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部分在华合资和外资汽车企业联名致函国家质检总局,质疑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为何召回次数较少,希望在此问题上,相关部门能一视同仁。 3月17日,记者致电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处相关人员并未正面回复此事,但是该人士表示:“质检总局在召回问题上没有不平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汽车召回达134次,共涉及531.1万辆,召回数量同比增长65.8%,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共有7家自主车企发布了10次召回,总计约45万辆,占全年汽车召回总量的8%。 这已经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召回最多的一年。有数据统计,在这之前的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自主品牌乘用车召回仅有7例,其中2012年,只有4家自主车企发布了5次召回。 “难道现在自主车型的质量已经超过合资或外资车型?”带着这样的质疑,外资车企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是出于保护本土企业发展的考虑,才对自主乘用车在召回问题上网开一面。但这一理由遭到了质检总局的否认。 “自主召回少,与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小有关。”上述质检总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无论外资还是自主,质检总局都是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就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车企实施主动或被动召回,没有不平等行为。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去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22.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28%,市场份额超过五分之二。如果去除交叉型乘用车(微面)的销售数据,去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为330.6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53%,市场份额接近三分之一。将“市场占有量”作为自主品牌鲜有召回的理由并不充分。 “自主品牌召回少,与目前我国召回配套环境不健全有关。”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任建涛告诉记者,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汽车制造商一旦确认产品有缺陷,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关附件,并及时制定召回计划并备案;应自报告缺陷起1个月内,制定召回通知书、备案、通知各方;应在确认缺陷10日内通知经销商,即在召回法规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主动召回的各项工作。这些要求对自主品牌车企而言,相当具有挑战性。 这意味着,车企完成召回必须具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建立车主信息反馈系统、产品质量跟踪决策系统等,这对一些自主品牌企业还具有一定难度。 特别是有的自主品牌极少采用产品模块,产品缺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小毛病多,大的缺陷少,导致故障缺陷不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性,企业很容易借此逃避召回。 “事实上,由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期待值较低,即便车子出现问题,只要不是致命缺陷,一般都不会发展到投诉甚至召回的地步。相比之下,反倒是进口车、豪华车,由于消费者期待值较高,出现问题容易引起纠纷。”任建涛说。 不过近两年,随着自主车型保有量的提升,其投诉量也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汽车投诉网统计,去年该网站接到的自主品牌投诉量共计5209件,投诉占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至41.18%。而合资品牌的投诉占比则下降了4个百分点至55.45%。 事实上,随着汽车类产品投诉量的增多,质检总局也在加大对汽车召回的惩处力度。特别是2013年1月1日施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后,由于在法律层面加大了对企业的约束力,使得车企召回案例大幅增加,自主车型召回数量也创历史新高。 据此,上述质检总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现在汽车召回工作已经做得很好,再纠缠自主为何召回少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
0 |0 b6 D' L9 S( W- Z"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