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43|回复: 0

“切脉验孕”之争别陷“医者相轻”怪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1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 R6 U  \# G- z9 i7 q1 u  面对这场“切脉验孕”挑战赛,中医可以不应战,但不得不回应两个命题:一是如何祛除“神化”之魅,二是如何回归数理分析、定性定量之途。# e4 u6 f1 X& Y  j
2 d& Z$ _7 ^& j) [
  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通过微博正式宣布,将退出由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发起的“切脉验孕”挑战赛,而此前他是首位应约的挑战者。而阿宝方面表示,挑战赛并未因杨桢的“退赛”而终止,仍然欢迎其他中医挑战者报名。
+ X) U( ]0 r1 R% ~  f2 h* t9 O: f
8 P8 ~5 K; n* E# _6 Y. n& b, q  中西医之争,“切脉验孕”不是始源,自然也不会是结尾。而纵观这场起于微博的“切脉验孕”挑战赛,它能发酵弥久,其间有起哄看热闹的围观效应在作祟。更重要的,还是事件本身牵动着公共关注的“趣味”。6 U. @' q$ R% L3 P4 L  _

( C' y( q! s$ d" p% ?4 C  中医学院派或官方的不屑,自然有不屑的道理: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方面负责人称,“脉诊验孕”的约战毫无意义,个别人员发起“脉诊验孕”只能表明对中医药学的了解不够;而中医师退赛,也是有据可依,譬如《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称,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 g7 @% {7 O# [, q$ P1 _. `. a' W. r; W" |, q' a8 N6 d
  拒绝应战,道理上无懈可击。“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四诊合参,司外揣内,辨证施治,方能手到病除。靠切脉来验孕,确实难度系数太大,或者民众对之存在着技术层面的误读。不过,公众对“脉诊验孕”的关注,可能更在于以下三个层面:首先,传统的望闻问切,不仅是中医的基本功,更是医患沟通的重要环节。在如今的门诊,还有多少医护人员在意此般看家本领?' `+ a# R) u+ C4 L" f
: [8 J; H& O2 T" U- W" Y, k
  其次,现代医学是器械当道,面诊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提升诊疗效率,更重在帮助患者节省诊疗成本,减少辐射等检查伤害。“脉诊验孕”之争,不管本身意义多大,能否借此契机提请医疗行业关注“器械依赖症”?& i& P7 g* z( [& i4 X- q6 ^0 V3 K

; Y1 D' h7 h' k  再者,中医这些年,确实遭遇不少尴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中,忽视服务、神化药物,于是“灵丹妙药”层出不穷,“神医高手”街知巷闻。电视剧《古剑奇谭》里有句令人喷饭的台词,“我原本是山中一棵包治百病的板蓝根。”可是哪种药能包治百病、哪个医生没有误诊发生?8 p9 {% Y4 N" Y' x; D4 X

( t" [. `9 @$ u8 A+ V  中医可以不应战,但须回应两个命题:一是如何祛“神化”之魅,二是如何回归数理分析、定性定量之途。这是个硬币两面。中医既不能神乎其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民众秉持怎样的认识,取决于中医自身的姿态与策略。1 }" J7 T  M6 n# G! p* o8 B
: I  [0 x/ |; p$ P+ R7 Q: n
  说到底,中西医不该是“医者相轻”,因为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只是,重塑中西医的市场及价值体系,都不能仅凭孤高清逸的嗤之以鼻。该说清的说清楚,该客观的别云里雾里,惟其如此,它们才不至于游走在被误解的路上。
; D* B! i8 k: L+ q' y) D2 x+ C: ]. a# K" ?& u' i'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