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m- ?2 k# f+ ?1 ]- C7 L' }, g
: I9 u" w6 ?4 |0 `. R% o
9 ]( I6 T; ^% ?% @% }
% f5 d" l* ], n( t6 z- m
% E% `) ]# W- i/ @! Z; R3 h0 D9 B) H3 { 近两年,试乘试驾已成为车市中惯用的人性化营销手段,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这种“先尝后买”的购车方式。然而由于试乘试驾中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由试驾活动导致的意外事件也时有发生。那么,试驾车出了意外,到底应该由谁来赔偿?' l. E5 W5 A0 Y
现象试乘试驾很流行
2 [0 U0 k- l+ `1 E1 ^/ x6 P 在车市中,试乘试驾活动已成为惯例,特别是一有新车上市,车商便会安排一场新车试驾会。由于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吸引一定人气,而且还可以有效“筛选”意向客户,因此车商很乐意采用这种营销手段。
/ [& Y; x; N" d$ q0 R$ _2 B t) N “德系车的优势就在于操控性,如果不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就无法感受到车的优势,尤其是新车迈腾上市后,从汽车厂家到经销商都格外重视试驾活动。”一汽大众某公司的侯经理表示,“真正打算购车的消费者,尤其是买新车型时,一般都会要求先试试车,才会做购买决定。”
+ {0 d" `( Q! i6 M; ] F; x$ j 据记者了解,由于试乘试驾活动可以直接促成销售,汽车经销商也都很重视这样的活动,经常会组织大大小小的试乘试驾活动。除此之外,消费者到展厅看车时,只要提出试驾要求,经销商也都会给予试驾安排。
* M% \( s7 w! h$ }4 \- X) _9 I0 V “决定买之前肯定要试一试,这样既可以提前过过车瘾,又可以通过驾驶了解车辆性能,作出更为理性的选择。”在一汽丰田某销售店内,正在看车的朱先生表示:“买车就像买衣服,不亲自试试,怎么会知道适合不适合自己呢?”采访中记者发现,“不亲身感受车子的性能,就不能放心买车”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想法。
( }# d2 h+ h. l% @6 b' p1 @ 尽管试乘试驾深受车商与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其中却也有着不可回避的风险,对此,消费者与车商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v2 v8 H% e$ i: E7 j
车商签订协议规避风险% q4 {, o3 Q0 z9 F& n) C+ y
“试乘试驾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销售,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在试驾过程中,由于新手经验不足导致对车辆的损坏,以及一些‘专业试车手’只试不买徒增成本等问题都不容忽视。”一位车商向记者坦言,试驾活动有着很多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风险。! A% s6 h2 b# h( @; O7 @
“尽管试驾前,我们会审核试驾者驾龄,但要真正了解试驾者的驾驶水平则显得很困难。”某汽车销售公司的高经理告诉记者,他们要求试驾者必须有一年以上驾龄,但经常有试驾者拿到驾照已经三四年了,却一直没摸车,连油门和刹车都分不清。: m9 K: t; w9 X
为规避试驾风险,车商都会要求消费者在试驾之前签署一份“试驾协议”。从记者拿到的几家经销商的“试驾协议”来看,几乎无一例外地规定了“试车过程中若因试驾人员的原因造成的任何人员伤亡、车辆损坏等交通事故,应由试驾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和相应赔偿”。, o( v% s0 ^5 k9 G
“试驾过程中,发生意外时赔偿责任会按照试驾协议内容执行。”一汽丰田一位车商告诉记者,“当然在试驾之前,销售人员也会向试驾者说明,试驾中如果由于驾驶者过错造成的损失是需要驾驶者本人承担的。即使试驾车辆买了保险,也并不代表着所有损失都由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只会赔付一部分,一般是80%左右,剩下的费用就需要由试驾者来承担了。”他同时表示,“如果试驾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不是由于试驾者驾驶不当所引起,即过错方不是试驾顾客,那么损失就由过错方承担。”
' @4 w# z6 m/ ~# w 消费者安全意识淡漠( R) V1 t# ]. x- r; Z/ c# e/ H
相对于车商而言,很多消费者对于试驾风险的认识则明显不足。“试车能有什么风险,只要小心一些不会出什么问题。”车迷李先生认为,试驾活动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场地内进行,车少而且路况也好,只要开车时多加小心,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 V6 l4 T# p; y, f+ b# ~ 像李先生一样,大多数参加试驾活动的消费者持类似的观点。因此,在试驾之前,很少有人仔细阅读“试驾协议”中的条款,尤其对“同意依法承担本次驾驶或乘坐中由于本人过错原因造成的一切损失”一项,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B! d4 f: [( x9 x& A
但当记者问:“如果试驾出了意外,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承担呢?”在某商场工作的杜先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如果在试驾过程中能够做到谨慎行车,应该不会出现问题,毕竟这种试驾基本上都在一个场地内。在场地内试驾的风险原本就已经很小了。”" k% T# O7 b* c4 {) {. m
“铁杆”车迷孔先生经常参加各款新车的试驾,他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既然车商组织试驾,就应当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不能完全让试车者来承担责任。”但也有一些车主认为,试驾过程中发生事故,经销商和试车人双方都需要负责任。7 u- l; k3 e2 L3 `2 |$ r, r- D
律师责任划分要看协议; A" s4 x' ]- F, M \
那么,试驾活动中发生意外,造成的车辆损失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呢?赔偿依据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的陈华兴律师。
: y% H# Y' Y- l" v2 u “汽车经销商提供的试驾协议书尽管属于格式条款,但在责任约定上已非常清楚,损失赔偿基本上要依此执行。”陈华兴指出,如果试驾前双方签订了试驾协议,那么发生意外时,车辆损失赔偿一般都是要依据协议条款来执行,即试驾人员需要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但在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车商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车商提供的格式条款在权利与义务的约定上有着明显不对等之处。”
" W" |; X; ?+ c" \ 那么,是不是试驾车投了保险后,试驾风险就可以避免了呢?
6 S( z0 a; f6 l/ S6 a! y6 P “如果造成试驾事故的原因是不可控因素,即并非试驾人员主观造成,那么保险公司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如果试驾事故是由于试驾人员主观失误造成,那么保险公司会追究过失人相应的责任。”上文中提到的尹先生,被保险公司起诉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在试驾时,未遵守协议约定的时速不超过80公里,而是试驾途中时速达100公里引起了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就有权利追究过失人相应的责任。: F% x# o/ s' w; l% _' ]
因此,对消费者来说,试驾之前需要清醒意识到试驾是有风险的,并可以对车商提供的试驾协议条款提出质疑,进行协商。# p" G# c0 V& }/ Z
提醒消费者应规避风险2 `) _4 K1 B3 U# @/ o
既然试驾活动有着不可控的风险,那么,车商在“回避责任”的同时,如何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作为消费者,又应如何避免试驾风险呢?: ^0 `( f* w9 F/ V
“现在公司的陪驾人员都是经过厂家严格培训的专业试驾手。”一汽大众某公司的侯经理告诉记者,以前陪驾人员都是由销售顾问来担任,但考虑到试驾活动中风险难以控制,厂家就要求陪驾人员必须专业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试驾者的安全。
0 n) O2 q1 R5 E- {) o! w( s 从记者参加过的由汽车厂家组织的大型试驾活动来看,试驾车的陪驾人员大都安排的是专业试车手,以保证试驾活动的安全进行。“随着试乘试驾活动的深入,试驾车的陪驾人员走向专业化正成为一种趋势。”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 y' M$ H' M8 _/ N% d
对于消费者如何规避试驾风险,陈华兴律师建议,消费者参加试驾活动时应该意识到试驾是有风险的。在试驾前,一定要注意询问该车是否买了保险。
2 B/ {5 ^9 v- U8 d' ~6 k 据记者了解,有些车商为节约开支,并不为试驾车投保,这样一旦出现意外事故,试驾人员需要对车造成的损坏承担责任。而此时解决办法多是两种,一种是客户出维修费用,另一种办法是客户按价买走。
: z6 ]9 b& \; ~1 B4 g: g 此外,试驾时,试驾者应按经销商规定的线路谨慎驾驶,尽管很多试驾场地路况相对较好,但是试驾时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驾驶人员还要对自己的技术有所了解,如果驾驶技术不熟练,建议选择试乘,尽量避免“新手开新车”。
" Y$ o6 B" K# y$ ] v* ?3 U1 ]. n) G 下期话题7 B! N% D# X+ f% k; @# B% R
试乘试驾如何是好?
. d) E' S" z5 [, V) z% a6 ]. Z6 X7 } 据了解,许多新车在上市初期,都会举行一些试乘试驾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展示新车的各种性能,以吸引更多人重视和购买,许多消费者对试乘试驾这种形式也非常欢迎。在厂商和消费者都叫好的同时,试乘试驾中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在试驾时,不少人都是新手,上车后不是猛踩油门就是急速行驶,一些人诸如尹先生甚至把车开翻,给自己和车辆都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厂商在组织试驾时,事先没有考虑好试驾场地和交通路况等因素,极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由于试驾车大多是刚刚上市的新车,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摸”这种车,对车辆的各种功能设置和性能都不太熟悉,因此一上路便成了令人担心的“汽车杀手”……# S4 q9 Q) @& N4 {/ J' n
) Z! r$ E& w& Q, ~( ?: k/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