卡。2007年,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访美时,受邀到小布什老家作客,布什就用一辆福特皮卡把默克尔接进了自家的克劳福德农场。如此大牌的人物都使用皮卡,可见皮卡在美国的受热程度。
( x6 M* W* O w4 k2 j5 ]& L 打人请不要打脸 去年,一位杭州的消费者购买了一辆霸气十足的“福特猛禽F-150”,结果上牌的时候却被要求在车上喷写地区、荷载人数、限载重量等一系列信息。结果一辆极度拉风的皮卡,被喷成了一辆乡土气息十足的货车。汽车就是自己出行的脸面,在脸面上画字,有没有这么玩的?试想,谁好意思开着一辆满脸是花的车出门呢?打人还不打脸呢,这样的政策下,谁还想购买皮卡啊?
0 J: Z C: E p- u
限行,招谁惹谁了? 某些城市白天是限制皮卡进入市区的,比如北京,早6点至晚23点是不允许进入5环以内的。若问为啥?谁让名字多了一个“卡”呢?如果皮卡有生命的话,肯定会大叫不公了。另外营运用途的皮卡还需要营运证,普通家庭购买皮卡多为家用,但这多出的营运证政策,又给普通家庭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只好放弃皮卡。
' T; r0 K6 |/ @: ~, |" i0 _
皮卡,个性化的追求 当前SUV市场在中国可谓异常火爆,人们普遍认为SUV是个性化的象征,拥有一辆SUV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其实,皮卡的个性化相比SUV要更加有追求。它既有风骏5那样中庸的外表,又有福特猛禽F-150那样拉风的个性,还有悍马H3那样霸气的外观。未来,皮卡不仅仅是作为一款商用车出现,更多的将会代表个性化的追求和一种潮流。如果在今后的个性化市场上少了皮卡的身影,我想,那肯定是一种遗憾。
; y; G/ C: |8 i( z3 e+ M2 k8 k; w$ p$ q- H% ^4 Q& r*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