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梯田的壮观景象可媲美云南哈尼梯田,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生态特点,哈尼梯田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条件下修建的,而涉县梯田是在北方年降雨量550毫米以下的旱作雨养农业条件下修建的。长期以来王金庄人民充分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建造梯田,并在梯田边缘栽植花椒树,田内种植农作物,巧妙使用土地资源。作为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的王金庄,利用旱作条件下有害生物相对较少的优势,种植保健类小杂粮,产值高、效益好,保证在有限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达到旱作高效的目的。 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在耕作中早起晚归,一天的十几个小时都要在地里度过,为了休息、进餐和躲避风雨,村民们便通过建庵子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了生产和生活的结合。庵子是供人休息的小型建筑,在梯田内随处可见,它用石头建成,不用泥灰,随山就势,就地取材,经久耐用,小巧玲珑,浑然天成。小的2平方米,大的3到4平方米。乍一看这些建筑有点简陋,细看它却有着特殊的技术要求,多半是没修梯田,就先建石庵,以便在修地时就可遮风避雨。庵子的另一种叫地庵子,是边修梯田边随地就形建一些地洞,和窑洞一样,冬暖夏凉,夏避雨,冬避寒,战时避乱。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涉县进行九路围攻,边区政府主席李雪峰就曾在大南沟一个地庵子里指挥乡亲们转移。地下党员、民兵队长刘些馨带领骨干民兵,靠这些建筑隐蔽了从129师转来的军用物资。 从耕作方式方面来说,涉县梯田近千年来一直延续传统的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从景观上来看,涉县梯田也独具特色,几乎是目前中国仅存的北方深山区大规模梯田。除种植大量玉米、谷子、豆类作物外,还种植花椒、柿子、核桃等经济树种,增加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因此,保护涉县传统的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梯田困境亟待破解 走进王金庄,环顾四周,那一面面坡上的梯田,从山脚排到山顶,全是靠镐头、铁锨和大锤修成的大堰,凭着村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长年累月的奋战,硬是造出了这样一项人间奇迹!王金庄人的手上,不仅长着极厚的皮,厚皮上还长茧。正是凭借这种愚公移山精神,王金庄人铸造了第二个万里长城。“村里现在都是上年纪的在打理老田,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田里刨不出金疙瘩呀!”70岁的王金庄村村民王起怀告诉记者。 传统农业文化教育的缺少,年轻人对梯田的感情远不及父辈和祖辈,加之相对落后的生产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较低的农业比较效益,使得梯田对年轻一代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多数没有继承传统耕作的意愿,而大多选择在外地或城里打工。因为外出打工收入远高于梯田种植收入,更加剥离了青年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所以,当前梯田耕作管理基本以40—70岁中老年人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一般在15%以上,个别村高达50%。而人均年收入只有4100元,处于较低收入水平。 另据了解,涉县梯田当前多采用家庭承包方式进行生产经营,该方式在初期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当地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一家一户式分散经营土地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传统农耕机制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虽然梯田生产活动从未停止,但传统的耕作制度和相应的生态机制正在受到冲击。 行走在王金庄梯田间,记者发现,部分梯田损毁,田间道路年久失修,生态开始恶化,雨季来临,需警惕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而长期以来,深山里的王金庄村及周边村庄都面临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不仅没有品牌的优势,而且还受困于干旱少雨的地形条件,春天干旱多风,冷热多变;夏天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多发洪涝、冰雹、狂风;冬天低温则风大,干冷少雪。尽管梯田的修建耕作和现代生态水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困难局面,但还有一定面积的边远地块处于“靠天收”的一年一季耕作状态,遇上干旱年份就只能撂荒。 保护梯田工程,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维护生态建设成果,已是刻不容缓。当地政府已意识到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涉县、井店镇政府高度重视梯田区的保护发展工作,制定了《涉县井店镇总体规划》(2006-2020)、《井店镇王金庄文明生态村规划》(2006-2010)、《河北省涉县王金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0—2020)等文件,实施生态水网工程,大力维护天然生态环境,加快推进保护和开发进程;加快生态旅游建设的同时,政府努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核心保护区石头民居全部编号存档,保留原有风貌,统一规划建设新民居。 / C1 Z; P& I2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