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赵汽车网V 于 2014-10-22 21:46 编辑
/ y$ d8 r! T7 O1 a, O& |) L. _8 P
" p( Q/ Z G; U& T
2 }9 f9 [* Z+ H: {! t' x; A7 j
7 ~2 Q3 B( ] H1 t) c- G
临近冬季取暖,华北地区反复出现的雾霾天气再一次引发人们对空气污染治理的关注,人们想知道,我省今冬治霾会拿出怎样的举措?又会收到怎样的预期? 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取暖季的到来,呼吁群众消费洁净型煤的政府导向,在今年显得尤其强烈。 去年9月,我省提出建设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体系,一年多来,遍布全省的45个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中心初步建立。这意味着,洁净型煤推广利用的基础设施已显雏形。 在我省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占比重最高,因此我省也是国内煤消费大省之一。用含硫量低、灰分小的洁净型煤逐渐代替人们长期使用的劣质烟煤,可以说是我省防治大气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么如何让洁净型煤更快进入煤消费领域? 洁净型煤替代传统烟煤,45家洁净型煤配送中心接受验收 作为邯郸市一家洁净型煤配送中心的董事长,32岁的李波自称“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李波掌管的赵都瑞日洁净型煤配送中心是邯郸现有9家配送中心中离市区最近的一家。近日,记者走进这家配送中心看到,高大的防尘网内,一堆堆作为原材料的散煤被苫布遮盖着,封闭式厂房里是斥资千万元从洛阳购进的型煤生产线,厂房的一侧堆放着生产好的球状型煤。 “这里有年产20万吨的型煤生产能力,配送范围覆盖邯郸三区一县。”李波说,前几天,他刚刚送走了专家验收组一行,验收结果是“合格”。这意味着,这家配送中心将成为我省在今冬取暖季第一批实现型煤试生产的企业之一。 这家配送中心的前身是经营了两年的洗煤厂,产品大部分供给当地的用煤大户邯钢。近年来,钢铁与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让一头连着钢厂、一头牵着煤矿的洗煤厂困难重重。去年,听说省内各设区市要建设洁净型煤配送中心,李波认为转型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我省今年在各地建设的45家洁净型煤配送中心,大部分转型自传统的煤炭贸易企业。 “目前45家型煤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集中验收。”据省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黄涛介绍,45家企业产能共计695万吨,全部投入运营后,实际年产量可达450万吨以上。 据省发改委提供的资料,45家型煤企业分布在全省43个县(市、区),其中,石家庄、邯郸、保定和沧州布点较多,分别为10家、9家和4家,这些型煤企业共建立了配送点224个,覆盖人口达到2100万。 “洁净型煤配送中心,其实是在城市郊区建设型煤生产企业,由企业向周边挨家挨户配送型煤。”黄涛解释说,用洁净型煤代替传统烟煤,建设“清洁煤产配体系”,是我省为减少民用散煤排放污染的关键之举。 据了解,洁净型煤是指对经过配选的低硫低挥发原煤,加入黏合、助燃、固硫、防水等添加剂,通过机械方法加工成型的煤制品,而我省生产的型煤规定了统一标准,即硫分在0.4%以下,灰分25%以下,挥发分(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12%以下,同时要求热值保持在5700大卡以上。 黄涛介绍说,其与原煤散烧排放对比,硫化物减少70%以上,氮氧化物减少50%以上,粉尘减少80%以上,“总体来说,洁净型煤不仅耐烧,污染产生量也大大降低。”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政府强力推动下的能源消费升级。 虽然还未达产达效,但李波不久就会拿到一笔补贴。据我省出台的《洁净型煤生产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合格的型煤企业将会享受一次性200万元至280万元的补助。据介绍,这笔支出来自本年度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补贴政策等诸多难题待解,未来一年是推进关键期 作为在全国较早建设“清洁煤产配体系”的省份,我省的尝试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随着第一批配送中心初见规模,诸多问题也需要解决。 就在李波因通过验收而欣喜之时,邯郸还有一些配送中心的老板却犯了愁。 “验收组一些专家提出,只有防尘网还不够,还要全部实现棚化和仓化。”某家配送中心负责人坦言,“建设成本的一再提高让我们有些吃不消。” 原来,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邯郸对于煤炭仓储单位的环保标准更为严格。对于企业来讲,如果一次性上马棚化和仓化设备,净投入将达2000万元。 除此之外,由于洁净型煤生产中烘干是一道重要程序,烘干窑有少量的烟气排出,这又涉及是否向本地环保部门购买碳排放指标的问题。 “生产洁净型煤的目的是大量压减碳排放量,如果还让配送中心承担碳排放的代价,岂不是有点说不过去?”有配送中心负责人如此直言。 在验收中,有关部门发现,环保设备与碳排放成为邯郸地区配送中心反映最多的两个问题。 “说到底,是受前期投入的资金制约。”邯郸市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处处长张海良对此表示理解,“如果在未见效益的前提下一味追加前期投入,恐怕要伤害私营企业的积极性。” 已经有配送中心的负责人表现出对利润的担忧。据了解,目前,省发改委正在受理第二批配送中心的申报工作,不少有意向的企业致电咨询,问题大多集中在“补贴能否兑现”、“前期投入最低限额”等方面。 记者近日在省内多家配送中心看到,不少通过验收的配送中心尚未开足马力生产,目前接到的订单寥寥。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45家洁净型煤配送中心的相继落成,有助于我省洁净型煤大规模推广,而且按照有关计划,今冬明春采暖季全省将供应洁净型煤300万吨。“但现在看来,完成这一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关键因素在于补贴政策能否到位和散煤治理是否及时。” “结合北京等地的经验,推广洁净型煤的前几年,价格补贴是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推手。”黄涛说,目前,洁净型煤的市场价约为1000元/吨左右,而散煤市场价仅在600元/吨左右,政府价格补贴能够填补价格鸿沟,拉近普通百姓与洁净型煤之间的距离。 据了解,去年,为了鼓励农户换煤,北京市财政按每吨200元给予补贴,各区县也相继出台了配套的补贴办法,门头沟区的补贴达到了580元/吨,这样,农民烧一吨洁净型煤,自己仅掏500元左右。 而反观我省,目前,我省石家庄、廊坊、邢台、唐山四市已经出台了各自的补贴政策,额度多在200元/吨至300元/吨之间,而其他设区市还在酝酿之中。 “如果省里每吨补贴100元,按照今年计划推广300万吨来计算,补贴总额将达3亿元,明年推广800万吨,就要8亿元。”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坦言,按此计算,我省将会背负不小的财政压力。相比财政补贴,散煤市场的整顿则更显长期性和复杂性。 据相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每年6月至9月往往是散煤市场最为活跃的几个月,加大散煤市场的整治力度或将成为相关部门在未来一年里的规定动作。“这是一项‘疏堵结合’的系统性工程。”黄涛解释说,用补贴刺激群众购买洁净型煤,用行政力量堵住散煤市场,未来一年,这项工作将步入推进关键期。记者采访张海良时,他的办公电话不时响起,大部分来电是谈论洁净型煤问题的。 此前,由市发改委、环保局、新能源办公室等多部门参加的邯郸市洁净型煤推广使用座谈会召开,《邯郸市2014年洁净型煤推广使用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下发。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意见反馈上来。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记者看到,包括洁净型煤质量标准、配送中心建设标准、财政补贴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均有系统性安排。 “时间紧迫,这份实施方案必须尽快出台。”张海良坦言,为了完成今冬明春采暖季邯郸市供应洁净型煤的指标,配送中心的硬件建设将遵循“边建设边生产、边整改边验收”的原则,力争使已达标的洁净型煤配送中心正常运转起来。紧迫,已经成为我省洁净型煤生产和推广工作的关键词。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该办法明确提出,明年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大于或等于16%、硫分大于或等于1%的散煤。这意味着,在今年年底之前,我省或将通过专项行动集中进行散煤治理。而另一项硬性目标是,按照《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17年,我省洁净煤使用率要达到90%以上。对此,黄涛说:“初步估算,全省至少要达到1800万吨的型煤替代量。” 据了解,还有一系列举措正在酝酿之中。有关部门计划投入5亿元资金,吸引民间资本注入,力争明年全省配送中心达到100个。与此同时,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也在相关部门的计划中。黄涛说:“未来一年,将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洁净型煤的好处,特别是尽可能发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相关民用领域将成监控重点 “全省每年民用散煤2000万吨,工业用煤3亿吨,虽然民用散煤量远低于工业用煤,但污染量并不低。”近日,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厂的燃煤脱硫达90%左右,民用散煤二氧化硫排量几乎是电厂燃煤排量的10倍,粉尘的排量几乎是100倍。 据统计,去年年底,我省拥有4000余家煤炭经营企业,但型煤生产企业不足70家,年产型煤只有50万吨左右,民用煤市场仍是原煤、散煤的天下,型煤份额不足3%。“冬季居民取暖形成的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民用散煤使用领域将成监控重点。 然而,经历了一年的尝试,相关部门认识到,与工业减排相比,民用洁净型煤的生产和推广更显不易。“我省是率先启动民用洁净型煤推广工作的省份之一,尽管在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还是遇到不少难题,面临不少困难。”省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黄涛坦承。 有业内人士指出,单就散煤治理一项,面对的困难就显而易见。“小小的散煤销售点,多年来已形成较为固定的销售渠道,有些已成为当地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业内人士分析,“之前,几乎每个设区市都进行过散煤治理,然而成效甚微。”业内人士建议,新一轮散煤治理需要集合发改委、环保、公安、质监等多方联合行动。 令人感到乐观的是,当前,一系列政策指向成为推广洁净型煤的有力保障。比如,国家能源局会同发改委编制的《清洁煤炭发展利用行动计划》于近日报送国务院,其中煤电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将更为严格;国家能源局也于近日与京津冀三省市及相关能源企业签订了《散煤清洁化治理协议》,协议提出要坚持散煤减量替代与清洁化替代并举、疏堵结合;环保部于今年6月发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严格规定了各项污染物排放限值,对各地洁净型煤的推广形成了倒逼机制。 8 B8 B* X5 \4 }1 A0 D&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