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是不少出租车司机的“日常工作”,不过随着打车软件的发展,出租车司机听电台广播的急剧减少,一边开车一边听打车软件的“报单”成了不少司机的“新宠”。 在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开始配装打车软件之后,其对于车载广播的冲击总算引起了普遍注意。有句俏皮话形容交通广播:有一种死法叫还没有看见对手就死了。 作为一种媒体,其实交通广播如果就这样死亡,也不能完全说冤。因为媒体的死法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传统媒体或者是传统网媒面对自媒体的死法,其实就是因为充分市场化甚至过度竞争,导致以前安装在媒体上的光环被人卸下。以前,广告主无法获知自己在媒体投放广告带来的具体收益是怎样的。 而因为媒体的总数有限,只要大家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基本的价格联盟,这种高价低效的默契就会一直保持。自媒体的出现,让很多能够实现类似效果的广告传播价格被压低了很多,这就打破了之前形成的默契,让媒体从业者再也难以获得支撑媒体运行的高溢价。 同样,人们在交通广播当中投放广告,希望司机和乘客能够听到并且记录下来。但是开车本身就是一个极度要求注意力集中的行业。司机能够受到交通广播什么样的影响就很难量度。至于乘客,其情况各有不同,也可能在上车的时候会把玩手机,或者看到座椅靠背上附着的液晶屏幕。 所以交通广播的广告报价也是有高定价默契的。当打车软件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注意力不再有可能被广播抢占的时候,其真实的注意力吸引程度就会暴露无遗,也没有办法再坚持以往的广告价格。 虽然说新的媒体形态对过去媒体的冲击,是让那些媒体不正常的高溢价回归到市场竞争的水平;然而不可否认,专业媒体的确需要更多的钱来购买更多的装备,他们的开支也的确高过个人和小团队。而公共媒体的存在确实又是不可或缺的。在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下,他们可能会沦落到只能依赖政府补贴才能存活的境地。 对于交通电台,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是,人们终于发现,如果一个车上所有的声音——不管这个声音是广播,CD,还是打车软件叫车,只要足够把人们的注意力占据过去,都是会威胁行车安全的行为。所以说白了,广播这种东西压根就不能过分占用乘客或者司机的注意力。就算没有打车软件和其他东西来干扰,车载广播的广告印象数和决策影响力都是有上限的。 在我看来,这才更有可能对电台的广告收入造成永久性的冲击。 存在合作可能 另一方面,人们猛然意识到打车软件可以替代车载电台,这也让人们对于仍在朦胧之中的打车软件盈利模式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包括豆瓣fm,喜马拉雅等电台软件,为了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也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广告方案。当中就包括专门为开车准备的休闲娱乐内容。豆瓣也是较早跟智能汽车厂商相结合的,公司曾在多种车载应用商店上适配客户端,可以不依赖手机或者平板来收听。 简单的说,在叫车声音的间隙插入路况信息,新闻播报和广告,这就变成了一个极其完美的车载电台。 可是还有问题。现在的打车软件,不仅是内容更容易占用司机的注意力,其表现形式也还存在重大的缺陷。叫车广播的声音是人工合成的,跟人们平时说话一点也不像。只有用力的去听,才能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如果有乘客想要提供自己录制的详细信息,因为乘客的手机配置不同,所录出来的声音也会有很多沙哑或者中断的情况。如果司机的网速不好,中间还会缓冲,让司机心急如焚。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行车注意力实际上是很复杂的一个课题,不只是说只要听,不用手触碰屏幕就可以了。禁止占用注意力的条款,从禁止接打电话,到禁止发短信,到禁止使用触摸屏智能手机,始终无法跟上科技钻空子的速度。打车软件证明,聆听内容也有很大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注意力。 而这也就诞生了打车软件和电台之间的一个可能的和解机会。如果把打车的内容和其他的资讯、广告穿插播放,司机得到了放松机会,对于司机注意力的占用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明显。 这样的话,由交通广播制作的节目,包括针对所有司机的路况信息。以及贴片广告也就都有了用武之地。软件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自己的打车信息嵌入交通广播的大气电波中,另一种方式是把电台的节目嵌入打车软件的音频流(很显然更有可能)。两种方式都给了电台喘息之机。 可能我们距离自动驾驶汽车还有十几或二十几年的路要走。不管是打车软件还是交通广播,我想也就只剩这么一二十年的寿命了。因为如果汽车当中的人再也不需要因为注意力被占用,而不得不选择只能用音频互动的方式,那么内容更加绚丽多彩的屏幕就会取代现在广播的位置,甚至允许人们直接在车上进入办公状态。 而汽车的充分智能化,也可以允许汽车自动调度,甚至将私家车作为出租车运营——在私家车接送完车主之后,就可以连接到城市的汽车租赁网络,自动听从调度,就近接送客人,为车主赚钱。 在未来,看不见对手就死掉的和被颠覆的事情,只会更多。 - }# w+ ^: A1 a+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