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日系车为啥集体“跳水”?
2014年结束,日系车企惨败。前11个月,日产涨幅不足3%,本田不足1%,丰田靠着几款新车,同比上升虽超过10%,但旧有车型销量全线下滑。 大多数声音包括日系车企自身,都把这几年市占率的连续下降归咎于反日情绪的高涨。有媒体还正儿八经地做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被访者中有超过55%的人坚决抵制日货。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这种定性调研,被调研人士的回答,首先会不由自主地符合公众道德标准,这是一种潜意识,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百分百的真话。然而如果产品令人惊叹用得爽,性价比又高,你觉得中国消费者当真会如此谨守道德基准?想我大中华子民是多么理智而具有高度弹性的民族啊,自古讲究的是一分为二二合为一,一即是二二即是一,所有事情都是辩证相对的,怎么好处怎么来,哪有这么认死扣的。http://www0.autoimg.cn/zx/Blog/Content/2015/1/22/2015012216302812499.jpg 那如果这不是日系车企几年来失势的主因,主因又是什么呢?本菇凉曾和几位服务日系车企的朋友们深聊,觉得归结起来,根子上的病因有三: 僵化的文化体制,劣币驱逐良币 不要以为日本的民间文化丰富有趣,日本的企业必定思想开明。事实上正好相反。 极端的前喻文化和僵化的领导体制,是日本企业最大的顽疾。前辈师长和企业领导的地位至高无上。据说某日系厂商在为一款车型敲定广告画面时,明明所有人都觉得被确认的那个画面,明显不符合时下观众的视觉需求,可就是没人敢站出来说半个不字,原因是拍板者经历了这款车型自诞生之日起的所有换代,在企业内地位无可憾动。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坚持啊! 这种体制使企业难以容下多元化的经验和见解,决策和责任过于集中到个人身上,久而久之,领导者怕承担责任普遍采取无为的保守策略。这些特色加上国企的唯上级是从论和盘根错节的派系之争,简直就扯淡了,两者结出的果实,一个字,就是一种不做不错、做多错多、枪打出头鸟的畸形文化。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长大的小孩,通常精神压抑。朋友们都有同感,这几大日企中,除了任老大时期的东风日产思维活跃、火花四溅之外,其余两口田的合资企业,工作氛围均极为压抑。凡有点雄心的人才,要么跑路、要么被打压,唯有懂得和稀泥、每每说了半天等于啥也没说的人方能混得如鱼得水。 在这么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里,能出奇致胜才怪!不是没有技术,是太过认死扣 有人觉得是日本企业的保守造成技术创新的匮乏。然而本茹凉觉得,这么说是不客观的。http://www1.autoimg.cn/zx/Blog/Content/2015/1/22/2015012217554241053.jpg 其实日本并不是个缺乏创新的国家,尤其在技术层面。国内使用的1.4T,是日本IHI的货,而且在N年前,本田机车的涡轮增压在国际赛事就横扫各大厂商了,更莫论日产的双涡轮战神GTR,还有丰田新发布的氢动力汽车也是相当厉害的,续航700公里,充电3-5分钟,特斯拉也要一边凉快去。不要小看了日本人的极致思维和死磕精神,比起德国佬来毫不逊色。 但是日本人根子上的执拗很多时候会成了绊脚石。日本国内认为汽车经济够用就行了,T这东西只用在赛车和改装领域就好,平时开车用个毛的T,自然吸气足够牛了。多年前在听广汽丰田技术培训师讲课时,培训师跟我们说,丰田不是没有更好的技术,只是日本人觉得直列4缸够了,又省油,要6个缸8个缸干嘛,装水喝咩。 可是中国消费者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够了。好比你要订制一个5米宽的柜子,家具厂来你家看了一下,觉得你家太小了,做个 3米宽的足够了,死活说服你做个3米的,你会有什么反应?去你的,老子就喜欢做个5米的你咬我啊!很多时候,中国消费者是不接受教育的,一切要水到渠成顺其自然,你不肯做,自然有人肯做,市场规律嘛。这不,过了几年日系车还是要把T装上来,可是先机已被占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吃一堑长一智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日系电子企业发生过的杯具,又在车企身上重演一遍。供应商体系封闭,喜欢自己跟自己玩 最后就是,日本车企非常相当十分喜欢用同为日本企业的供应商,从零部件供应商,到营销体系供应商,这与其单一的文化体制一脉相承。君且看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日系品牌齐聚一堂,握握手,好朋友,扯皮扯得不亦乐乎。 到底是觉得步伐一致共鸣强烈呢还是要肥水不留外人田呢?不管如何,至少在市场营销这回事儿上,兼听则明是真理,过于规矩封闭的供应商体系,缺乏该有的市场创新力。 而且同为日企的供应商,必然基因相近,你有的毛病他也有,你看不见的他也想不到。近亲结合能生产出好的种么?基因只能越混越糟糕。都在对长辈言听计从,都在千方百计讨好领导,都装着去了解消费者,然后一个劲儿说着不会错的真理。 说了半天,并不是说反日情绪半点影响没有,影响还是不小的,但这绝对不是根源。而这些根源,想必企业内部也心知肚明,只是就像成都车展上某位老大与媒体们在辩论中说的,改变不了的事情我们不讨论。 于是屎盆子只能全扣到反日情绪上了,然后逢年过节的那个年终总结里,胜了包装成功学,败了找托词。依此看来,如果中国人哪天没了反日情绪,老大们就傻了,连个借口都没了。
页:
[1]