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必须要进入规划中,这将有助于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谋求更大的利益。”北京时间6月14日,“燕赵讲坛”在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开讲,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裴桂芬发表主题为“京津冀协调发展与城镇化”的主题演讲。裴桂芬说,石家庄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必须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她同时提出京津冀区域可考虑在国家层面设立协调机制,甚至重新整合成为直隶省。 北京经济辐射带动性差 河北要主动创造产业 裴桂芬在演讲中回顾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历史,从1995年提出“两环经济带”,到环首都经济圈,再到这次的京津冀协调发展,河北一直属于积极主动的一方,而京津则兴趣不大。她说,在历次京津冀一体化中,京津冀三地一直各自为政,从自身利益出发,各地出台的规划基本没有交汇点,这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一直没有取得进展的重要原因。 在刚刚结束的主题为“聚合的力量: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与未来”的2014搜狐焦点财智中国峰会(石家庄)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谈到京津冀一体化时认为,只有区域核心城市心提出一体化要求并力主推动,才容易取得明显的成效,否则过程将会十分漫长,且效果不明显。裴桂芬也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北京的选择与定位”。 对于河北各地寄希望于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裴桂芬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她分析,北京作为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其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71%,可向外转移的第二产业并不多。而京津冀三地过去都追求产业的大而全,忽视了产业链的分工和区域间的产业合作,这也造成京津冀区域没有像长三角、珠三角一样形成分工合作的完整的城市群体系。 裴桂芬认为,未来北京应该重点发展政治文化中心,而将其他产业,包括汽车、电子信息等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转移到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对于河北来说,过于依赖北京产业转移并不可取。河北应该立足自身,发展创造优势产业。裴桂芬提出河北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主动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链。 石家庄政治地位重要 可设立直隶省 今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裴桂芬认为,要实现这一战略在政府层面需要进行恰当的政策安排。“首先,三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要实现对接,不能各自为政。其次,要设立更高层次的京津冀协调机制,我认为可以在国务院层面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 同时,裴桂芬提出了更具突破性的政策安排:将京津冀三地合并设立直隶省。“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要进行制度政策的创新,将三省市合并,行政区划去掉,分灶吃饭的现状就会得到根本改变。”裴桂芬举例说,从国内来看,珠三角的区域一体化进行的最好,原因就是珠三角全部在广东省范围内,协调规划便利。 三地合并成立直隶省要实现无疑面临巨大困难,裴桂芬同时给出了另一个较低层次的制度创新--三地设立共同的财税制度。设立这一制度的基础是目前京津冀区域存在的生态补偿机制,河北生态环境治理资金不足,京津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北京外迁的企业,也采取了税收分成的做法。裴桂芬说,三地设立共同的财税制度后,不仅仅是生态补偿,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横向的转移支付。 石家庄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这一次石家庄将扮演何种角色?裴桂芬认为,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城市,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中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石家庄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将实现带领河北城市在利益博弈中争取更大的利益的角色。”裴桂芬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将改变过去服务北京的角色,“三地更多的是合作,互利共赢”。
# ?% d& E$ i- h4 c, l9 s9 C( d# r9 o-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