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158|回复: 0

      清华北大500学子的学习方法提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1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9 ^( w& O& i& \% R一定要认真的看完,只要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是毋庸置疑。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子学习的方法提炼,无外乎具备以下五大法宝:都有一个错题本;都有一个好题本;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 t6 f2 k8 Z! }! q2 t/ P! I
      7 r. B8 ]7 r. z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 N* X8 ^7 k( S+ G% e6 |( b6 k; U7 `5 t, j" F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5 s$ R9 q) E. L, l( }5 c% [5 E. R1 [0 W0 Q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 |& A2 L. d# k5 k
      & l: {9 s7 J  G+ @1、计划管理——有规律
      0 M# E; Q7 I  |" c7 X
      $ H; r* p( @3 N/ r7 V/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 @' W5 G" ~* j; I, a! p8 u% T, R' K  B+ e' @7 s7 u) u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 m# K6 h% O% J8 K
      ; g4 M9 U9 ^0 r) u2、预习管理――争主动
      4 l8 C, T- M0 e4 E! S
      0 w3 J6 c0 T, [8 N0 A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 @- s) }+ x2 d+ u1 [' L
      2 r8 z5 C5 D/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 |0 Q9 Z' E" T+ a6 x& d0 n. l; j- J+ o7 l, O5 k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 v: c+ O6 i1 J/ n( C& `8 c2 J7 ]; e" x& ^
      3、听课管理――重效益
      & X5 F) s! u: I6 U# R3 W+ c5 L( Q6 Y4 S3 q) z" l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3 t7 {8 ]1 Z' W
      1 J, `5 E( @8 C7 F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j: _% G' m2 R- j; C& N; _
      # F6 K* D5 w& A4 l+ k, U
      4、复习管理――讲方法' y. h" Z' Q2 @; y

      ( Q& R* I8 g* U, S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9 x+ ~- ^/ k: F7 R4 Z

      % \; }, y0 Y, `+ |1 V" R! F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 |6 e! x6 ]2 \) b! C& A2 m9 ?5 Y+ T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7 n) I9 Q; }* G" l/ S& b) Y" K) g& E' d1 n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N  t2 ^: M/ B$ V2 ^
      0 Q8 P' u  ~& _; ?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R/ n# F3 C# K; g0 ]
      , @) `: D: W8 U+ b1 i0 i4 M% l. f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1 Q' |- L  ~6 v# i: x# f

      7 M1 G0 n+ D& ]) P2 C$ n, M5、作业管理―要自律" u6 s5 D2 A9 \9 v4 E

      . o. H. y/ I5 o1.不计时不作业:限时作业,记录作业时间,与作业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 A3 {2 q' B( L8 z9 M/ d/ b% o! [% u8 }
      2.不复习不作业: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作业。
      ) J$ v0 e1 }/ E1 k. Q& [* O
      6 v- f! {8 O% ?9 P, W3.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6 h/ M2 `  k3 B* k9 S

      / C  o  }% j6 T4.不检查不作业:作业后必须检查一遍。
      ) B+ B" ^8 T# G: ~; `- k" D; A8 X1 w2 L
      5.不小结不作业:写完作业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 b, w- d: |6 o2 S- _
      * U% I6 k& }2 E. N0 ~6. 独立作业忌抄袭。
      $ m: b- |3 `( ?. }( k6 z
      # C7 m! s# y* J7 W1 B1 M7 ]4 q6、错题管理――常反思* B+ D% R) _  ]; N/ [' L) l

      5 S, U, b+ G8 N有了错题本和难题本就叫会考试,目的是为以后复习使用。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
      $ P# X/ F2 @: q# ?. |& Q! \4 v0 V$ J4 o' M5 k
      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可用16K的横格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题;第二部分是错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确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如:错在代数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此法比较适用于理科。
      7 r9 m& C1 F6 w9 T( a
      . M# \1 j: c: V, G7、难题管理——会溯源' o3 ^# t$ W7 ]2 s. t* A
      6 g& f) |& K' X1 z' r+ U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 k& c0 `( {3 X3 b+ T6 F6 d+ T
      ! o+ S' I- C+ I4 ~; {8、考试管理――抓重点; m& R) q: `( m
      & [( e, E. a; S) K7 b; L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项目。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考前拿出专门时间做错题难题本上的题。
      + |; d, U& r; _# o" {& Q

      6 b* S- q% c( S6 B
      8 K% l4 G$ ]- q8 {9 e

      ; R% X2 L  w8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