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主与险企啥时能不玩猫鼠游戏 5 c8 ~2 o/ b ~3 O& I# U6 b
9 ?1 K* M: F' B2 I5 i# W 在中国,车主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就好像是老鼠与猫,总在玩一场你想捉我,我绞尽脑汁逃避的游戏。近日,车主圈里一直盛传一个“教你撞车之后,不要傻里傻气的,真的很有用”的帖子,大教车主与车险企业斗智斗勇,从而“合理”规避汽车保险中的陷阱,减少车主不必要的损失。6 z5 y5 `; R- a+ _8 `" A6 V$ z4 _
3 Z- U9 I$ N5 I$ P3 M8 a: j5 s
. z! ^. F; t) g) ?& Z7 m- @
2 \9 d% T* W6 K( \5 Y2 |4 a- z/ U ! @' q( a# m$ H0 w! p o3 r! U1 E
$ g: J* E1 r; Z( P. N 这个帖子当中有不少“老公指挥倒车,不慎撞倒老公,为了获得保险赔付,最好换个朋友的车撞”、“在高速上与大货车擦碰后,大货车逃逸,只能报案称,太阳 晃花了我的眼,让我上了花坛”之类的“损招”,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保险公司认定的“有意骗保”与车主的“无意之失”总是一对矛盾,如何合理鉴定 到底是属于哪种情况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8 `1 Q9 V: [( F& X: ~) Y 近年来,极个别车主、修车行串联起来利用车险漏洞实施骗保从而获取巨额收益的例子并不鲜见。据最 近的消息,深圳交警部门破获了历年来涉案金额最大、案件数量最多的系列保险诈骗案:李某在不到5年的时间,利用上下班高峰期制造轻微交通事故“导演”了 334次车祸,总共从各大保险公司骗取了近百万元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为了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对保险合同增加诸多限制条款似乎是无奈之举。
+ p7 \9 m. W0 [ 不过,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条款的设置和规定上屡被车主诟病,从“无责不赔”到“高保低赔”,再到“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辆车同一规格险种给出差异较大的保 额”,保险公司的“霸王条款”曾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经过近几年来保险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保险合同的细则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 v7 r6 g; p+ I4 G 其实,那些利用车险漏洞进行骗保的车主总是极少数,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利用法律手段配合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和调查,让这一小部分害群之马无利可图甚至倾家荡 产,而不必要将条款强加于绝大多数遵纪守法的车主身上,这不仅有违市场公平,更是造成让更多车主不断卷进所谓“骗保”的怪圈。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 险公司与车主个体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车主无论是在财力、技术、专业水平上都难与保险公司抗衡,就像汽车与行人发生事故,责任的认定总会偏向行人一方,而 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是否更应当把“衣食父母”的车主当成贵宾,放下戒备之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呢。1 u* {! s9 z5 `5 v- z1 W& @
最近,业界又在风传商业车险要提价的消息,面对不断上涨的用车成本,车主们还能淡定吗?0 }& L4 ^/ @' [. r5 ?& k. P" ~. a$ o
) u6 m6 X5 _0 l* ~$ y9 A% n' ^/ }7 j
/ ~" b& ^; d) X' M# } n! k6 l1 U* t9 L* X
, j$ v( B4 u3 _4 S6 M# v.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