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现在面临的局面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面是在网络上惨成“落水狗”被骂得体无完肤,一面是销量不降反增。10月份,一汽大众速腾销量仍然保持在两万辆以上的水平,坚挺地固守着细分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丝毫没有受到负面舆论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有评论认为是大众脑残粉太多,中国人多钱傻,消费者被大众洗脑了,其实这不能把责任全推在消费者身上。速腾销量攀升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销量数据可能不真实 通常情况下媒体销量数据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厂家主动公布、乘联会数据、中汽协数据(中汽研已经退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是汽车制造商直接卖给经销商的销售量,乘联会数据是消费者(包括大客户)当月的直接购买量。无论是中汽协或乘联会的数据,都来自于汽车企业自己申报,真实性都有待怀疑,最接近实际销量数据是上牌量,但这部分数据由公安部门掌握不对外发布。 在这种情况下,一汽大众完全可以通过压库或者是虚报销量的方式来抬高速腾的销量数据,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这在中国汽车市场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新车上市之初几乎都采用这一手法。对于正处于舆论漩涡的速腾来说,这无疑是最有效的“解药”,可以扬汤止沸。你说我有质量问题,消费者都不相信,你就别再瞎批评了,销量才是硬道理。 二、速腾短轴问题可能并不普遍 从数据角度分析。 此次一汽大众召回的速腾汽车总数为563,605辆新,而据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以来,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接到的关于新速腾汽车后悬挂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效投诉为2000多例。其中已经出现后悬架断裂的投诉有12例,后悬架出现裂纹、折痕、变形或锈蚀问题的超过1200例,而过减速带和坑洼路时悬架有异响、抖动或侧滑问题有将近900例。投诉率并不高。
4 [7 [! j+ v4 l8 V
3 z- T" _, I$ L) r! W: k6 h7 A) W% e- {& Z$ `, T6 k
据一汽大众自身公布:截止10月31日,检测了6.7万辆车,发现的55个断轴的案例都是有过撞击经历后断轴,所占比例为0.82%。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消费者购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身边人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口碑。JDPOWER调查显示,在没有经历任何车辆问题的车主中,有40%表示他们“肯定会”向其他人推荐他们购买的车型。而对于经历过一个或更多车辆问题的车主,这一推荐率则下降至25%。如果速腾的销量数据真的没有造假,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速腾的短轴现象或者说后悬挂故障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否则速腾如此庞大五十万的老用户群肯定会影响到新用户的购买。 三、新速腾已更换悬挂系统 今年五月份,一汽-大众开始为速腾全系车型更换独立后悬架,十月份购车的车主购买的速腾都是更换了独立悬架的,不会存在短轴的风险。对于新购车车主来说,在大众品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下,速腾仍然是首选。 四、其他车型暂时难以形成替代竞争关系 如果不买速腾,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日系深陷在两国关系风云变幻的政治背景里,短时间内还难以走出,热销的轩逸和速腾的目标受众也不一样,不存在竞争关系;美系的科鲁兹、福克斯、英朗在定位上明显要低一个级别,不在同一细分市场,而上海大众的斯柯达明锐虽然和速腾是在同一个级别,但品牌力远远低于速腾,而且还是使用非独立悬挂的;自主品牌、韩系目前都还没有车型能和速腾相争。 五、速腾在终端有大幅优惠 大众系的车型价格一向都很坚挺,在终端很少有促销让利之类的举动,一些热门车型甚至需要加价提车。但迫于舆论压力,速腾在终端市场给出了较大幅度的优惠。不少地方的优惠都已突破两万元,如此大的降价力度显然有很大的杀伤力。 六、大众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尽管IPHONE、尼康等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出现了非常的质量问题,各大媒体尤其是央视315都曝光了这些问题,但IPHONE、尼康依然在中国市场顺风顺水,销量节节攀升,拥有大批死忠粉丝。 大众在中国市场也同样如此,经过在中国市场多年的耕耘,大众在中国已经拥有了数量庞大的“神车党”。“德国制造”“大众汽车”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就是品质可靠的代名词。即使媒体曝光大众汽车的各种质量问题,不少消费者仍然会认为:大众都有这样的问题,其它品牌的问题肯定更严重,还不如选择大众。 如果不是大众汽车拙劣的公关加剧了大众的危机,也许速腾的销量会更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一汽大众上报的销量数据是真实可信的,而不是为了掩盖危机所做的公关措施。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即使速腾销量仍然大幅攀升,也不值得为此而得意或者说是暗喜,因为这不过是大众在消费前十几年其在中国市场积累的口碑而已。如果长此下去,口碑红利被消耗怠尽,大众还能拿什么来赢取消费者? ! N# v7 ]1 J& ~0 c- P1 k/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