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树荫、绿色的窗纱和半开的窗户,照射在水泥地上呈条状。83岁的王荣芳坐在沙发上,听着收音机。沙发扶手处的布已经磨破,露出了**的海绵。 “活得窝囊”是郁结在王荣芳和丈夫心中的一个疙瘩。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王荣芳逢人便说,丈夫是因为内心憋闷,气出来的病,而罪魁祸首便是“房子”。 王荣芳和丈夫均为原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二建设公司(2009年整体改制为中石化[微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化建十二公司)的职工,1965年入住石家庄市谈南路和体育大街交叉口的十二化建宿舍第一生活区(下称化建宿舍一区)。2003年,小区拆迁,开发商承诺30个月后让业主们回到原地,且住进新房。 于是,古稀之年的老两口租住了一套40平方米的一居室,作为暂时的落脚地,等待着入住新房。丈夫去世后,王荣芳便独自带着智障的儿子继续蜗居在此,至今,他们在这儿已经租住了12年。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板房,位于一楼,阴暗、潮湿,没有热水器、不能洗澡。 而事情另一方面呈现出的景象是,接手化建宿舍一区拆迁改造项目的开发商因工程手续不全、违规建设、巨额罚款等问题与当地ZF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原本居住在这里的1509户业主,年纪大的已在与双方的斡旋和等待中过世,年纪最小的目前也进入花甲之年,而回迁新房却仍遥遥无期。 旧城改造下的蛋 事情始于石家庄市大力推行的旧城改造。 1999年开始,石家庄市的旧城改造工程便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座新兴城市的执政者急于让城市走向“现代化”。大量城中村被拆除后,地段较好的小区也成为改造目标。 2003年9月23日《石家庄日报》刊登了石家庄市拆迁管理办公室的一则公告:根据石家庄市计划委员会、石家庄市规划局和石家庄市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批准,将在北起谈南路,南至规划红线,东起体育大街,西至育才街的范围内实施拆迁改造,拆迁人为石家庄大远东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大远东地产),拆迁改造后的小区名为碧景园。 拆迁范围实为化建宿舍一区所在地。公告中的拆迁期限为2003年9月26日至11月16日,拆迁实施单位为石家庄市建开拆迁有限公司。 据多名小区住户回忆,在公告刊登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小区所在的石家庄长安区ZF的多名工作人员,便挨家挨户对业主做工作,称这是石家庄旧城改造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希望居民们能够配合,为石家庄的旧城焕新颜作贡献。 原小区中有1000户为化建十二公司退休及下岗职工,509户为石家庄化肥厂职工。2003年9月26日起,有数百户居民在规定期限内搬迁。王荣芳是最早搬走的住户之一。对此,老人直到现在都颇为自豪,“我和我家老头儿都是厂里的优秀党员,ZF让搬走,我们二话不说就搬出来了。” 剩余居民认为开发商提出的补偿条件不合理,拒绝搬迁,拆迁公司与未搬迁居民对峙的情况时有发生。 至2005年底,距离大远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诺的交房日期不足半年,但化建宿舍一区的拆迁却仍未完成,有将近半数的居民仍未离开。而已经搬迁并在外租房两年多时间的住户开始不满,在与开发商交涉无果后,选择去市ZF上访**。 65岁的韩建平是这次上访的组织者之一,回想起当年上访**的情形,韩建平对当年执意不搬的住户颇有怨言:“我们都是GCD员,出身于革命家庭,对ZF的决策必须要支持。” 此后,原十二化建第一生活区的居民分为了数量接近的两拨,分别与开发商及地方ZF“对峙”,之后转机出现。 刘为民的父母均为化建十二公司的退休职工,当时仍住在小区中。据刘为民回忆,2005年春节前夕小区周围出现了很多“光头男子”,仍未搬离的居民家窗户经常被砸破,晚上时有陌生人砸门,不久后整个小区开始停水停电。据他称,有一位韩姓老人因组织人围堵强行闯入小区的挖掘机而被人打折双腿,在这之后住户们开始大批搬离。 2006年,小区入口处靠近谈南路的一栋楼的住户已完全搬走,随即拆迁公司对这栋楼进行了拆除。 当时刘为民的父母尚未搬离小区,被拆楼房的外墙“哗啦”一声倒塌了,老人们的情感寄托也随即被斩断。“我母亲看到房子被拆后,便哭了。我不愿意再让他们受刺激,便把他们接到了我家。”刘为民说。 在2006年至2007年两年的时间内,小区如鬼魅般存在,即便夜晚也仅有微弱的烛光散落在小区各处。刘为民的母亲经常会回去转一转,刘为民说,“阴森森的,让人毛骨悚然。” 最后搬离的住户与先前搬走的相比,并未享受到明显的实惠。多位业主回忆称,小区内最后搬走的是一位于姓老人,“于叔和开发商理论,结果被人从屋里推了出来,栽了好几个跟头”。 2007年底,住户全部搬离,并散落在石家庄各地开始了租房生活。这比当初的拆迁最后期限晚了四年多。 8 C, v d# c& H% b8 x; t1 J$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