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m, p7 ^* N2 D/ Q- A' V8 l' u
" w0 D) t' I6 G6 s% Y% t
“补锅锔碗!”“修理雨伞!”“磨剪子嘞,戗菜刀——”对于城市中出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来说,这些叫卖声都已是童年的回忆了。日渐其少的叫卖声背后,是手艺人越来越少,诸多手艺濒临失传。日前,石家庄市民张女士想修补家中一口使用多年的铁锅,但苦苦寻觅了半个月,竟然没找到一个补锅匠,记者经过连续数日的调查发现,这些“老手艺”大多后继乏人。 15年老锅找不到人能补 不久前,家住石家庄市裕华区的张女士向记者求助说,自己家有口用了15年的老铁锅破了,想找人去补,找了半个月没找到一个补锅匠。“老公劝我扔了吧,当时我就气了,15年前,我结婚第二天,就是用这口锅给老公做的第一顿饭!”张女士说,小时候家里锅碗瓢盆坏了都可补、可锔,现在连一个补锅匠都找不到了。她留意到,不止补锅匠,修鞋、修伞的匠人也越来越少。想修补家中的那口“有故事的”的老锅,其实更是出于一份执著于生活的感情。 找遍石家庄只找到一个 “哪里有补锅匠?”记者向身边的朋友打听,结果引来不少嘲笑。后来还是一位家住桥西的朋友出了个主意,也许城乡接合部的村庄“集”上能找到这类手艺人。 / }8 e$ I( f" l-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