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占九成并不利于自主MPV中高端发展
本帖最后由 梧桐树 于 2015-3-19 12:36 编辑在自主和合资车企竞争竞争如此白热化的当前,自主车企在市占率上的压力是节节攀升,不说平分天下,就是稳固目前的市占率都是2015年巨大的挑战。但在MPV市场,1月份我们却创造了破天荒的记录:自主品牌MPV销量同比攀升25.3%突破二十万辆至20.73万辆,在MPV市场的份额突破九成——由去年同期的87.6%升至92.1%。这也成为自主品牌在细分市场有史以来最好的战绩。 这对于自主车企来讲,确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也是2015年开年最具振奋人心的信心增长剂。但是,如果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一家绝对独大的局面,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销量的绝对领先,说明我们已经深陷低端市场无法自拔。从销量的实际分布来看,也确实呈现出这一局面。五菱宏光单月销量甚至创造过2014年其单一车型占整个市场近四成比重。这就造成自主品牌的MPV品牌力过于集中在低端市场,品牌力、溢价能力和产品形象都处在市场最底端。面对2015年及今后MPV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自主车企的包袱将非常巨大。2015年MPV的主战场将引向中高端 2015年伊始,7座市场的竞争已经凸显了竞争的激烈性。在进口车市场,2月份“东风日产进口车2.0战略”宣布2015款7座MPV贵士将纳入东风日产销售网络销售;2月1日,上海大众获得进口夏朗在国内市场的独家销售权;近日,雪铁龙全进口7座MPV车型Grand C4 Picasso将作为进口车型引入到国内,并将计划加入国产序列,2015款马自达8也于近期上市。加上MPV市场的常青树GL8、奥德赛等车型,合资在中高端市场牢牢占据了绝对优势,奥德赛2月份同比取得159.4%的销量增长,上海大众途安同比增长59.4%,已经凸显了合资MPV市场复苏的迹象。 而自主品牌在迎来MPV销量九成战绩的同时,将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细分市场的拓展只剩下一条道路,就是向中高端市场的突破。而在中高端市场,自主车企一直以来的战绩并不理想。江淮瑞风曾经与GL8形成过对决的局面,但瑞风整体配置和品牌的差距,只能证明自主车企在中高端MPV市场成功过,但目前来看,10万元以上MPV市场,自主已经逐步退下阵来。无论是比亚迪M6,纳智捷CEO,还是更早的威麟V8等车型,都没能在中高端MPV市场赢得胜利。尽快占一脚才是从低端市场向上突破的关键 比亚迪、奇瑞、长城等老牌自主车企都曾在MPV市场上做出大胆尝试,比如比亚迪的高仿车型M6,奇瑞单独创立的商务车全新品牌威麟,和长城推出的V80等,结果似乎都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传统汽车企业做MPV,似乎永远是副业,跟SUV和轿车相比,总是没走上正道。反过来,面包车出身的各车企反而将MPV市场做的风生水起,比如上海通用五菱、长安昌河铃木等,还有主打商务车的江淮、华晨金杯和东风柳汽,均取得超高市场回报。 但是,矛盾又来了,传统自主车企的研发力量相对雄厚,而面包车和商务车出身的车企在总体研发能力、研发体系上较为欠缺,导致了中高端市场进军时就陷入乏力。这就是目前自主车企在MPV市场上的矛盾,对中高端市场的进军不能形成聚焦优势,虽然取得了销量上的绝对领先,但不能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 如何改变目前MPV冲击中高端的不利局面?比亚迪、奇瑞和长城等的经验其实从反面也告诉我们,仅凭自身力量,并且将MPV作为辅助性产品战略,短时间内实现MPV高端车型的成功,还需要时间。 目前情况下,走专业化细分市场道路,依靠成熟技术“走捷径”算是一条比较容易成功的道路。比如借鉴三,2.0T和2.4L发动机,采用全独立悬挂系统的东风柳汽中高端商务旗舰车型CM7,和即将上市的华晨与宝马亲密合作的华颂7,借助麦格纳斯太尔以及BMW集团设计工作室打造,是目前自主车企第二次冲击中高端MPV市场的新探索,这也代表了新一轮自主MPV发展的大方向:从单打独斗的正向研发、逆向抄袭到技术合作,上海大通V80、江淮M5等也均是如此。虽然不代表正向研发的主流趋势,但在面对中高端市场空白的尴尬局面下,也算是无奈之举,毕竟在这个区间,我们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而冲击中高端又将是2015年和今后的主力方向。
2月份,自主品牌MPV销量14.52万辆,相比1月份的疯狂开始趋向理性。领头羊五菱宏光和江淮的瑞风均呈同比下滑态势。九成的市占率被瞬间打破,也更加惊醒我们,在低端市场的一网打尽,也不如在中高端市场的平分天下甚至赢得一席之地。风行CM7、华颂7、江淮M5等代表的自主中高端MPV车型,能否承担起冲击MPV中高端市场的重任,将是自主MPV2015年由大变强的关键。
支持做大做强 希望广大合资企业加入MPV阵营,促进MPV的良性发展和技术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