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8911|回复: 0

      “两会”游说生态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9 16: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受访时称,其游说窍门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图片来源:西部网
      / b4 F) d  I9 W       导读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之一,每年全国“两会”都会成为新闻焦点。在这个场合,民间团体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传情达意,建言者针对现实问题发声,有关部门在一定期限内给出反馈,借此方式,民间与庙堂形成良性互动。  在民间的诸多自我表达中,不乏NGO游说的声音。多年来,作为扎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特殊组织,它们一直寻找渠道,在“两会”期间请代表和委员反映自身诉求,以此获得参政议政的话语权。在他们努力下,很多意见也已被官方接纳,并转为现实。     而今,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主动走进NGO,从中征求民意,听取建议,转交有关部门,从而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在可见的将来,这种互动必将更频繁,也将更加有力地影响着中国。4 F$ g7 m: g- Q& k
      1. 寻找“发声筒”
      “这次动手晚了。”, k, c9 j8 f' V' Q9 _% K4 V
      2月28日,在位于北京牡丹园一栋高层住宅楼的办公室里,“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连声叹息。( F) O) D( X) H! {
      此时,名为《给人大代表的一封信》的电子邮件,刚从这里群发,抵达数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电子邮箱。
      4 `: d+ e6 a7 Q: l% d. M$ h7 |王克勤一直希望,通过“两会”代表和委员,让尘肺病农民的治疗问题成为此次“两会”的话题之一。他创立的“大爱清尘”民间非盈利组织(以下简称为NGO),救助过数百名尘肺病农民工。
      ( a: F) e) Z; I& Y& e邮件本应在一周前发出,因团队人员疏忽,耽误了最佳时机。对此,王克勤有些懊恼。“能发多少是多少”,他叹息道,此时已经来不及一一联系,询问对方是否关注尘肺病农民问题。! s! w# p; A) w) i. D
      对群发的效果,他没有底气。
      7 _( i! U3 e3 {. G事实上,全国“两会”开幕前,围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NGO早就发起了游说“攻势”。6 \$ z) h  W! t. `/ n* F
      “宜早不宜迟。”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称,他的经验是给代表和委员留出准备的时间。此前,他靠自己的人脉,早就成功争取到了数位“两会”代表、委员的支持。
      0 r  b* g/ n8 U5 g同样笃定的语气,也出现在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的口中。而在北三环附近的中华环保联合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勇信心满满地说,今年由该协会提出的7条建议,会通过不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中出现。
      - N& l* `; @) e2 i5 `, Z; }$ W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经由飞机、高铁、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陆续抵达首都北京。3月初的十天内,他们将在这座拥有上千万人口、存在多家NGO组织的城市里,共商国是。
      7 b" A  [8 p) r7 `4 }' Z8 G在这个特殊时刻,北京云集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和委员,全中国和国际媒体的注意力都在此聚焦。对于依靠民间力量做事的NGO而言,这是发声的绝佳机会。
      " v  J( i2 S3 [! H“发出声音方可获得救援和帮助。”王克勤数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及“发声能力”。他说,大爱清尘成立3年来,筹款总额只有1200万,“有点可怜”。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尘肺病农民工没有发声能力。在他看来,声音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
      & J3 N, ?3 P( L# o; ]  P5 B$ A作为参会主角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无疑是最佳的发声筒。
      # t. B/ `6 O% E$ |6 d' z+ E& `9 ?1 r
      , a* K2 ]! g5 H1 X2.八仙过海
      ( c9 I: B) U. s1 i" ]  p' ?1 @
      # v, T; q* W+ Y/ c7 K- s+ A: d) T' K* A清华大学公共关系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已经当了11年“发声筒”。; H* U4 S+ m, ]8 ^
      过去11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生涯中,王名提过44个提案,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NGO。有媒体评价他是NGO在全国两会中的“代言人”。4 F  j1 ]# i0 }
      他分析,游说两会的NGO主要有两类:一类生存困难,需要政策帮助;一类关注政策问题,希望积极影响政策。" Y; b+ M/ }: I9 f
      他甚至会主动去找提案。这些年,王名与NGO的沟通已经形成固定的“两会”模式:头年年底,他会询问认识的NGO是否有问题要在“两会”上反映,如果有,请发来材料或提案初稿。收到材料后,从春节期间到“两会”即将开幕前,其所在研究所的师生团队会与NGO反复沟通、修正。* ?8 ]5 f8 E9 i7 N6 ]
      多位负责人证实,熟人相托,是多数NGO“两会”游说的传统方式,也是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Q' Z; L7 t/ j: B" i' l8 W
      “关系都不错,提前打个招呼就行。”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对此很坦然。他是全国青联委员,与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熟。; X+ q8 ?+ `! d
      中华环保联合会则是一家具备官方背景的NGO,官网显示,其名誉主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把准备工作做好就行。”马勇介绍,找人并无压力,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提案内容的工作,由协会会员部具体负责。
      6 O- P# E5 x/ U. U2 a但并非所有NGO都有这样的优势。# b5 K, {7 u) o1 P; t# P* k
      媒体出身的王克勤,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微博寻人。5 t0 `# l3 Y: S( g. V
      近日来,在他拥有53万粉丝的微博页面里,“再寻良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微博始终置顶。去年他曾通过同样的方式,找到4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尘肺病农民工的资料。
      1 D: T8 V$ [: o, `) ^+ V6 J" d: J他最初走的也是托熟人的老路子。一位熟识的律师朋友是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王克勤在她的引荐下进入“两会”驻地,拜访人大代表,希望对方帮忙,可效果并不好。代表们碍于面子,态度不错,但鲜有真正对此感兴趣者。
      4 [6 O5 c. d0 o' }3 i, P2013年“两会”前,微博试水给王克勤带来了惊喜——发出“寻找良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帖子后,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很快与他联系。陈曾为多名尘肺病患者做手术,深知其痛。当年“两会”期间,陈静瑜动员30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针对尘肺病人的救援议案。+ H1 H9 E9 ~- }# R& Z3 ^
      由于双方有共同的关注对象,会下,王克勤也保持着与陈静瑜的联系。“我愿继续为尘肺病人群体呼吁”,今年3月1日,陈静瑜再次通过微博表态。他今年打算提交《关于在工伤保险基金内建立尘肺病救助基金的建议》。: Z  Y3 V' n. G( {7 W0 _# l5 \
      事实上,随着网络普及,两会言路渐宽。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通过微博、博客等平台,面向普通网友征集提案和建议。
      , S7 X$ \- |* x( G  {0 a个人的持续尝试也开始凸显成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乙肝携带者雷闯,坚持两年向数百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寄信,呼吁关注乙肝药价高等问题,收到多封回复。/ m8 b' I& r6 J3 v3 f7 Q' t( Z
      他在微博中记录着这些点滴的进展:去年“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王鹏杰寄来亲笔签名回信。今年2月,国家疾控中心处长董小平打来电话,承诺将建议信反映到“两会”。9 [; X+ X0 H% G7 N1 Q5 l0 U9 H8 D
      “公民要有主动联系人大代表的意识,而不应等代表主动联系我们。”这位被网友冠以“中国第一代说客”的年轻人感慨:“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H0 v# ^& P; g3 ~" _' J
      1 }- ]# L: B$ L* F8 C, A
      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r3 Z* G# b  ?7 N2 V

      % O# h3 n) z+ c' T“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是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两会”游说的终极窍门。) B# E" V& R( E3 ^$ Z7 r# X
      王永认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也旁听过“两会”代表、委员的大会发言。对流程的熟悉,让他形成一套完整的游说心得。
      0 U' X7 j) N$ D3 A“向代表和委员反映问题是有学问的。”他说。首先得简洁,提案篇幅最好在1000字左右——全国“两会”收集的提案和建议,会分发到具体的委办局进行处理,这个过程被王永比喻为“高考作文判卷”。据他了解,负责为提案分类的工作人员,阅读一份提案平均只用一两分钟,因此,文字必须简洁明了,并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便精准归类。6 F+ h4 C4 L' C: e
      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王名的心得。他曾有一份提案加了几个附件,但发现后来难以处理,最终把附件写进了正文。# t' h2 C$ `+ Z
      王永认为,针对单个部门提出的建议,比需要多个部门合力解决的好处理。最好通过多方渠道,提前了解各部委今年关注的重点领域。. D' j" J1 h* l3 b$ j6 m* i2 V
      王名则认为,操作性高的建议更容易被接受。与需要立法、耗时更久的建议相比,“政府比较愿意接受这样的建议——部门拿上来以后,马上就能把它变成一个政策”。
      , W: x- U3 v- z对NGO来说,寻找人选也有窍门。王永称,最好能找到相关领域的代言人或明星人物,如慈善领域的问题,就可以找中国红十字会党委书记赵白鸽,“越有名越容易被报道,形成热门话题”。2009年,他曾经推动几位明星委员共同发声,呼吁禁用鱼翅,引发多家媒体报道,效果很好。
      % z. v4 f" l! S: D) R- [媒体关注形成的舆论压力,能帮助推动问题的处理。否则,“每年两会那么多提案和建议,很可能你的问题最后只是分给某个司局的一名科员来处理,分量可想而知。”王永分析。
      , x( `/ S! Q; A- n3 _NGO与媒体的天然联盟优势,在“两会”中发挥得尤为明显。% r- s, w5 K8 I! l
      汪永晨是环保NGO“绿家园”的负责人。早在2003年,这个机构就开始反对怒江水电开发,也开始通过各种办法,在“两会”上发声。; U# [5 A3 L. D6 P6 p" k6 `) j8 h
      “绿家园”有很多志愿者是记者。“两会”时,汪会与他们联系,请其采访同样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代表和委员。她尤其希望相关报道出现在《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报纸上,这样,代表和委员在驻地就能看到。
      2 W& f/ |5 i- q1 o0 M把建议变成政府和社会听得进去的声音,则是受委托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责任。
      ! Q2 I# U1 f: Z“NGO更关注的是自己眼下面临的问题,有时过于局限。代表和委员就要想办法,包括跟他们讨论,怎么样把这个问题放大到全国——要把它‘拔高’。” 全国政协委员王名介绍。) D" i1 \+ g: ?$ C; T0 {
      他回忆,今年有家NGO希望提一个关于提高NGO薪酬待遇的提案,但他觉得NGO是在做公益,直接提“钱”效果不好。最后,王名选择就NGO的人才培养、职称评定问题来说事,“专业人才自然要有专业薪酬。换了视角,更容易被政府部门和社会接受。”" h+ ]% ~7 F9 i, k1 x% B( ?
      不过,即使是精通“两会”游说之道的NGO,也时常遭遇碰壁。“提案或建议涉及政府、特别是指定某领导时,有的代表就不太愿意表态或参加了。”中国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许桂华透露。
      ! k0 A' o9 I+ G8 P2 J) D4.民间声音的突破 * y3 I* H3 l8 |3 B2 w& N
      2014年开年,北京市出租车市场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自当年1月1日起,市民合法拼车将不再被认定为“黑车”。) z8 ~$ Q% i) g! y, W
      这是顺风车基金会创始人王永等待多年的一项政策——从2008年起,他一直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全国和北京“两会”发声,呼吁拼车合法化。
      % m  E; n" d* Y: f% y“坦白说,‘两会’发声对某件事情的推动是有的,但效果并非那么明显。”他认为,政策出台是多方合力推动的结果,他本人通过多个渠道发过力,而“两会”的发声,只是“组合拳”里的一部分。
      " C! o9 _  x3 f" b  U“两会”征集的提案和建议,会在几个月内分发到具体单位。当年7月至9月,后者需要反馈处理情况。但这些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回执,却并非都尽如人意。
      , M* ^# N/ i6 a6 }$ Z) ]" B0 l多位NGO负责人转述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的不满:$ F/ D- T8 Y& M' B' M7 O0 a
      “大部分政府部门官话多,空话多,答复中的措施不明确,代表很不满意。”中国控烟协会许桂华透露,有位全国人大代表因不满意收到的答复,三次退回,沟通就此中断,他再没等来第四封答复。
      6 A, p# B' ?7 _一位不愿具名的NGO负责人透露,有些部门回复给全国人大代表的信件很敷衍,只是告知提案和建议已收到,表示感谢,“相当于‘呵呵’”。
      3 c  U: }9 V. a7 B还有些回复则显得很没有水准。上述负责人转述了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来自某部委的回信将代表的观点原封不动地复制粘贴,末了加上一句“你这个问题很好”。) G$ K- F7 H' _! H% T4 p
      不过,这些年里, NGO的“两会”游说也出现了大量成功的例子。1 @+ P+ \* k" A! p0 s' d" V
      王名在NGO建议基础上提交的多份提案,得到了有效回应。以2012年为例,他提出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民政部说,我们正好要搞慈善信息公开条例,你这个提案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社会关注度高。”而当年他的另外一份提案“充分运用WTO规则,对抗艾药物‘替诺福韦’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很快获得卫生部回复。后者称,该意见已被采纳。
      * h' u' Q) |( U: D4 Y2013年6月,两高出台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则让中华环保联合会马勇觉得很欣慰,“这是里程碑式的成果”。此前几年,该协会一直通过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发声,希望对污染环境罪进行细化,着力追究污染肇事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等。
      $ d0 q2 ]" ~7 ], z6 p/ Q3 j近年来,越来越多的NGO开始为游说“两会”积极努力,试图推进公共政策,影响立法。“这是民间声音实现向最高权力传达的重要突破”,王克勤说。3 |. i5 [* M; t. ?+ o. ?, @8 }
      王名对个中变化印象深刻。这几年,联系他的NGO逐年增多,而且他们不但要求递交提案,也开始有更高的要求:“去年就有几个NGO明确说,你得把盖了国徽章的回复给我看一看。”王名表示。5 u4 t, u* C" ^. a
      他听说,今年有一个重大变化——李克强总理要求,对“两会”提案议案的回复应公开。届时,他准备把它们晒到网上,“那样大家都可以拿到回复了”。* q: `- T5 u" E# m% x/ J

      ! `$ C3 o1 t# V)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