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 p: p9 ?" R6 H1 K' |5 _( w
$ u+ ?* T+ c" ]# [/ N1 R
8 L$ f2 Q8 ` }" ]( Q* Z 3日下午,一段35秒视频网上疯传:在成都市娇子立交处,一名男司机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35秒内4次踢中女司机脸部,整个过程触目惊心。 这段视频引发数万网友转发,其中不乏微博知名博主李伯清等,数万网友谴责男子太过冲动,“一点事情就要把别人往死里弄,下手这么重。”以下为当时女司机被殴打的过程,整个过程不忍直视 1 }* H7 P" c- G7 r" @. U, u
' n1 ?. l* Z$ k- n: A' P
就在网络一片讨伐男司机的声音中不该如此对待女司机的时候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曝光事件始末让舆论又导向了另一边,事情真的就像女司机说的那样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男司机别停拉下来暴打吗?如果没有男司机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为证小编估计男司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 s7 A( R$ P" V$ C. l" e6 O: Q, ]
以下是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了两车纠纷实况▼ " ?6 [9 I- k3 p8 X7 t
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审视一个词——“怒路症”这个词,“它”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怎么样避免?
3 k6 J' A9 s- i* y: u “路怒”(road rage),指的是路上的司机情绪失控,出现侵略、对抗或愤怒行为,譬如开口咒骂,打出敌意手势,或者故意用不安全的方式来驾驶,对人对己都造成安全威胁。一些研究认为,路怒算是一种 “间歇性狂暴障碍”(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 ' x4 @4 F( b: ^# l
路怒症并不罕见,国内一项调查中,有六成司机认为自己有路怒症。上海调查长途车司机,发现“患病率”高达八成。这种“病”之所以能将一个个日常生活中脾气正常的普通人,化身为路上的喷火龙和战斗机,主要还是因为两个原因:路上状况特别考验意志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缺乏交流导致将别人的过错归因成“敌意”。 3 p, E; @8 P b1 V) x4 z) a! ~
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路上的状况永远层出不穷,堵车、噪音、无数红灯、糟糕空气、新手上路、不守规矩的车辆和行人……短时间内,我们的意志力是消耗品。每一次需要忍耐“挫败”和“不公”,都会让司机的意志力减少一点点,如果上路前储备了足够意志力,也许还够捱过这漫漫长路,然而,要是本来就意志力不强,又被禁锢在狭小拥挤嘈杂的马路上,同时还心里着急、睡眠不足、跟人吵架、心情低落……情绪失控就可能发生在司机身上,而一辆普普通通的车辆,也许瞬间就会化身成发泄怒火的工具,带来各种不幸和损失。
3 v B# O ^; R5 R& C1 K& z 另外,如何归因别人的“过错”,也会大大影响你的情绪。平常我们面对面交流,有足够机会通过表情声调来让对方理解自己,犯错时也有机会道歉或纠正。然而,这样的交流机会在路上却不多。交流缺失了,留下的就是“脑补”。遇到违规超车者时,如果你猜想“也许他是手忙脚乱的新手”,“也许他真的有非常急的事情”,自己的情绪波动就会比较小。如果你猜想“这孙子肯定是故意挑衅”,那么八成就会立刻火冒三丈。 : s2 a9 ?. c6 F
哪些原因会引发你的路怒症? 调查结果显示,因堵车和路况不佳导致动怒的有48.1%; 因看到别人违章,影响到自己行车动怒的39.8%; 因周边车辆加塞或者超车动怒的为29.7%; 还有别人违章,即使没有影响到自己也动怒的有26.6%; 因新手开车不懂规则动怒的有22.9%。
+ @( K7 P: n1 P3 Y6 p; [5 f# x路怒症的5种变态心理! 1、即使完全没有必要赶时间,司机仍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时间,规定自己在多少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2、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 3、如果旁边的汽车打方向灯想变换车道,本能反应是加速跟上去,不让他超车; 4、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 5、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 : w6 k/ a! ~! c) O( J. I
如何预防路怒症? # ]% ^, u- \3 V
①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练习一些管理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长途中定期休息。
) z6 z5 }% t8 r6 \! q0 r0 U! m8 U②开车时遇到“坏司机”时,尽量把对方的动机往好处想。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远离各种麻烦和灾难。
5 Y+ d4 L/ C R1 U8 h) S③在自己身心状态不好时,不要选择开车出行。在其他地方遭遇挫折和怒火,不要在开车时发泄。 . X [+ |# g* I f/ ~0 v3 T
④开车时降低对路况的预期,事先想好出行不顺利时的各种预案,比如打电话告知朋友会晚到一些。 4 W! H9 \7 [6 u+ ~% {
⑤如果真的情绪难以控制,去心理门诊找医生聊聊为好。
昨晚百度贴吧一个帖子更是引起大家的关注标题为: 被打女司机已经被扒的毛都不剩了让人无不感叹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同时大众更有一种一看到底的心理到底被打女司机平日里是什么样的人呢?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贴吧: 人肉真是太强大了: \2 n& b0 ~6 H! D. }4 N) J% \
根据车牌号百度可以查出:被打女司机是个“惯犯“,过去多次因为干缺德事而在网上被曝光,比如车内往外扔东西,把车停在狭窄的主路,上锁车就走,还理直气壮的说自己想怎么停就怎么停,俨然一路霸范儿。
9 b) O7 Z r' }2 H- R6 C* m9 b% i5 o: ?2 f. |
网上已经把她的开房纪录都扒出来了,我只负责转发:
$ s" U# N# Z8 }别车女名字叫:卢琴、今年28岁、QQ昵称是:轻舞飞扬、四川成都人。现代车26次违章未处理,其名下还有一辆宝马川A8DR96,20次违章未处理。
. A( Z! C5 h+ p/ b
; ?2 i w: i O5 o% `% H( ^! c+ j* E. E: t
' _: q: w! J8 E7 P9 |7 H
- `2 Z' u6 O& f c# F6 r- _
: P+ W, T4 m' b# [& g$ C( o$ N+ Q" b4 }- g5 r: P, F
( _; G2 V2 z8 r% K' t8 p
+ P* Y$ Q# D V% v
) C8 M" C" i" X' U1 x# x7 F
7 y; v: C6 ~0 [. S0 ]4 K# i. _! Q! f8 b9 L7 e& S0 {
7 u8 S& J/ I3 N v
# [9 \* Q A& X% V& q: N / t9 d5 L" y8 L* r/ j
& `# s9 ^: f1 a N. P ■ 观察家 女司机被打一事也说明,文明也诞生于零碎的社会冲突。在人们争论“打得好”还是“不该打”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又经历了一次文明观念的整合。 这两天有车没车的,都在讨论“女司机变道被打”事件。 首先,我要对那位被暴打的女司机表示同情,被打成这样实在不幸;然后,要对她的好运气感到庆幸,幸亏她变道、别车没有引发交通事故,既没有让后车发生车祸,也没有殃及无辜路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打人者已经被刑拘,涉嫌寻衅滋事罪,但是,两个人下主路后,竞逐、别车是否涉嫌危险驾驶罪,恐怕也需要有司依法进行调查,不可轻纵。毕竟从视频镜头看,这两个人在路上别来别去,甚至侵占了非机动车道,也威胁到了路人甲、路人乙们的人身安全。如果这涉嫌违法,恐怕是比违规变道,更加严重的违法行为。 继续讨论该不该打女司机及打人者是否一种正义行为,已意义不大。暴力本身就是反文明的,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是义举,也不值得鼓励。所以,我也不想为那位痛殴女司机的男士辩护,也不认为他“打得好”。 同样,那位女司机也不要因为自己是暴力的受害者,就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而是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招来这样一顿暴打。 按照因果理论,凡事皆有其“因”,有“善因”或许就有“善果”,有“恶因”就可能会有“恶果”,还有“多因结一果”,“一因结多果”。 女司机违规变道、别车等不文明开车行为,就是一方面的“因”,其被人暴打就是一种“果报”。尽管很多人平时开车违规变道、超速、加塞、开大灯等不文明行为,可能也没有发生什么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有“果报”,而只能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旦因缘巧合,长期的开车陋习、违规变道这些“恶因”,遇上后车司机“路怒”等因素,于是就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难免会导致“街头暴打”的结果。当然,打人者也在因果链条上继续,其被刑拘,面临牢狱之灾,就是他的“果报”。 这两个人最终自食其果,谁都不冤。但是,如果这两位能够从此吸取教训,文明开车,文明对待他人,未尝又不会向正面的方向转化。 和急剧增加的私家车保有量相比,中国汽车社会的文明却远远没有相应地成熟。女司机变道被打这事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也恰恰说明这样的不文明相当普遍。倘若社会在热议这一事件的同时,能够形成“变道不对,打人也不对”的共识,借此我们就离汽车文明更近了一步。这就是事件产生出来的另一种“果”。 有的人说,文明是管出来的,意思是需要有良好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不过,女司机被打一事则也说明问题的另一面——文明也诞生于零碎的社会冲突。我们不鼓励冲突,也不鼓励暴力,更不主张私刑,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暴力在事实上也是向他人宣示权利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因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博弈失败,从而令人们舍弃暴力走向文明。这当然也符合因果律。 当我们把文明当作一种结果的时候,其实也不难发现,其不可能只有一种原因。“恶恶相磨,负负得正”,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所以,有位朋友说,“文明是打出来的”。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片面而深刻的道理。 就此事而言,在人们争论“打得好”还是“不该打”的时候,事实上已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又经历了一次文明观念的整合。至少在这场争论中,我没有看到有人主张“违规变道有理”“别车正当”,相反会随着这场争议,而让大家认识到变道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导致今后违规变道者减少 燕赵汽车网提醒广大车友开车莫开斗气车,对于当事男女司机只能说一句不做就不死。 4 X/ J$ v+ h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